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語錄】 教育有時要動點“真格”的,不能只是輕描淡寫。
【成長故事】 周末回家看母親,和她聊起兒時的事,不由得談起她讓我絕食的事。媽媽笑著問我:“還恨我狠心餓你一天嗎?”我會心地一笑,心想要不是母親一時的狠心,說不定我現(xiàn)在就成了一個敗家子了。于是,思緒被拉回十二年前的一個晚上。
那年我九歲,一天晚上,我習(xí)慣地把吃了兩口的米飯倒掉了,媽媽看了看對我說:“你明天一天不許吃飯,讓你嘗嘗挨餓的滋味,看你還浪費糧食不?”
我沒當(dāng)一回事,就去睡了。我小時候吃飯很挑食,而且特別不知道愛惜糧食,常常把吃了幾口的飯就倒掉。但是我對爸爸的口頭說教好像有了抵抗力,任他怎么說,任他讓我把《憫農(nóng)》抄了又抄,我依然故我。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我睡了個大懶覺,直到肚子餓得咕咕叫才起床,我習(xí)慣地去廚房找吃的,卻發(fā)現(xiàn)一點吃的都沒有,這才意識到,媽媽說餓我一天是來真的了。我急匆匆地找了幾塊零錢,正想下樓買零食時,媽媽從房間出來了,她冷冷地說:“哪兒也不許去,今天就是要餓你一天!老老實實給我在家待著。”
我知道這下完了,一開始我還倔犟地不吃媽媽這一套,后來實在餓得受不了了。我忍著百蟲撓心似的饑餓的折磨,低三下四地求媽媽,可是媽媽鐵了心地說要餓我一天。再后來我竟然把我昨天扔掉的一塊面包撿起來狼吞虎咽地吃起來,而且從來沒有覺得這樣好吃。誰知媽媽一看到一把給我奪走了,還諷刺我說:“這不是你扔的垃圾嗎?哪能吃?。俊蔽也唤麊鑶璧乜奁饋?,媽媽還是不理我,就這樣媽媽陪著我餓了一天。
晚上在我的主動認(rèn)錯和爸爸的求情下,媽媽答應(yīng)讓我吃飯,那晚上的飯是我記憶中吃得最香的一頓飯。
媽媽又給我講了舊社會許多小朋友經(jīng)常挨餓,以及節(jié)約糧食的重要性,我心領(lǐng)神會地點了點頭,發(fā)誓再也不浪費糧食了。媽媽用她“殘忍”的懲罰讓我明白了節(jié)約每一粒糧食的意義!
【成長感言】 “鋤禾日當(dāng)午”即使抄上一百遍,也沒有一次教訓(xùn)來得深刻。古訓(xùn)不是讓我們只會背的,而是要體會到心里,落實到做人做事上。媽媽讓我挨餓一天,我才深切體會到愛惜糧食的重要性,浪費糧食就是浪費別人的勞動成果。有了這一次的教訓(xùn),我再也不會因為浪費糧食而受“懲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