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錄辰
私生女的明星夢
艾薇塔是一個農場主的私生女,但當艾薇塔還在襁褓中的時候,父親就將母親拋棄。父親去世時,母親帶著孩子們去吊唁,卻被人趕了出來。艾薇塔和兄弟姐妹們經(jīng)常遭人欺負,被稱作“野種“。15歲的一天,艾薇塔和姐姐去小鎮(zhèn)上買東西,卻被兩個衣著光鮮的騙子騙上汽車慘遭蹂躪。全鎮(zhèn)的人不但不同情,反而唾棄和辱罵她們“全都是婊子”。如此奇恥大辱,讓艾薇塔發(fā)誓要報復上流社會的衣冠禽獸。
艾薇塔不愿再留在鎮(zhèn)上,她的夢想是當一名演員。
明星不是說當就能當上的。起初幾年中,艾薇塔只是個毫無名氣的小演員。為了生活,她只好不擇手段,把青春和美貌當賭注,像賭徒一樣穿梭于各種男人之間,一次次地利用身體和所謂的愛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終于,她在廣播劇中嶄露頭腳,又開始拍廣告、拍電影。
但艾薇塔并不滿足于娛樂圈中的聲色犬馬。一百年來,阿根廷政局一直動蕩不安,政權變動猶如季節(jié)更替一般。高官掌權之時只想著趕快為自己牟利,而下層百姓卻始終生活在困苦之中。一直痛恨上流社會的艾薇塔漸漸厭倦了肥皂劇,轉而在電臺中主持時政節(jié)目“阿根廷時間”,抨擊恃強凌弱的寡頭政治,揭露政府貪污腐敗,鼓勵勞工階層爭取公正的待遇。她的觀點很快引起了政界和民眾的關注。
為窮人說話的政治女性
1943年阿根廷再次發(fā)生軍事政變,之后軍政府內的勞工部長貝隆上校憑借他“平等、自由、民主”的政治觀點脫穎而出。在1944年初的一次演講中,艾薇塔被貝隆氣宇軒昂的儀表深深吸引,相同的政治觀點讓兩人相見恨晚。很快,49歲的貝隆和25歲的艾薇塔相戀了。
然而好景不長,反對貝隆的人借阿根廷的混亂局勢將貝隆投入監(jiān)獄。為了營救貝隆,艾薇塔在全國各地巡回演講,對下層人民宣揚貝隆的政治觀點,并毫不避諱地將自己拿來做例子:貝隆既然能夠改變她這樣出身卑賤的“放蕩女人”,也同樣能夠改變阿根廷窮人的命運。很快阿根廷各地爆發(fā)游行示威,貝隆終于獲釋,4天后兩人完婚。在第二年的總統(tǒng)大選中,貝隆順利當選總統(tǒng)。就職當日,群眾將總統(tǒng)府圍得水泄不通,高呼“艾薇塔”的聲音甚至超過了“貝隆”。
艾薇塔開始馬不停蹄地奔走于下層民眾之中,為提高阿根廷的社會保障、勞工待遇、教育水平以及女性權利而忙碌。
艾薇塔發(fā)表演講,寫文章呼吁人們放下對女性的偏見。1947年,阿根廷國會通過法令,婦女從此獲得了選舉權。
除此之外,艾薇塔還投身于慈善事業(yè),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為貧困者提供貨幣和實物幫助,為他們建造學校、醫(yī)院、住房和其他福利設施,創(chuàng)造上學和就業(yè)的機會。
香消玉殞的阿根廷國母
艾薇塔的舉動不能不讓上流社會對她更加痛恨。那時首都的報社大多被富人控制,整天發(fā)表抨擊貝隆政府的文章,艾薇塔干脆向中央銀行貸款收購了一家報社,針尖對麥芒地抨擊那些道貌岸然的富人,那份報紙的發(fā)行量一下子增長了10倍。
窮人們開始將艾薇塔視作女神,她的畫像被人們貼在家中耶穌像的旁邊,她還是少男少女們的偶像。但艾薇塔自己的身體卻在忙碌的工作中每況愈下。1949年初,艾薇塔在一次剪彩時暈倒,被確診為子宮癌。阿根廷民眾聞訊陷入巨大的恐慌,人們紛紛走進教堂為她祈求平安,成千上萬的小女孩被取名為艾薇塔。1951年大選期間,艾薇塔在病床上投下了屬于阿根廷女性的第一張選票。
1952年7月26日,年僅33歲的艾薇塔去世。整個阿根廷籠罩在濃重的悲痛之中,政府宣布全國服喪,同時將普拉塔市更名為艾薇塔·貝隆市。阿根廷人停止工作,從四面八方涌向布宜諾斯艾利斯參加她的葬禮。
從此,艾薇塔成了永遠綻放在阿根廷人心中的玫瑰,每年7月26日,阿根廷人都會舉行各種儀式紀念她。
(司志政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說》2009年2月 圖/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