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
哇!這里有古老簡陋的魯迅故居,有“大自然的雕塑博物館”石林,有輝煌神圣的布達拉宮……美景實在太多了,講不盡也道不完!怎么樣,心動了吧?還是快跟我走進迷人的“畫卷”吧!
一轉入那個地上鋪著石板的小胡同,我立刻就認出了那個從一幅木刻上久已熟悉了的門口。當年魯迅的母親就是在這里送她的兒子到南京去求學的。
我懷著虔敬的心情走進了這個簡陋的大門。我隨時在提醒自己:我現在踏上的不是一個平常的地方。一個偉大的人物、一個文化戰(zhàn)線上的堅強的戰(zhàn)士就誕生在這里,而且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
對于這樣一個人物,我從中學時代起就懷著無限的愛戴與向往。我讀了他所有的作品,有的還不止一遍。有一些篇章我甚至能夠背誦得出。因此,對于他這個故居我是十分熟悉的。今天雖然是第一次來到這里,我卻感到我是來到一個舊游之地了。
房子已經十分古老,而且結構也十分復雜,不像北京的四合院那樣,讓人一目了然。但是我仍覺得這房子是十分可愛的。我們穿過陰暗的走廊,走過一間間的屋子。我們看到了魯迅祖母給他講故事的地方,看到長媽媽在上面睡成一個“大”字的大床,看到魯迅抄寫《南方草木狀》用的桌子,也看到魯迅小時候的天堂——百草園。這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東西和地方,一點也看不出有什么神奇之處。但是,我卻覺得這都是極其不平常的東西和地方。這里的每一塊磚、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個角、椅子的每一條腿,魯迅都踏過、摸過、碰過。我總想多看這些東西一眼,在這些地方多流連一會兒。
魯迅早已離開這個世界了。他生前,恐怕也很久沒有到這所房子里來過了。但是,我總覺得,他的身影就在我們身旁。我仿佛看到他在百草園里拔草捉蟲,看到他同他的小朋友閏土在那里談話游戲,看到他在父親嚴厲監(jiān)督之下念書寫字,看到他做這做那。
這個身影當然是一個小孩子的身影。但是,就是當魯迅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他那堅毅剛強的性格已經有所表露。在他幼年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里,我們看到了他用小刀刻在桌子上的那一個“早”字。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有一天,他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上學遲到,受到了老師的責問。他于是就刻了這一個字,表示以后一定要來早。以后他就果然再沒有遲到過。
對于魯迅刻“早”字的故事,這里寫得非常簡略,知道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嗎?我來告訴你:一是因為這個故事大家都較熟悉,不需要詳細介紹;二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不是介紹人,而是寫作者游覽魯迅故居的感受。明白了嗎?
這是一件小事。然而,由小見大,它不是很值得我們深思自省嗎?
這堅毅剛強的性格伴隨了魯迅一生?!八麤]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他一生頑強戰(zhàn)斗,追求真理?!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他對人民是一個態(tài)度,對敵人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態(tài)度。誰讀了這樣兩句詩,不深深地受到感動呢?現在我在這一間陰暗書房里看到這一個小小的“早”字,立刻想到他那戰(zhàn)斗的一生。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塊鐵,一塊鋼,一塊金剛石。刀砍不斷,石砸不破,火燒不熔,水浸不透。他的身影突然大了起來,凜然立于宇宙之間,給人帶來無限的鼓舞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