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然
[原文]
諺曰:“相女配夫?!薄队洝吩唬骸皟屓吮赜谄鋫?。”烹調(diào)之法,何以異焉?凡一物烹成,必需輔佐。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合之妙。其中可葷可素者,蘑菇、鮮筍、冬瓜是也。可葷不可素者,蔥、韭、茴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葷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常見人置蟹粉于燕窩之中,放百合于雞、豬之肉,毋乃唐堯與蘇峻對坐,不太悖乎?亦有交互見功者,炒葷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葷油是也。
——清·袁枚《隨園食單》
[譯 文]
諺語說:“什么女子配什么夫?!薄抖Y記》說:“比擬一個人,必須以他相同的一類人做比喻。”烹調(diào)的方法,又有什么不同呢?大凡一種東西要做成功,必須要有東西輔佐。只有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才能恰到好處。其中可葷可素的東西,蘑菇、鮮筍、冬瓜就是??扇澆豢伤氐模[、韭、茴香、新蒜就是??伤夭豢扇澋模鄄?、百合、刀豆就是。??吹接腥税研贩鄯诺窖喔C里面,把百合放在雞肉、豬肉里面,好比是讓遠古時候的唐堯與西晉的蘇峻對坐,簡直是太荒謬了。但也有葷素互用很出效果的,比如炒葷菜時用素油,炒素菜時用葷油的就是。
[新說]
搭配:①按一定要求安排分配。②配合;配搭。④相稱。
——《現(xiàn)代漢語詞典》
對于食物來講,搭配并不是一加一等于=那么簡單,好的搭配猶如錦上添花,有時甚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而糟糕的搭配則常會令人產(chǎn)生暴殄天物的感慨。對于這一點,古人的觀點與今人不謀而合,只不過古人重搭配,考慮的是菜品滋味,今人重搭配,思量的更多是營養(yǎng)幾何,對健康有無益處。如今充斥在街頭巷尾的“最佳食物搭配”,“食物宜與忌”就是最好的例證。
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xué)也證明,搭配對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以蛋白質(zhì)為例,食物蛋白質(zhì)的營養(yǎng)價值取決于其蛋白質(zhì)中所含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以及互相間的比例是否于人體的需要相吻合,兩者越接近,則生物價值也越高。由于各種食物所含的氨基酸比例不可能與人體所需的完全一致,因此2種或2種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往往可以互相取長補短,提高其蛋白質(zhì)的利用率,這就是“蛋白質(zhì)的互補作用”。譬如玉米,小米中賴氨酸含量不足而蛋氨酸相對豐富,大豆則相反。玉米、小米、大豆三者單獨食用,其生物學(xué)價值分別為60、57、64,如果按23%、25%、52%的比例混合使用,則可以提高到73。據(jù)說,食物的品種相差越遠,種類越多,效果就越好。
其實,每一種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都是有限的,要想吃得更健康,不妨借鑒一下“混搭”原則,取長補短,才是現(xiàn)代人餐桌搭配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