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設立的“特崗計劃”今年已是第4個年頭,作為特崗教師的梁春林已經(jīng)在山里呆了3年。在這3年里,他為了教育,為了孩子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一切。條件很苦,但他沒有退縮過、后悔過。因為在他心里,“孩子”最為重要。
爸爸去世、媽媽出走給梁春林帶來不幸的少年時光
22年前,梁春林還是一個未滿兩歲剛會走路的孩子,跟許多孩子一樣在爸爸媽媽的懷里幸福地享受著時光。爸爸是位優(yōu)秀的小學教師,每天為了孩子而努力工作,媽媽是個普通的農(nóng)民每天為了整個家而起早貪黑。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從這以后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場籃球賽結(jié)束后爸爸吐了血,經(jīng)檢查得知爸爸已是肝癌晚期。為了不讓爺爺知道,爸爸什么也沒說,仍然堅持著自己的工作,為了“教書育人”爸爸似乎忘了自己有病,可沒多久,病魔就奪去了他的生命,他去世時才28歲。
爸爸去世不久,媽媽改嫁給一個梁春林稱之為叔叔的農(nóng)民,他和弟弟跟著爺爺奶奶過。哥倆長大了在村里上學,由于村里條件差,爺爺把哥倆送到爸爸原來工作的中心完小。吃住都在學校,周末步行兩個小時回家。有時兄弟倆會被人欺負,但梁春林懂得忍受不跟別人計較,他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周末回到家,他常??吹绞迨甯鷭寢尦臣?、打架。有一次他為了保護媽媽,替媽媽挨了一棒,下巴受了傷。他沒有哭,心里只有對叔叔的仇視。叔叔整天游手好閑,大吃大喝,還好賭、打罵媽媽。終于,在梁春林上六年級時媽媽離家出走了。
媽媽走后幾個月叔叔也走了,留下了可憐的兩個弟弟。爺爺收留了他們(爺爺不是他們的親爺爺)并供他們上學,從那時起爺爺肩上的擔子重了許多。為了撫育兄弟4人,60多歲的爺爺奶奶干起了重活。每次回到家看到爺爺趕著牛犁田、奶奶用鋤頭除田埂上的草,梁春林的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心里特別難受,好幾次想輟學。被爺爺知道后挨了一頓大罵,他才打消了輟學的念頭。他決心好好讀書,有了本事可以給爺爺奶奶吃好的、穿好的,帶他們?nèi)ヂ糜?好好盡孝道。
高考落榜后,梁春林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
上高三時梁春林住在城里的三叔家,三嬸是個城里人,很瞧不起農(nóng)村人。三叔則對他很好,為了不讓他們爭吵,梁春林找理由離開了三叔家回學校住。高考終于來了,可高考過后梁春林落榜了!
梁春林又開始了一年的復讀。這次,上天照顧了他,他最終考上了曲靖師范學院初等教育系的數(shù)學專業(yè)。拿著錄取通知書,梁春林又是高興又是難過,上大學還得要一大筆錢。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許多好心人,首先是班主任歐陽老師給他精神上和物質(zhì)上以很大支持,讓他扔掉了思想負擔;接著是學校領導的安慰、關心,香港福慧慈善基金會的資助幫他解決了經(jīng)濟困難。進入曲靖師院后,他在生活和學習中更加自信、堅強和努力;生活中勤儉節(jié)約,周末積極參加社會實踐。3年來,他獲得了一摞摞證書,學到了扎實的教師技能,更重要的是學到了該怎樣做人、做事。班主任歐陽老師的那句話一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做人比什么都重要!”
梁春林報考特崗被錄用分配到邊遠的小山村
3年的大學生活很快結(jié)束了,畢業(yè)來臨了。梁春林報考了國家設立的教師特設崗位,被錄用分配到文山州廣南縣黑支果鄉(xiāng)。梁春林原以為他會分配到鄉(xiāng)中心完小,可到了鄉(xiāng)上領導把他分配到該鄉(xiāng)最遠的村委會,他失望了。
村完小的校長和主任來接他,見面時梁春林見他們穿著樸實的衣服和破了的解放鞋,渾身是灰。他們用摩托車帶上梁春林沿著彎曲的石頭路以很慢的速度向終點駛?cè)???粗且蛔笊胶湍_下的懸崖,梁春林的心里有些恐懼了。摩托車行駛了兩個小時他有點著急了:“王主任,還有多遠啊?”“不遠了,還有半個小時就到了。”到達了目的地,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所破舊的石木結(jié)構(gòu)校舍,柱子上吊著一只舊鐘。
校長帶著他到住的地方,走進一看:亂七八糟的,地面凹凸不平,潮濕得床下都長草了。第二天一大早就下起了雨,雨水滴到了他的臉上才曉得天亮了。拉開門想要去洗臉,外面的泥漿讓人難以落腳。走到坡腳的井邊一看,混濁的水面還有許多青苔。
梁春林所在的學校叫營盤小學,有一至三年級3個班,每個教師包一個班的全部課程。周末是那么漫長,他一個人坐在用竹竿豎起的紅旗下等待著黑夜的到來,到了晚上都還不覺得餓,只聽見隔壁樹林傳來呼呼的風聲和奇怪的鳥叫聲,讓人頓生陣陣寒意。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只好躺在潮濕的床上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終于開學了,家長帶著孩子報名來了,他接了一年級。問孩子的姓名、年齡等相關問題,由于語言不通有些家長聽不懂他在說什么。第二天天沒亮,孩子們的腳步聲就吵得他沒有了睡意,來到教室一看喧鬧聲停止了,孩子們靜靜地坐在那兒瞪大眼睛看著他。梁春林笑了,孩子們也笑了。在和孩子們近距離溝通的第一堂課,令梁春林頭痛的是大多數(shù)孩子聽不懂漢語,而且在短短的40分鐘里壞了的桌椅竟然倒了三四次……他的心里很郁悶。而當教科書發(fā)到孩子手里時,他們是那么地高興,眼里流露出了很強的求知欲望。看著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梁春林心里的郁悶漸漸消失了。
條件惡劣,梁春林沒有怨言,認為為了孩子們很值
那里的環(huán)境條件、風俗習慣給梁春林的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那里屬邊疆民族地區(qū),以苗族、壯族為主,苗族居住在高山,壯族居住在靠水的地方,他們的共同之處是酒文化濃厚,有事無事都喝酒。近年來的外出打工熱,使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外出打工,村里只有老人與小孩。3年來,梁春林對全班學生做了家訪,令他感觸最深的是:大多數(shù)家庭都差不多,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口鍋、幾把凳子,一覽無遺。
寒冷的冬天,孩子們穿著單薄、破舊的衣服走在泥濘的小路上,不成形的雨具沒有保護好他們,來到教室衣服已經(jīng)濕透、咳嗽聲不斷,有的感冒發(fā)燒,有的肚子疼,有的嘔吐……放學之后,他們蹲在教室的角落里哆嗦地將小嘴伸進裝著冷飯和玉米飯的塑料袋。這些場景深深地震撼著梁春林,他認為這些孩子比兒時的他還要不幸很多。交通閉塞,缺水嚴重,校舍破爛,文盲甚多,這給梁春林帶來了一些想法:“要想改變山村貧窮的面貌,只能讓孩子們走出大山。”于是他打消了先前的怨言,一門心思撲到教育上。
孩子們大多數(shù)是留守兒童,家里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們?nèi)プ?。有的放?有的割豬草,有的拾桐果……教室里的座位每天都有空缺,給教學進度帶來了阻礙。他們說教科書上畫的東西他們很多都沒見過,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例如排球、足球等等。他說普通話孩子們只會笑,沒有辦法只能變換著說方言。面對這些困難,梁春林努力學習苗語,努力改進教學,逐漸摸索并形成了一套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他熱愛這些孩子們,他聯(lián)系了一些同學、朋友及慈善基金會來共同救助有困難的孩子,給他們買學習用具、發(fā)獎學金、治病等。
3年過去了,梁春林認為自己的選擇沒有錯,他說:“這里的人們很善良、孩子們很可憐,為了孩子們我覺得很值?!彼€說:“特崗計劃很好,希望這項偉大的‘工程能延續(xù)下去,希望更多的好心人關注農(nóng)村教育,關注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的教育?!?/p>
(文山州教育局供稿)
◇責任編輯矣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