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映潔
周末,豆豆的舅媽帶著小表弟明明去劉叔叔家作客。他們歡歡喜喜地去,卻悻悻而歸。怎么回事呢?聽聽舅媽的講述——
【情景回放】
一進門,舅媽讓明明向劉阿姨一家人問好。明明卻低著頭,躲到舅媽背后,一聲不吭。
舅媽和劉阿姨在客廳聊天時,明明發(fā)現(xiàn)壁柜里的小擺設很漂亮,便一會兒拿起這個瞧瞧,一會兒又摸摸那個玩玩。他看到一輛小汽車很精致,就踮起腳尖從壁柜上拿下來,放在地板上玩起來。舅媽朝他直瞪眼,示意他不要亂動,他卻看著奔跑的小車拍手直嚷:“好快喲!”
吃飯時,明明一看自己喜歡吃的對蝦在桌子另一頭,就站起來伸長筷子去夠,結果把碗碰翻了,筷子也掉到地上。明明還想伸手把對蝦端到自己面前,舅媽忙攔住他,青著臉批評明明不懂事。一旁的劉阿姨笑笑說:“沒事沒事,孩子還小?!边呎f邊去廚房給小明重新拿碗??擅髅鞣堑活I情,還賭氣不吃了。
舅媽本來是想和劉阿姨好好敘敘舊,但擔心明明又會做“出格”的事,只好悻悻地帶著明明早點回家。臨走,劉阿姨熱情地說:“歡迎你們常來玩?!泵髅饕廊欢阍诰藡屔砗蟛豢月?。
【豆豆點評】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一個禮儀之邦。作為一名小學生,從小就應該掌握作客的基本禮儀,養(yǎng)成文明作客的好習慣。你知道明明哪些地方“出格”了嗎?和豆豆一起來找找吧——
1.到主人家,明明作為客人,應該大方地向主人作簡單的自我介紹,如“你好,我叫明明”之類,并對主人的盛情邀請或接待表示感謝。
2.在主人家中,不可隨意翻東西,更不可未經(jīng)許可就拿人家的東西。
3.舅媽和劉阿姨在聊天時,明明不應該大聲喧嘩,這既對舅媽和阿姨的談話造成影響,也會妨礙劉阿姨家人的休息。
4.在主人家用餐時,不能光顧著自己的喜好,要考慮他人,切忌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或其他食物直接端到自己面前。即使在吃小點心或水果時也要注意喲!另外,餐具要輕拿輕放,夠取食物時要小心,不要碰翻餐具。
5.明明在主人家鬧脾氣,這可是“出大格”了!作客時,如果真的受了小委屈,也要盡量寬容,不要輕易責怪他人,畢竟主人精力有限,很難面面俱到。而這次顯然是明明自己做錯了事,還亂發(fā)脾氣,實在是大損形象,難怪舅媽覺得顏面掃地,悻悻而歸了。
與人交往可是一門大學問!那么,怎樣做個受歡迎的小客人呢?除了上述幾個注意點,豆豆再支你幾招——
1.作客前的準備。事先最好詢問對方什么時候有空,在別人方便時拜訪。如果拜訪好久沒有見面的朋友,可以適當挑選一些特別有意義的小禮物,最好是自己親手制作的。如果是到爸爸媽媽的朋友家去,可以先了解他的基本情況,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與主人交談,不會觸犯主人的忌諱。
2.見面。約定拜訪的時間后,不要遲到,也不要提前太久登門;遲到顯得誠意不足,提前太久,主人可能還沒做好準備工作,導致雙方尷尬。來到主人家門口時,要輕輕地按門鈴或敲門,經(jīng)同意后方可入內(nèi)。見到主人要打個招呼、問個好,也可以先介紹一下自己。
3.進門。進門后立即換鞋,未經(jīng)主人允許,不要到各個房間走動。如果對方家中也有小孩,要懂得謙讓,不要與他們爭搶玩具、零食等。吃過的果皮、紙屑等要放入垃圾桶里或指定的地方,不隨處亂扔。
4.告別。離開主人家時,對主人的照顧、款待,要表示感謝,并邀請主人有機會到自己家作客,然后有禮貌地與主人道別。
同學們,當你學會了這些作客的基本禮節(jié),堅持下去并且養(yǎng)成習慣時,那么恭喜你,你已經(jīng)是一個有禮貌、講文明的小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