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jīng)典英文原聲電影不僅可以為大學英語課堂提供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而且可以作為學生了解西方文化、豐富精神生活的良好素材。本文以英文電影《春風化雨》為例,具體分析如何運用該片進行英語教學,幫助學生在提高語言水平的同時,加強其人文素養(yǎng)。
關鍵詞: 英文電影 春風化雨 英語教學
經(jīng)典英文電影不僅幫助學生營造生動的英語環(huán)境,可作為大學英語視聽說的教材,而且對學生了解西方文化、豐富精神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上,常常有教師運用原聲英文電影進行教學,此舉也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通過看電影是否有實質性的提高?學生是否真正理解電影的語言和內(nèi)容?這些都是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中國絕大多數(shù)的大學英語課堂一般都是五六十人的大班,而且課時安排緊湊,在此環(huán)境下,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學生欣賞電影呢?本文以英文電影《春風化雨》為例,具體分析如何運用該片進行英語教學:
1.題材的選取
并非任何經(jīng)典英文電影適合都運用于英語課堂,課堂上運用的電影需符合兩個要求:一是語言難度不能太大,二是題材應積極向上,富含人文信息,且不能太生僻。如《阿甘正傳》、《蒙娜麗莎的微笑》、《獅子王》等影片,均為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影片。以下講述本文為何選取《春風化雨》為例。
《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這部影片也被譯為《死亡詩社》,該譯法容易讓人們對其望而卻步。這部電影事實上與青春、夢想、自由緊密相關,給人的感受與讓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二字恰恰相反。它講述了一個美國20世紀70年代高中老師和學生的故事,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可以引起我們中國學生的強烈共鳴。故事發(fā)生在一個男子大學預備校威爾頓學院,該校管理堪稱軍事化,其教育理念是傳統(tǒng)、紀律、榮耀、卓越,由于不少畢業(yè)生能進入常青藤大學就讀而久負盛名。凱汀先生是該校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受聘回校教授英文。他的教學理念富于濃厚的自由人文色彩,以生動活潑并富于思考的方式,打破學校的教學傳統(tǒng),啟發(fā)學生思考。凱玎所教的班級中有位叫尼爾·派瑞的學生尤其受到其教育思想的啟發(fā),他重新建立了“死亡詩社”,共有七位同學參加。尼爾受到凱汀“抓住今天”理念的啟發(fā),不顧父親擔心演出影響學業(yè)的強烈反對,參與話劇《仲夏夜之夢》的演出。最后,尼爾被父親強制帶回家,并讓他轉學到一所軍校,以便將來能考取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尼爾與父親無法溝通,眼見自己的夢想無法繼續(xù),感到生活無望,以自殺作為抗議。凱汀被學校控告蠱惑學生與教唆尼爾反抗父母,被迫離開學校。當他收拾個人物品準備離開教室時,深受他教育理念啟發(fā)的另一個學生塔德·安德森,不懼校長退學的威脅,勇敢地站在課桌上,其他學生紛紛響應,以表達對凱汀先生的崇高敬意。
2.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2.1課前學生自己先睹為快。
由于課堂時間非常有限,教師應該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提前欣賞整部電影,了解劇情,并找出語言對白的難點??梢允孪认驅W生介紹《春風化雨》的背景并設計幾個問題讓他們思考,這樣可以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其情節(jié)和語言。比如問題可以設計為:“What are your criteria for a good teacher?”“Could you recall your most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in class?”并且將文化背景作一定的介紹,例如,詩人拜倫(Byron)和丁尼生(Tennyson)、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的詩“The Road Not Taken”等。
2.2課上教師片段質疑問難。
課堂上教師按照這樣幾個步驟來組織教學:(1)把出現(xiàn)的語言難點和設計好的問題列出,(2)觀看片段,(3)回答問題,(4)小組討論。
將《春風化雨》分段播出,把出現(xiàn)的語言難點和設計好的問題列出,讓學生們把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并把問題作為聽力訓練題,然后再觀看。該影片有十多個很好的片段可以進行賞析。由于篇幅有限,僅以介紹兩個片段及其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片段一:凱汀的第一節(jié)英文課與其他科目的老師形成鮮明對比,他吹著口哨踱著步子,領著學生來到教學樓樓梯里的展覽櫥窗前,首先他做了一個別出心裁的自我介紹,引用了惠特曼紀念林肯總統(tǒng)的詩句:“Oh,Captain,my captain!”并讓大膽點的學生稱呼他為Captain。一門課的第一堂課一般是在自我介紹后要給學生指出課程的重點及教學理念,而凱汀卻要求學生朗讀《把握時光的青澀少年》,然后讓他們解釋其意義——抓住今天。這首贊美詩中有拉丁文詞匯,可以給學生展示。凱汀接著讓學生仔細觀察櫥窗里展出的校友的老照片,描述這些校友和身邊這些學生的相似之處,他沒有說教式地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而是以情感人,啟發(fā)學生領悟要抓住今天的理念。這些句子可以讓學生聽寫出來,并讓他們回答如下問題:
①Why does Mr.Keating whistle?
②Is “O Captain,My Captain” addressed to a respected captain who happens to have the same name as an American president?
③Could you find alternatives for “the best days are first to flee” in this scene?
這些問題旨在幫助學生理解凱汀老師的個人魅力和教育理念,把握人物性格,提高欣賞能力。如果這些問題他們不能用英語回答出來,可以先給一些暗示,幫助他們鞏固語言的基礎知識。重復播放改片段后讓學生聽寫凱汀老師的經(jīng)典臺詞,例如:“Because we are food for worms,lads.Because,believe it or not,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in this room is one day going to stop breathing,turn cold and die.”(因為我們大伙兒都難免一死,不管你們信不信,屋里的每一個人將來都會停止呼吸,變冷,死亡。)
片段二:凱汀坐在教室前方的講桌上,開始給學生講解《了解詩》這本書。文斯·普利察是該書作者,在緒論中他認為,優(yōu)秀的詩歌就是在韻律和修飾上必須流暢,然后問兩個問題:一是詩篇的目的表現(xiàn)得多么有技巧,二是上述的目的有多么重要?前者評價詩的完美性,后者評價詩的重要性。他將詩的評價以量化的方式處理,所謂偉大的詩歌就是“完美性”方面的得分乘以“重要性”方面的得分。凱汀認為這種說法是胡扯,并要求學生將緒論撕掉。有這樣幾句經(jīng)典臺詞:“We don’t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Medicine,law...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But poetry,beauty,romance,love,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其語言并不難理解,但內(nèi)涵豐富,凱汀的話富于哲理,發(fā)人深思,可以讓學生結合他們自己的經(jīng)歷進行討論。并設計如下問題:
①What does your teacher ask you to do with the bad or misleading part?How do you feel about Mr.Keating’s method?
②What’s your purpose of studying literature?
③Can you compare your life and literature(poetry)?
這些問題旨在激發(fā)學生結合他們自身的經(jīng)歷思考學習英語,學習文學,了解人生的目的。由于該片段中凱汀語速較快,句子較長,可以給學生重復播放幾次。
2.3課后學生分組模仿經(jīng)典對白,然后回到課上分組發(fā)表。
由于班級人數(shù)較多,提前將學生分成4人一組,發(fā)表內(nèi)容和形式不限。學生可以選取影片情景進行角色表演;選取片段,將電影靜音后進行配音表演;針對電影情節(jié)、人物特點、語言、文化甚至某句給人印象深刻的臺詞等展開自由評說等。
如果采取角色表演的形式發(fā)表,學生為了演得好,必須在課后進行大量的聽和模仿,一遍一遍地重復演練。配音活動的要求也很高,首先要把人物對白準確地記下來,之后要模仿演員的腔調(diào)和語言說話,達到發(fā)音地道、感情飽滿才能做到惟妙惟肖,才能符合電影表現(xiàn)的特定情景。如果他們采取第三種形式,事先就一定得先進行小組討論,練習時可以是自問自答,想象對面有傾聽者,在討論過程中可以運用電影中人物的語言特點、表情及手勢等。
2.4所有學生寫觀后感。
英語電影不僅適合聽說訓練,還可用來進行寫作活動,寫作活動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促進聽說能力的提高。寫觀后感不限定題目,學生可從劇情、人物、文化差異或口語句型等方面展開,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寫的同時也能更深刻地理解電影,回憶和加深印象,課堂上的討論也很容易寫進觀后感中。在作文收上來之前,讓學生小組進行作文交換評改,并討論,然后教師評閱。
3.結語
《春風化雨》是一部經(jīng)典的極具文學性的英文原聲電影,以之為例,說明英文電影不僅可以為課堂營造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反復觀看重點片段,進行適當?shù)穆犃Α⒖谡Z和寫作訓練活動,在促進學生聽、說水平的提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這樣我們才可以高效地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利用英文電影教學。
參考文獻:
[1]簡光明.電影《春風化雨》探析——兼論其在人文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006,9(25):205-230.
[2]黃際英等.博學英語:英美影視欣賞[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