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語文卷的選做題是有特色的,其中實用類文本閱讀,內(nèi)容涉及傳記、新聞、調(diào)查報告、科普文章等,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綜合的能力。對這一類題型學生明顯感到有難度。
我們的學生在做2009年江蘇卷時,對實用類文本閱讀提出一些問題,筆者下面一一解答。
學生(下簡稱生):做實用類文本閱讀題的關鍵是什么?
老師(下簡稱師):任何類別的文本閱讀題,都離不開對文本本身的理解,實用類文本閱讀也不例外。任何與之有關的題目的解答都是建立在正確理解文本基礎上的。
生:平時如何訓練自己快速把握理解文本的能力,有沒有操作技巧?
師:有的,我們平時做實用類文本閱讀的時候,帶著兩個任務去閱讀文本:1、列提綱,把握內(nèi)容結構。2、善概括,明確作者意圖。
生:做高考題還要列提綱,有這個必要嗎?
師:2009年江蘇語文《考試說明》選考內(nèi)容,考查分析綜合能力的第二點就是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并明確文章結構就是文章思路的具體展現(xiàn)。重點考查把握段落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以及把握文段內(nèi)部層次的能力。
快速準確地列出提綱,就是把握文章內(nèi)容結構、理清作者思路的過程。只有在平時的積累中反復練習,熟能生巧,才能為考場節(jié)約時間。
生:列提綱在具體做題過程中該如何應用呢?能舉例說明嗎?
師:例如《畫家黃永厚》,我們在快速閱讀的同時可以為它列出提綱:
(1-2)黃永厚豐富、傳奇、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
(3-5)獨特的生活態(tài)度(廣泛閱讀、關注社會、十分低調(diào),深居簡出,淡泊明志、孤高傲世)以及卓異的繪畫風格(孤高傲世)。
(6)總結:冰炭同爐的黃永厚。
通過這樣的提綱,我們可以迅速準確地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本內(nèi)容。
生:這和做題有什么關系?請作具體說明。
師:例如我們做的第16小題,題目要求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形成黃永厚獨特畫風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們把握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本內(nèi)容”,就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一些相關的關鍵詞:多難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黃永厚對生活的熱愛,養(yǎng)成了他獨特的生活態(tài)度,培育了他卓異的繪畫風格。他視讀書為第一生命,涉獵廣泛。上了年紀后,更加關注社會人生。他說:“人不能在云里霧里活著,大事面前不敢表態(tài),什么玩藝兒,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調(diào),深居簡出,淡泊明志,盡人皆知。最后整合成答案:①對繪畫藝術的畢生追求和熱愛,②豐富、傳奇、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③涉獵廣泛的閱讀,④對社會人生的關注與思考,⑤獨特的生活態(tài)度。
這里必須強調(diào)有三點很重要:1、反復揣摩,準確篩選關鍵詞。這里的關鍵詞指一些重要概念、直接體現(xiàn)題目答案的詞語、與作者意圖有關的詞語。2、仔細辨析,準確把握關鍵句。3、略讀精讀,仔細辨析信息。
生:直接體現(xiàn)答案的詞語是不是就是考題的得分點?這些詞語篩選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哪些?
師:對,直接體現(xiàn)題目答案的詞語我們要格外注意,這些詞也許很明確,也許并不那么地耀眼,需要我們反復揣摩,準確全面地篩選出這些詞語。而對于一些貌似與答案有關系,具有一定迷惑性的詞語,我們要堅決地剔除掉,保證答案表述的簡潔。
生:第17題也與把握“行文思路和文本內(nèi)容”有關嗎?
師:是的。第17小題:從全文看,黃永厚的“冰炭同爐”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因為有了提綱我們很快就能確定答題范圍,主要集中在3-5段,3、4兩段抓住兩個關鍵詞“但他又十分低調(diào),深居簡出,淡泊明志,盡人皆知”“但又可以把畫隨便塞進一個信封,寄給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但”表轉(zhuǎn)折的,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對“但”前后涉及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概括:①既關注現(xiàn)實、褒貶是非,又淡泊寧靜、低調(diào)處世;②對懂畫的朋友慷慨相贈而把重金購畫者拒于門外。第5段就是完全考查壓縮材料的能力了,一定要注意既要涉及“冰”也要包括“炭”,還要體現(xiàn)“同爐”,所以要把他的畫和他的人結合在一起,概括為將自己對現(xiàn)實人生的態(tài)度借歷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達出來。
還要強調(diào)的是,讀懂文章要抓住關鍵詞找到關鍵句.①從內(nèi)容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它是集中提示說明對象的特征或標示主要事理的語句.②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總結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nèi)容,總提句、過渡句顯示出文章說明內(nèi)容的推進.③從出現(xiàn)的頻率看,反復出現(xiàn)的文句是關鍵句.一方面是作者著力要表達的觀點需要強調(diào),另一方面也用于顯示層次.所以篩選關鍵句我們可以從內(nèi)容入手,找出中心句;從思路、結構入手,確認總提句、過渡句和總結句.這些關鍵句往往就是解題的著力點.
生:那我們在閱讀文本列提綱還有什么具體做法嗎?
師:閱讀文本列提綱要手腦并用,邊思考邊把重要的信息作好記號.帶著把握文本結構內(nèi)容,明確作者意圖兩大任務略讀文本,確定答案的范圍,是全文還是局部,可以用()把重要的信息圈畫出來;根據(jù)閱讀題目的要求,用﹏﹏把跟答案有關系的信息劃出來,注意信息要全,不能有遺漏;在整合答案的時候,用○把關鍵的詞語圈畫出來,這樣答案點既簡潔又醒目.這個“整合”,就是歸納概括.
生:概括時要注意什么?
師:概括能力在2009年的高考中表現(xiàn)出了較為嚴重的問題,主要是不準確、不全面.
生:如何做到概括信息準確、全面呢?
師:有兩點要注意:1、壓縮材料,同類合并、異類不漏.概括本身就是壓縮材料的過程.在概括幾段或大段文字內(nèi)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辨析同類信息和異類信息,同類信息要合并,異類信息要注意區(qū)分和分別概括,這樣可以做到信息簡潔而全面.2、落實答案.落實的詞語不妨多想幾個,因為即使是意思差不多的詞語之間也只是差不多而已,不是相同,意義相同的也許程度不同,仔細比較,找出最準確的那個.
今年16、17兩題考的主要是“篩選信息”,要篩選無誤,首先就要讀懂.要讀懂,就是上面介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