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慧
中圖分類號:J61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3—063—01
摘要:音樂是以聲傳情、以情感人的藝術,心理活動在聲樂教學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貫穿教學整個過程,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向著積極健康的方面發(fā)展,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聲樂教學;歌唱心理
音樂是最富有感情的藝術。正如美學家叔本華所說:“音樂決不同于其他藝術,其他藝術只是觀念的復寫,觀念不過是意志的對象化而已。音樂只是意志本身的復寫,這就是音樂為什么能夠有力的透入人的心的原因?!笔灞救A的精辟論述,一語道破了情感與音樂的本質關系。情緒與情感在聲樂教學活動中貫穿始終,只有充分而有效地運用情緒情感具有的動力、調節(jié)、信號、感染功能,喚起學生積極健康的情緒,使學生將“理智的思考”寓于“感情體驗”中學習聲樂知識技術,形成技能,使學生感到學得輕松、愉快又有收獲。
一、歌唱中產(chǎn)生心理失控的原因
1缺乏自信心。由于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的原因,過去大家錯誤地認為展現(xiàn)自己是一種不虛心的表現(xiàn),只知道謙虛是一種美德,不知道自信更是一種美德。大多數(sh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自信心,在與人交往中顯得束手無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上加大心理素質的訓練與歌唱心理培養(yǎng)的力度,聲樂學習是表現(xiàn)藝術的學習,它的考試能力的體現(xiàn)就是個人站在舞臺上進行表演,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無法進行的。
2單純的技術觀點。有些同學酷愛聲樂,非常認真尋求歌唱的方法,對理論也能說出幾點,但只要一唱,他便精神緊張地想到所有“方法”,結果是什么也沒用上。原因是他的歌唱心理已經(jīng)極度緊張,故而氣不通暢,渾身僵硬,聲音難聽。對這種學生要樹立他正確的思想觀念,在排除單純的技術觀念之后。方能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
3個人的得失感太重。這類學生演唱時雜念很多,怕丟面子,他們在考試匯報時心理很緊張,完全顧不上表達歌曲的感情;另外,在技術、心理都不到位時就想唱大歌,結果給自己的心理造成了過重的負擔。所以教師在進行專業(yè)技術傳授的同時,一定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懂得心理學,方法加自信就能勝人一籌。
二、聲樂教學中情緒情感的調控方法
認識了聲樂教學中心理活動所起的作用,通過以下幾種調整心理活動的方法,來調節(jié)學生的學習情緒,克服緊張心理。
1引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情緒。調動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根據(jù)一個“情”字。以情緒牽動和激發(fā)學生的情。正所謂“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教師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指揮、范唱都會送出情感的信息。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學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課外發(fā)生什么事情,在課堂上都不能把消極的情緒感染給學生,以免影響、干擾正常的聲樂教學情緒狀態(tài)。
2培養(yǎng)良好的歌唱心理應從平時練習做起。要有正確的思想方法,常聽人們說練習歌唱要用心,這個“心”字是在平時養(yǎng)成的,練唱時內(nèi)心充滿自信、愉快、坦然,不被技術方法所嚇倒,要相信技術方法并不神秘,自己一定能學好,這樣就能排除任何緊張心理,做到心情坦然,要經(jīng)得起困難與挫折,良好的歌唱心理便自然建立起來;平時練聲練歌,訴說自己的心情和愿望,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懷,則可避免思想技術方法所造成的心理緊張,養(yǎng)成聲情并茂的良好歌唱心理。
3用美好的事物激發(fā)情緒。聲樂作品具備很強的欣賞性,美的事物總是能激發(fā)人們的情緒,學生也是一樣。教師通過范唱、音樂欣賞,把一些美好的東西,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調動學生的審美情趣,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目的的組織學生聽課,上小組課,尤其是針對那些不善于表現(xiàn)的學生。要讓他們在同學面前演唱,互相聽?;ハ嘀赋鰡栴},互相鼓勵,這樣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經(jīng)常在眾人面前公開演唱的機會,使他們的意志得到鍛煉,消除雜念。
4引用競爭手段激發(fā)情緒。聲樂教學活動具有競賽性的特點,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學生的情況,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情緒和強化競爭意識,以產(chǎn)生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可以在講解、示范、習唱、考試等教學活動中,運用語言激發(fā)、表情激發(fā)、情境激發(fā)和競賽激發(fā)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競爭情緒,使學生在競爭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的聲樂知識,這樣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注意力更加集中,情緒更加飽滿高漲,學習積極進取,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5加強舞臺實踐,培養(yǎng)自信心。首先明白歌唱藝術是必須同聽眾見面的藝術,培養(yǎng)“調控”心理應多加強舞臺的實踐活動,要多搞一些小型匯報會或演唱會,體會舞臺感和駕馭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在一些帶有娛樂性的場合進行表演,較為輕松的氣氛和快樂松弛的環(huán)境會緩解表演者的緊張情緒。一般在上臺前,要穩(wěn)定自己的心情,要體會自己練聲、練唱時的感覺,心里默唱一下要演唱的歌曲,這樣的松弛不僅有利于表演,更有利于發(fā)音器官的生理機能自由活動,而不會因心理緊張造成僵化、呆滯的狀態(tài),以至破壞聲音自然流暢的表現(xiàn)。在舞臺上演唱時。要把注意力和興趣投放到表演的過程中去,不能把聽眾當成檢查者,要把聽眾當朋友,要感到是在用歌聲傾訴一種情感,傳達一種藝術境界,這樣心情就會放松自如,演唱時就能始終處于可控狀態(tài)。其次,要經(jīng)得起意外事故或失敗的考驗,比如舞臺上或鋼琴伴奏甚至觀眾席上出了點問題,對這種情況要在最快時間做到冷靜和放松,不能影響情緒;另外,落落大方的臺風,上下臺的步態(tài)以及演唱中有較長的過門間隙時臺上的表情感覺都要與樂曲表現(xiàn)的內(nèi)容相吻合。
總之,聲樂教學中心理活動起到很大的作用,貫穿教學整個過程,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向著積極健康的方面發(fā)展,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因此,聲樂教師應該認識到心理活動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適時地應用各種調整情緒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對聲樂藝術的興趣,使學生自覺地保持高漲的情緒來學習聲樂知識,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