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支
很多人曾經(jīng)和《激情燃燒的歲月》一起激情燃燒,孫海英和呂麗萍夫婦的表演真實再現(xiàn)了那個年代的軍旅生活,他們紅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寫出這個故事的人。編劇陳枰將石鐘山原著的四、五萬字小說改編成了28萬字的劇本,才得以讓這個故事更加栩栩如生的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毫無疑問,她是大功臣。當(dāng)陳枰抱著兩只寵物貓窩在家里的沙發(fā)上看韓劇時,你很難把她和她的身份以及被大家熟悉的電視劇聯(lián)系起來,但是她就是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創(chuàng)作出我們喜愛的電視劇。
我的喜劇來自生活
陳枰的新作《三七撞上二十一》已經(jīng)在2008年殺青,今年會在重慶衛(wèi)視首播,這部都市輕喜劇講述的是兩個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如何撞上愛情。作為編劇和總策劃,從劇組的成立到演員的挑選、主要演員的任用,陳枰一直跟著劇組,劇組拍了84天,她在那呆了50天。
為什么想到創(chuàng)作一部這樣的都市喜劇題材呢?
我覺得現(xiàn)在的喜劇有點假,不好看,臺詞也不夠生活化。有一次我回內(nèi)蒙接我媽媽,把錢包給弄丟了,所有關(guān)于我身份的東西全丟了,包括身份證、戶口、購房銀行卡、護照、兩個手機、現(xiàn)金。沒有錢打公用電話,我找朋友借了手機打電話給一張張卡掛失??
我突然想到,如果生活中真的有這么一個人,女人,40歲,40歲是對于一個女人來說是最惶恐的。她沒有工作,離了婚,沒有家,沒有房子,活到最窘迫的時候,碰到一段愛情,那個男人應(yīng)該是什么樣?是一個從來沒承擔(dān)過責(zé)任,在媽媽的翅膀下長大的未婚男人,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男人很多。之所以取一個這樣的名字,是想說明兩個人怎么撞在一起的。三七二十一是一條定律,是法則。但是在生活中,兩個合適的人就理所當(dāng)然的是三七等于二十一,但如果有兩個人誰都不看好,卻恰恰是撞出了二十一呢?愛情是絕對不能拿定律來衡量的。
不拒絕改編好劇本
陳枰最著名的兩部作品都是將別人的小說改編而成的劇本,《激情燃燒的歲月》是石鐘山的小說,《青衣》是畢飛宇的。從《追趕我可能丟了的愛情》開始,陳枰開始嘗試原創(chuàng)劇本,現(xiàn)在的《三七撞上二十一》是第二部。
以后你會只原創(chuàng),不再改變劇本了嗎?
改編別人的東西其實還是很不錯的,不過一定要碰到好的作品才來改編。畢飛宇的《青衣》對我來說就是好作品,有絕對的升華意義,在我改編的過程中,能夠帶領(lǐng)我往上去。但是有些作品沒那么好,可能需要改編者去把作品往上抬,這樣就沒太大意義了,而且很累。所以只要作品好,有人要求我改,我也會去改編。我對題材沒有限制,更傾向感情復(fù)雜的,因為人是感情動物,人的感情是最復(fù)雜的,一層層去剝開這種復(fù)雜的感情,很有意思。
新戲《奇冤》挑戰(zhàn)古裝懸疑
《激情燃燒的歲月》、《青衣》和《三七撞上二十一》應(yīng)該說是風(fēng)格迥異的,有觀眾評價《激情燃燒的歲月》有男人的豪邁和大氣,《青衣》有女人的細膩,《三七撞上二十一》更是一反此前的深度路線,以都市輕喜劇為大家?guī)須g笑。人們詫異于陳枰如何在這些風(fēng)格中游刃有余,她自己卻說,好像不用怎么轉(zhuǎn)換,寫的都是不同層面的生活。
你還會嘗試新的類型嗎?
我正在寫的是一部古裝懸疑戲,叫《奇冤》,已經(jīng)寫了8萬字了,這個大家要是看了,會覺得更加不同。它講的是明朝一個村里發(fā)生的命案,是我所想象的那個時代、語言,和我們現(xiàn)在的語言不一樣,和那時候的文言文也不一樣。我看三言兩拍的時候有一篇叫《一文錢小隙造奇冤》,就2000字,很精彩,因為1分錢,13條人命都沒了,我就根據(jù)這個給擴大了。寫這個的時候,我會去讀很多那個時代的作品,盡量去體會那時的生活。很多東西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那時候的女人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說的保守,她們也很潑很開放。
國產(chǎn)劇要學(xué)習(xí)韓劇勵志
陳枰可以算是宅女一個,寫劇本、養(yǎng)貓、做家務(wù)、看電視??她家里有一面壁柜,滿滿一柜子碟片,她的習(xí)慣是碰到喜歡的直接看碟,一口氣看完。
你喜歡看什么樣的電視劇?
我愛看紀(jì)實的東西,比如人物專訪、紀(jì)錄片、紀(jì)實情感欄目,比如江蘇臺《人間》。2008年春節(jié)看了兩遍《士兵突擊》,沒有跟著電視追,我是直接買碟回來一氣看完??吹淖疃嗟氖琼n劇,《加油金順》、《我叫金三順》、《愛情是什么》、《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為什么韓劇收視率那么高,其實韓劇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給人希望,不是頹廢的,是勵志的,告訴你只要努力生活是有希望的,沒有人愿意看越過越孬的日子。所以我覺得我們的電視劇要收視率也必須得勵志,美國大片也都是勵志向上的。
這些韓劇里的人們活得幾乎都很絕望,但是他們總能讓生活好起來。拿金三順來說,一個不起眼的胖胖的老姑娘,怎么獲得了一個富家子弟的愛情,這是一個吸引人的故事大框,再一個手法就是這個女人肯定性格特別可愛,一定會有一個性格和她反差很大的女二號來作對比。韓劇有模式,國產(chǎn)電視劇也有模式,國產(chǎn)劇的最大特點是太裝了,往往人物一說話就假了,起范兒,吵架也要咬文嚼字、上綱上線。我寫戲的時候總是盡量去避免模式。我很欣賞《士兵突擊》的編劇蘭曉龍,他是一個有理想的人,從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的那種胸懷,那種夢想。我也有自己的理想,不是確切的,但是向上的,上是理想所至。我是一個積極的樂觀的人。
我的戲都是邊寫邊想誰來演
為什么陳枰這些戲里的人物都能把角色演的活靈活現(xiàn)呢?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早在寫劇本的時候,編劇和導(dǎo)演心里就已經(jīng)有譜誰來演了,角色無異于量身定做。
你戲里的角色都是導(dǎo)演挑的還是你來挑的?他們的演繹到位嗎?
很多角色都是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我就想到要用誰來演了,比如《三七撞上二十一》的男一號王千源,之前演過《追趕我可能丟了的愛情》的醫(yī)生魏勁戈,還演過《浪漫的事》里那個結(jié)巴。在我寫的過程中,就覺得適合他演,快寫完小說的時候我就給他打電話說有個新戲想用他。他演的《三七撞上二十一》,不是那種猥瑣的老童男子,而是傻呵呵的,挺陽光,有點磨嘰。女主角也是寫的時候就想到用閆妮,而且閆妮完成的特別好。
拍《青衣》的時候我和康洪雷一致認(rèn)定徐帆演,她有京劇底子。《激情燃燒的歲月》也是這樣,康洪雷跟我說想把石鐘山的小說改了,直接告訴我想用孫海英來演。那時候?qū)O海英是誰呀,誰都不知道,沒名,但康洪雷就是認(rèn)定他。孫海英也真的是一個絕對好的演員,康洪雷給了孫海英機會,而孫海英也的確是那塊料,發(fā)揮得很棒,一舉成名。
最喜歡演員李明啟
說起自己的新戲,陳枰最夸贊的不是主角,反而是戲里演男主角媽媽的李明啟,劇中處處護著兒子,怕兒子吃虧,操一口天津話活躍了20集的戲份。
在你合作過的演員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誰?
《激情燃燒的歲月》的孫海英、呂麗萍,《青衣》的傅彪、徐帆,包括《三七撞上二十一》里的人物,我覺得他們都很敬業(yè),很棒。我特別喜歡的是李明啟,70多歲了,她58歲時演過我的一個劇本,拍《三七撞上二十一》的時候她在現(xiàn)場把我那個劇本倒背如流,我早就忘了。她的臺詞總是一字不差,不管是哪部戲。她永遠是早上6點就去化妝,年輕演員都得叫起床,她從來不需要。當(dāng)時我給她提了個要求,要在戲里說一口天津話,南方北方都能聽懂,有喜劇效果,又生活化,你想生活中誰都是一口標(biāo)準(zhǔn)的普通話啊。她是東北人,結(jié)果20多集的戲份里,她一口現(xiàn)學(xué)的天津話,把戲里的媽媽演的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