吳 杰
學生進入高三,可以說是進入了整個基礎教育過程中最為特殊、最為敏感的“異化階段”,未成年的學生的心態(tài)情緒會處于極度脆弱、焦慮、甚至恐慌的狀態(tài)。在這關鍵而又特殊的情況下,如何積極而又有效的發(fā)揮德育教育功能,顯得尤為重要。作為班主任,我也必須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盡全心出全力,讓每一個學生達到他們應有的水平,充分調動其潛能,力爭高考考出好成績,筆者就自己工作的體會略談一二,以饗讀者。
1鎖定“終生發(fā)展”目標淡化“分數(shù)線”目標
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行動目標的自覺性。然而,處于高考重壓下的高三學年里,有的學?;蛘呃蠋煂⒌掠行袨槟繕私逃韧凇胺謹?shù)線”的目標教育;也有的學?;蛘呃蠋熁乇芨呖嫉倪x拔性,不能正確引導學生正視并理性分析自己高中三年辛勤付出與努力求得的奮斗目標,喪失目標教育與有效激勵機制。當然,要以學生的終生發(fā)展為本,既強調目標教育的重要性,也要注重目標教育的層次性、過程性,把握目標教育的階段性和曲折性。
鑒于此,我在高三年級堅持每月指導學生填寫一次“奮斗目標實現(xiàn)表”,在班主任和家長的幫助下,讓學生樹立起明確的學習目標,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發(fā)憤努力?!皧^斗目標實現(xiàn)表”包括遠期奮斗方向(如高考方向)、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每周乃至每天要解決的問題、具體采取的措施,以及對自己措施實施的評價小結。此項工作看似一種純形式的操作,但實際上是最為實際的德育滲透。他讓學生明白“目標寓于行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懂得經過12年的學習,高考是每個青年學生對自己理想信念的一次必要的“盤點”,是自己回饋社會、回報學校與家庭的一次考核,考上大學絕非是一個人的終極目標,今天的奮斗是為將來回報社會和實現(xiàn)個人價值做準備。
2提升責任教育,升華社會意識
定出高考的奮斗目標容易,定出人生的奮斗目標難;承擔學習的責任容易,擔當社會的使命難。高三學年度的德育主旨絕不是停留在前者,而應該及時有效地向后者轉化。為此,我們專門開展了該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如以學生非常感興趣的NBA為題材,大談NBA精神,暢談姚明精神——對國家與社會負責的精神、對團隊負責的精神、對自己負責的精神。這種充滿感情與思考的主題教育,親切自然,能喚起學生的共鳴,教育效果顯著。
責任心,人人都講,人人都有,但真正做到,并不是易事,尤其是高三,這里所謂的責任心,既要有“靠上”的工夫,又要有“敏銳的眼光”,“細密的心思”和巧妙的方法,比如,針對部分男生上網吧的現(xiàn)象,我狠抓不放,中午離校必須請假,晚上還必須讓家長電話證明,一經發(fā)現(xiàn),告知家長,共同解決,但當他們改正之后,依然熱情真誠的對待他們,不能讓一個學生有破罐子破摔的行為出現(xiàn)。
3營造氛圍、激發(fā)斗志、科學指導
要是高三學生的學習長期處于走高的態(tài)勢,就需要不斷給學生注入新的動力,使之持久強化。根據青少年學生既需要現(xiàn)實引領,又崇尚身邊楷模的特點,為他們樹立學習的榜樣是十分必要的。榜樣的確立要定位在特定環(huán)境的“共性”上,以拉近榜樣與學生間的距離。如高三群體中一些公認的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或特長生,通過我們搭建平臺讓他們能面對面的交流,激發(fā)更多學生的斗志。此外,我們還建立近幾年已經畢業(yè)但在校內外已形成一定影響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多次返校對學弟學妹進行助學的活動。這些“小導師”既談“過五關”,又講“走麥城”,讓成功與失敗的經歷同時給高三學生產生極大的沖擊力。實踐證明,這些源于身邊的學習榜樣是高三階段行為教育的最佳案例,是對高三學生最有效的道德激勵。
4家校合一,角色引導,避免負面“干預”
到了高三年級,家長往往比孩子還緊張,有些家長甚至到了事事“關心”、實為“干預”的程度,這不僅不會減輕學生的壓力,反而給學校工作帶來阻力,學生在校學習也會有“后顧之憂”,所以高三德育工作的重要一項就是干預“干預”教育。為此,我們利用多種渠道向家長匯報學生總體思想情況、存在問題以及我們已經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與協(xié)助。特別是與家長共同探討:如何調節(jié)好自己的心理,如何在高三階段真正成為孩子的心理靠山與知心朋友。這些緩解家長的緊張情緒,同時也使得家長成為學生學習的堅強后盾,家庭在學生高考備課中發(fā)揮著正面的、積極的作用。
愛心是做教師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用真誠的愛心去點燃每一個學生的希望之火,就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掌握學生在高三階段的特殊的特點,才能有效的開展德育工作,只有有效的開展德育工作,學生才能得到人生的最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