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玲 趙穎楠
【摘要】公示語作為一個城市的“名片”,翻譯不準確可能讓人摸不清頭腦。翻譯不符合規(guī)范,讓老外們“暈頭轉向”,甚至鬧出各種“國際笑話”。作為城市“面孔”、一直被人們所忽略的公示語翻譯建設迫在眉睫。
【關鍵詞】城市形象 公示語 規(guī)范
在飛速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中國河北,在“三年大變樣”的戰(zhàn)略機遇期間,積極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人文環(huán)境建設,尤其是作為城市“面孔”、一直被人們所忽略的的公示語翻譯建設迫在眉睫。面對目前公示語翻譯無標準,使用無規(guī)范,參考無依據(jù),應用無對照,形象受毀損的宿弊,建立公示語翻譯的規(guī)范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擺在翻譯界面前的首要課題。
“規(guī)范”有兩層意思,一是明文規(guī)定,二是約定俗成。公示語翻譯的規(guī)范,就是指依照國家的相關法律和國家標準來明確約定公示語翻譯的原則與方法,對法律和國家標準未明文規(guī)定的方面,借助約定俗成的譯法。而公示語翻譯一直被當做學術問題,對法律法規(guī)少有提及,這也是造成公示語翻譯混亂的又一個原因。
公示語英譯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
國際標準。1972年聯(lián)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地名標準化會議決定采用“單一羅馬化”作為拼寫地名的統(tǒng)一形式,并要求各國主權范圍內地名的羅馬字母標準拼寫形式,應以本國官方(或通用)文字名稱為準。1977年在聯(lián)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上,我國代表團提出的關于采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法的國際標準的提案獲得了通過。經國務院宣布,我國從1978年1月1日起在所有對外文件和書刊中,中國人名、地名的拼寫實施漢語拼音字母(即羅馬字母)拼寫取代“威妥瑪式”拼寫。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采用漢語拼音字母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
國家標準。公示語英譯的國家標準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法》、《地名管理條例》和《關于地名標志不得采用“威妥瑪式”等舊拼法和外文的通知》和《關于改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人名地名作為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實施說明》。 漢語專名英譯時,必須以國家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和《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等法規(guī)作為中國人名、地名和所有專名中包含的中國人名、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的統(tǒng)一規(guī)范。
行業(yè)標準。行業(yè)標準是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在全國某個行業(yè)內統(tǒng)一實行的標準。翻譯行業(yè)有翻譯行業(yè)的標準。我國第一個針對翻譯行業(yè)制定的國家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9363.1-2003 《翻譯服務規(guī)范·第一部分:筆譯》。在此基礎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05年3月24日發(fā)布了《翻譯服務譯文質量要求》。
河北省公示語譯名標準
地名:地名的英譯必須采用漢語拼音作為統(tǒng)一規(guī)范。漢語專名英譯時,對所有的中國人名、地名和所有中國專名中包含的人名、地名以及地名性專名,都用漢語拼音字母拼音譯寫,是符合國際標準的。
漢語地名英譯時專名和通名分寫,每一分寫部分的第一個字母大寫。專名部分音譯,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通名部分采取意譯。如:河北省Hebei Province熱河泉 Rehe Spring南大港濕地 Nandagang Wetland 黃驊港 Huanghua Port金山嶺長城 Jinshanling Great Wall
專名是單音節(jié)時,其通名部分應視作專名的一部分,先音譯,后重復意譯。對通名已專名化的,按專名處理。如:渤海Bohai Sea 山海關市Shanhaiguan City 北戴河海濱Beidaihe Beach白洋淀 Baiyangdian Lake 熱河Rehe River 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人名中的姓和名連寫。但以人名命名的非自然地理實體地名,姓和名分寫,人名前置或后置按習慣用法。如:中山路 Zhongshan Rd 孟姜女廟Meng Jiangnu Temple
地名中的數(shù)詞一般用拼音譯寫。地名中的代碼和序數(shù)詞用阿拉伯數(shù)字譯寫。如:五七路 Wuqi Rd 裕華路98號98 Yuhua Rd
景點名:景點名稱中的地名通名通常采用英文直接翻譯,英文單詞首字母大寫,其余小寫。專名作為旅游區(qū)標志,指向內容為特定場所時則采用英文。如一般的塔、塔狀建筑譯為Tower;多層佛塔譯為Pagoda; 藏式塔、舍利佛塔為Dagoba。據(jù)此規(guī)則,六和塔的譯文應是 Six Harmonies Pagoda。
有些地理通名為一詞多義時,翻譯應視通名所屬類別和習慣譯法而定。漢語通名“樓”有時要譯為tower,如:煙雨樓The misty rain tower “亭、殿、齋”可譯為Hall,如:月色江聲亭 The hall for enjoying moon and water,澹泊敬誠殿 the hall of simplicity and sincerity芳園居Fragrant garden residence
由文人學士引經據(jù)典而成的、具有較深文化內涵的景點名,應予以加注。
雙語標識英文譯法中盡量不使用冠詞和介詞,歷史名人的紀念館譯為Memorial,人名不加s,如:李大釗紀念館Li Dazhao Memorial 吉鴻昌館Ji Hongchang Memorial 馮玉祥Feng Yuxiang Memorial。但有些約定俗成的說法和固定用法除外,如武強年畫博物館應譯為Spring Festival Picture Museum of Wuqiang譯文中專有詞匯應當前后統(tǒng)一。
對于國際通用公示語應采用國際通行的慣例,在此不再贅述。此外還要從國家政治方針(如四項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改革開放的需要和文化交流的要求等方面指定公示語翻譯宏觀抉擇規(guī)范。規(guī)范的制定和實施還需要得到法律的保障,才可能真正起到作用。以法律法規(guī)的形式確定任何地方的公共標示都是一樣的,才能方便任何文化語境中的公眾的識別。河北省公示語譯名規(guī)范的制定不僅要合理還要合法;得到法律保障的規(guī)范才會在全社會適用。(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注:英籍專家James Lawrence Cleeland 對本文作了指導,在此特別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