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軼
我有藍色的眼睛/我早已看過《西游記》和《道德經(jīng)》……我有個中國靈魂/我上輩子一定是中國人/你們叫我老外/我卻叫你們同胞們……
近日,一支純美國樂隊正在美國、歐洲,甚至在全球刮起一股旋風,各種膚色的“粉絲”也呈幾何級增長。沒人想到,這支美國樂隊如此走紅的原因,卻是因為他們出了一張又一張純中文專輯,更因為樂隊主唱自稱上輩子是中國人,且將自己的這種對中國無法割舍的情懷寫進一首名叫《我上輩子是中國人》的歌曲中。這個樂隊也因此成為了世界首支也是唯一一支創(chuàng)作、演唱、表演中文歌曲的西方樂隊;他們優(yōu)美的歌聲給廣大歌迷帶來了享受。
這支樂隊的名字就叫賽日(SIRIS),是由來自美國的麥克·馬雷和帕特里克·馬雷兄弟倆組成的雙人樂隊。
美國樂隊何以要高調(diào)創(chuàng)作并演唱中國歌曲?他們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和藝術(shù)經(jīng)歷?近日,筆者采訪了這支美國流行樂壇的勁旅。
麥克在“復(fù)旦”沉醉于
中國文化
麥克·馬雷(Micheal Maley)身高1.94米,1974年5月23日出生于美國費城,今年35歲。麥克的父親是一位很有名的建筑工程師,母親是銀行職員,他還有一個比他小兩歲的弟弟,名叫帕特里克·馬雷(Patrick Maley),兄弟倆都很喜歡音樂。馬雷兄弟很早就開始了創(chuàng)作、演唱自己的歌曲。
麥克·馬雷讀小學時,有一次,不會游泳的他去河邊玩,不慎跌入河中,雖然岸邊也有一些人,但人們都忙著到公話亭去打求救電話,卻沒一個人跳下水去救他。就在他被淹得奄奄一息的時候,突然感到自己被一只手從水底托舉了起來,游向岸邊,他得救了。但是救他的人卻沒有上岸,幸好救生人員及時趕到現(xiàn)場,從河水中救起了那個救他的人——一個與他年齡相差無幾的黃皮膚孩子。
后來麥克與這個名叫托馬斯·鐘的人成了朋友,托馬斯·鐘的中文名字叫鐘川,來自中國北京。當麥克的父母要以一筆豐厚的酬金感謝鐘川救了麥克時,鐘川及其父母卻婉言謝絕了。麥克覺得中國人真好。
麥克第一次到鐘川家去玩時,聽到鐘川與其父母說著一種非常好聽的語言,他覺得太有趣了,于是他知道了漢語;再看到鐘川母親手中捧讀的書上印著的方方正正的漢字,讓他感到耳目一新。因為對中國人的印象非常好,愛屋及烏,麥克便時常到鐘川家玩,并請鐘川教他學說漢語,學認漢字。
上中學時,麥克看了一部名叫《四川好人》的舞臺劇,這是世界著名劇作家布萊希特的作品。被這個故事打動,麥克對中國更加充滿好奇,他自學中文投入地學習中國文化。
麥克高中畢業(yè)以后,決定到中國學習中國文化。由于受他的影響,他的父母也對關(guān)于中國的一切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弟弟帕特里克更是如此。麥克到中國學習之后,帕特里克進了一所音樂學院深造。
1992年,麥克·馬雷來到上海,進入復(fù)旦大學學習中文。一年之后,他又改學國際貿(mào)易,希望將中國的一些獨具特色的產(chǎn)品賣到美國去。
因為酷愛音樂,置身中國,接觸到大量中國音樂之后,麥克深深地愛上了中文歌曲,像《我愛你,中國》《我的中國心》《萬里長城永不倒》《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中國》等歌曲,都是他百聽不厭且最喜歡唱的歌曲,崔健、騰格爾、童安格等歌星更是他心中的偶像。因而他不僅在學校的一些文藝晚會上演唱美國歌曲,也演唱中文歌曲,還將《一無所有》改成英文歌曲演唱。
麥克在中國期間,不僅在復(fù)旦大學學習了中文和國際貿(mào)易,學會了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業(yè)余從事英文教學和中英文翻譯工作,并拜師學習中國功夫。
看到這個可愛的高個子老外這么熱愛中國,且有著一身文藝細胞,文藝圈、影視圈的一些伯樂也時不時地邀請麥克參加一些文藝活動,請他作曲,演唱,那段時間他還拍了不少影視劇和廣告,比如1994年香港翻拍李小龍功夫片《青蜂俠》時,導演還特地邀請他參加該片演出。
有一次麥克和同班的幾個同學去湖北神農(nóng)架旅游時,突然肚痛,在吃過自己隨身所帶的止痛藥后,依然痛得不行。這時,一個來自于湖北本地的同學便走到一棵樹前,從樹上砍下一根小枝丫,將枝丫上的樹皮剝開來讓他嚼:“你嚼嚼這個樹皮試試,看能不能治好你的肚痛……”聽了同學的話之后,麥克很詫異,嚼樹皮怎么可以止肚痛?但他轉(zhuǎn)念一想,也許同學叫自己嚼點東西,是分散注意力吧,再說同學這樣對自己建議,也是對自己的關(guān)心嘛。于是他便大嚼起這種樹皮來。令他吃驚的是,就在他嚼過這種樹皮后不到10分鐘,他的肚痛竟然神奇般地減輕了。到20分鐘時,肚痛竟然完全消失了。
這時,同學才告訴他說,這種樹皮名叫杜仲皮,治肚痛非常有效,而且沒有毒副作用:“我家鄉(xiāng)就有這樣一句話:‘肚子痛,吃杜仲。這可是前人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呀!”
這次小小的經(jīng)歷,又一次讓麥克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為“我上輩子是中國人”
1996年,麥克帶著他對中國的熱愛回到美國。剛回美國的那段時間,他也一直致力于發(fā)展中美之間的經(jīng)濟貿(mào)易。
因為身上洋溢著中國氣息,有一天,麥克的一個兒時朋友到他家玩,聽說他在中國學過功夫,便問麥克:“中國功夫厲害是真的嗎?你能給我展示一下你身上的中國功夫嗎?”
麥克笑了笑,拿起一個大土豆對朋友說:“你能只憑你的雙手將這個土豆捏碎嗎?”
“土豆這么硬,要捏碎,非借助工具不行!”
“如果有功夫,那這個土豆就沒那么硬了!”麥克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一個土豆用手一下子將它捏碎了。
這一幕情景,朋友看得呆住了。
隨著時日的推移,麥克漸漸發(fā)現(xiàn)原來在大學里所學的國際貿(mào)易根本無法實現(xiàn)自己熱愛中國的追求。音樂不僅是沒有國界的,更是一種心靈相通的語言,他希望運用這種無國界障礙的語言,搭建起兩個國家文化交流的橋梁,使美國人民能更多地了解中國的文化,并用音樂使中國更進一步地走向世界。
那段時間麥克也時不時地被美國的一些影視劇組請去寫歌,給一些廣告寫歌。有一天,當他又一次聽著《我的中國心》的時候,他又突發(fā)奇想:我也要寫一首《我的中國心》這樣動聽的中文歌。于是,他便拉著弟弟帕特里克重拾音樂舊夢,組成了一支能同時融入東西方兩種音樂元素名叫“賽日”的樂隊?!百惾铡币鉃槌教?不斷追求。兄弟倆的這支樂隊很有特色:哥哥麥克是主唱,弟弟帕特里克是鼓手,麥克是一個既能寫詞,又能譜曲,還能配器的音樂全才;帕特里克曾與許多重量級音樂人和團隊一起表演過,有著豐富的演出經(jīng)驗和把握晚會現(xiàn)場的能力。
1997年,在中國香港回歸之際,為了表達自己心中的喜悅,賽日樂隊發(fā)行了首張中文專輯《直到我最后一息》,這使它成為音樂史上第一支創(chuàng)作發(fā)行中文專輯的西方樂隊。著名音樂制作人大衛(wèi)·艾佛里參與了該專輯的制作,該專輯讓賽日樂隊初露鋒芒。
而他們的樂隊所發(fā)行的英文專輯,卻比發(fā)行的中文專輯遲了好幾年:2000年,兄弟倆錄制了他們的首張英文專輯《時間的秩序》。同年,他們有了自己的唱片商標和制作公司。
《時間的秩序》專輯自始至終貫穿著中國元素:該專輯的包裝頗具中國風格,12首歌中的3首:《時間的秩序》《馬馬虎虎》和中文單曲《美麗的天使》都有著濃郁的中國特色。2003年,賽日樂隊再次在音樂界出新,他們的中文單曲《美麗的天使》成為第一首在蘋果iTunes上出售的中文歌。
麥克所創(chuàng)作的中文歌曲的靈感大都來自中國的經(jīng)歷,每一首歌都是在唱一段他在中國發(fā)生的故事。在創(chuàng)作上,兄弟二人各取所長,采用了獨特的多元文化形式,融入了東西方兩種不同的元素,使樂隊的搖滾音樂有一種別具一格的味道。
2005年,賽日發(fā)行了又一張中文專輯《幸?!?。這張專輯得到了評論界的普遍稱贊,尤其是該專輯中的主打歌曲《幸福》,旋律優(yōu)美,朗朗上口。
這首歌在費城華埠被廣為傳唱,這張專輯再次將賽日樂隊推向了廣闊的國際舞臺,也鞏固了他們在音樂史上的特殊地位。美國廣播公司(簡稱ABC)電視新聞評價道:“賽日樂隊無疑打破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之間的隔閡,他們被大眾所接受,因為他們的作品中飽含著真摯!這對來自費城的兄弟組合也給搖滾樂帶來新的格局!”
2006年,賽日受邀在一些重要的電視節(jié)目中亮相表演,包括鳳凰衛(wèi)視的春節(jié)全球聯(lián)歡晚會和MTVChi搖滾節(jié)目為慶祝該臺進入中國市場的一臺推陳出新的音樂會。
2007年9月1日,麥克與帕特里克哥倆又出了一張中文原創(chuàng)歌曲專輯《我們都一樣》。在這張專輯中,有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名叫《我上輩子是中國人》。當麥克兄弟倆演唱這首歌時,更加引起了美國流行音樂界、尤其是美國華人音樂界的轟動。
當西方媒體的記者不解地問麥克兄弟,作為純正的美國人,為什么卻要以創(chuàng)作中文歌曲為他們樂隊的主打特色,并四處演唱時,麥克很認真地說道:“因為我上輩子是中國人,才會和中國有如此深的緣分!”麥克的話既幽默風趣,又耐人尋味。
《上天祝福四川》感動世界
麥克是個很有人格魅力的歌手,他對中國的感情之深厚,特別讓人感動。
2008年5月12日,四川特大地震發(fā)生之后,麥克兄弟不僅在第一時間向四川災(zāi)區(qū)捐獻了自己的愛心,將自己部分唱片收入所得通過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捐助給災(zāi)區(qū)貧困兒童,并表示將會找機會到美麗的天府之國來捐助一座希望小學,幫助失學兒童重新拾書包,走進課堂。
2009年4月初,麥克得知在“汶川5·12特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將在加州聯(lián)合主辦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愛》大型公益義演活動的消息后,他心里久久難以平靜,想到自己小時候看過的《四川好人》那部戲,回憶起自己在四川5·12地震發(fā)生后一邊看著救災(zāi)新聞,一邊流淚的情景,他們決定以自己的方式表達那顆強烈的“中國心”。于是,他主動找到加州星·映像公司董事長于靜江女士,希望能夠準許參演這臺晚會的義演。麥克的自薦得到了于靜江女士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評價。于靜江是我國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于洋的女兒,她曾任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1987年赴美后一直從事中美文化交流活動,也是一個熱心公益善舉的華僑。
在得到于靜江的首肯后,麥克與弟弟便馬上投入到創(chuàng)作之中,三天后,他們創(chuàng)作出了一首名叫《上天祝福四川》的中文歌曲:“今天我沒話說/只有眼淚在掉落/不愿相信眼前天搖地動/無數(shù)生命隕落/幸存的人們/已經(jīng)無法用言語安慰/So I pray/上天祝福四川/上天祝福四川……”
2009年4月12日,慈善晚會如期舉行。晚會上,黑鴨子組合、著名音樂人郭峰、以一首《等一分鐘》而救活一位埋在地震廢墟中77小時年輕生命的演唱者徐譽騰等人紛紛上臺進行了表演。但是晚會上最出彩的卻是麥克兄弟賽日樂隊的演唱——當兄弟倆唱響《上天祝福四川》時,臺下的觀眾聽得淚水漣漣。聽完他們的演唱后,又響起了經(jīng)久不息雷鳴般的掌聲。
演唱結(jié)束,麥克發(fā)表了自己的心聲:“當往昔的傷痛融入我們的記憶,人性的堅強為此張揚而且升華。我呼吁愛心人士能持續(xù)關(guān)愛四川災(zāi)區(qū)的重建工作,尤其是對災(zāi)民的精神鼓勵,激勵同胞們自強不息,樹立重建家園的信心和力量……”
兄弟倆還含淚向募捐箱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賽日樂隊的精彩演出,被第二天的《世界日報》《星島日報》《僑報》以及舊金山灣區(qū)的眾多媒體紛紛報道。之后,《上天祝福四川》這首歌,又很快被一些愛心人士下載為手機鈴聲和彩鈴。
目前,美國星·映像公司正在與毛阿敏所在的保利演藝經(jīng)紀公司討論合作事宜,由美國星·映像公司為毛阿敏在美國安排演出,保利為賽日樂隊在中國安排演出,并計劃讓麥克和毛阿敏同臺演出,就像宋祖英和多明戈那樣,讓中西方歌手直接組合。
近日,麥克又與弟弟一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60華誕之際,創(chuàng)作并演唱了一首名叫《我為中國高唱》的中文贊歌,以示慶賀!
如今,麥克不僅繼續(xù)義無返顧地積極創(chuàng)作自己的中文歌曲,還打起了電視節(jié)目的主意。近段時間,他以一個美國人的身份,正在籌備制作節(jié)目,向美國民眾介紹真實且令人親切的偉大中國,把中國最燦爛的文化、最吸引人的美麗,通過節(jié)目傳播給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