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為指導,結合中學(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的教學實際,論證了歷史與社會課程改革與教育理念更新的重要意義和途徑,闡明了歷史與社會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更新的必要性與具體的做法。
關鍵詞: 歷史與社會 教育理念 教學方法
隨著教學改革步伐的推進,2004年秋季新教材在溫州市全面推廣,我們不斷地學習探索,嘗試在教學過程中用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指導中學歷史與社會教學,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頗獲裨益,下面我結合七年級社會教材,談談自己的教學看法。
一、更新教學理念,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去指導教學實踐
“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是新一輪課改所倡導的主導理念。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即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及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基礎的綜合含義。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就是要使學生享有對教育的“參與性”和“選擇性”,注重學生的全員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全程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在現在的教學體制中,每個班級學生數目較多,學生的基礎與能力良莠不齊,在中學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往往能力強的學生思維敏捷,積極發(fā)言,更為自信、樂觀、積極進取,更能在課堂上展現自我,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做課堂上的旁觀者,對社會課缺乏興趣,知識面窄,技能較差,難以跟得上整體學習的步伐,發(fā)言不積極,學習被動,在教室中表現得較為低調。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受到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學生認為七年級的社會學科不是考的科目,或者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少,是一門不重要的學科。這種思想不利于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yǎng),與我們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相違背,與新課程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相違背。
二、改變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認知主體積極構建的;學習是學習者個體主動的行為,是以先前構建的知識為基礎的;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并不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習者自己構建知識的過程。因而,地理學習不是從外向內不斷被動填入新知識,而是學習者主動利用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不斷對地理知識進行加工和轉化。地理教學的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學中多使用講述法,采用滿堂灌,教學呆板,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與應有的動力。課程改革要有教學方法的改革,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改變教學方法的基礎是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做學生的合作者與引導者?!皫熣?,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傳統意義上的教師要保持師道尊嚴,是課堂上的主宰,經常是教師說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遏止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現代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把課堂的主體地位讓給學生?,F代是信息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學生某一方面掌握的知識也不一定就不如教師,教師轉變角色勢在必行。
其次,應解放思想,開放課堂,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地理教學方法有多樣性、兼容性、靈活性的特點,活動的、討論的、探究的、發(fā)現的、專題的、范例的教學模式只要生動活潑,對學地理有利,就都可以在地理課程中綜合運用。針對不同的目標,可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如問題設計、課題設計、實地考察、實驗,這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能力與動手能力。
1.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教學中多使用讀圖法。
地理學科的特點決定地理學習必須突出圖像的觀察與應用,地形圖、政區(qū)圖、交通圖、餅狀圖、柱狀圖、等高線圖、等溫線圖等不僅是學習內容的載體,而且是學生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拐杖。在教學中,筆者給學生介紹每種圖的學習技巧,看地圖時先看圖例后看圖,先看面再看點,學習時本著圖—文—圖的學習方法。在學習新的內容時先鼓勵學生自己先看圖,再看文字,然后再把文字落實到圖上。通過我的努力,學生不僅提高了讀圖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也有較快的提高。
2.突出新課程的特點,積極開展小組活動。
新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深化,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期。素質教育培養(yǎng)的是適應21世紀需要的新人,這種新人具有堅強的人格與自我發(fā)展意識、能夠不斷學習與實踐,善于溝通及與他人協作。而小組活動有利于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意識、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提高,我在開展小組活動時主要是采取了分工—合作—交流—展示的四大步驟,全班根據需要分成若干組,小組內成員分工協作承擔不同的任務,如電腦高手負責做課件,書記員負責記錄小組交流內容,發(fā)言人負責發(fā)表小組的觀點。在不同教學要求下各個小組承擔不同的任務,大家分頭收集資料,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將形成的本小組的觀點制成表格、文檔、小報或課件,然后在課堂上展示。各小組既可以承擔不同的任務進行互補,也可以承擔相同的任務進行競賽。
3.處理好講授法與其它教學方法的關系。
在新教材的推廣中,我們積極地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但是并不是不用講授法,這種方法在學生知識的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新教改并不是完全拋棄講授法,講授法中教師精彩的描繪,縝密的分析論證,詼諧幽默的語言可以使學生的知識的學習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總主編.夏志芳主編.地理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地理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地理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