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紅字》是一部揭露人類罪惡的小說。三位主角海絲特、丁梅斯代爾和齊靈窩斯都犯了同一樣的罪,即搶奪了上帝的職權(quán),依靠個人的意愿行事,而非完全信靠順服上帝的旨意。這是《紅字》中最大最深重的罪,三人都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小說展現(xiàn)了人類的罪惡、悖逆和上帝至高無上的權(quán)能,人的軟弱和神的完全在三人的命運與歸宿中得以彰顯。
關(guān)鍵詞: 《紅字》罪惡 信靠 順服
《紅字》是美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小說家霍桑的代表作,其因深刻的主題、獨特的藝術(shù)手法和豐富的想象力而享譽文壇,魅力常存。從某個層面上來說《紅字》是一部揭露人類罪惡的小說。三位主角海絲特、丁梅斯代爾和齊靈窩斯都犯了罪,三人犯的罪不盡相同,受的懲罰也有所差異,各自的悔改態(tài)度、贖罪方式及與神的關(guān)系更是迥然不同。但細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實質(zhì)上三人都犯了同一樣的罪,即搶奪了上帝的職權(quán),依靠個人的意愿行事而非完全信靠順服上帝的旨意。這是《紅字》中最大最深重的罪,三人都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小說體現(xiàn)了人的罪惡、悖逆和上帝至高無上的權(quán)能,人的軟弱和神的完全在三人的命運與歸宿中得以彰顯。
海絲特在小說一開始就表現(xiàn)出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刑臺下的婦女粗魯兇惡、老氣橫秋,她卻優(yōu)美絕倫、光彩奪目;獄吏面目猙獰、陰森可怖,她卻五官端正、楚楚動人;長官牧師冷酷無情、肅穆陰沉,她卻高貴優(yōu)雅、穩(wěn)重端莊。她與整個清教社會是無法相容的,她與制裁她的法律是格格不入的。出人意料的是她自愿留在受辱之地,生活儉樸,周濟窮人,樂善好施,忍辱負重……海絲特似乎完全接受了清教社會對她的審判并逐漸成為他們所期待的樣式。但事實并非如此,海絲特的思想是自由的?!笆郎系姆蓪λ乃枷雭碚f不是法律”[1](P122)?!澳切┧枷胗^點大膽的人,卻時常以十分平靜的態(tài)度服從社會的外部規(guī)則。他們滿足于思想觀點,并不想付諸行動,給思想以血肉。海絲特的情況似乎就是這樣”[1](P122)。如果說在七年中海絲特一直以罪人的身份生活在眾人面前,那么在丁梅斯代爾面前她卻以上帝的姿態(tài)自居。這一點在她勸說丁梅斯代爾出逃的事情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得知齊靈窩斯的真實面目后,丁梅斯代爾恐懼戰(zhàn)兢,但他仍接受天意的安排,“上帝對我作了判決”[1](P148),“神的威力太強大了,我無力掙扎”[1](P148),“像我這樣一個不幸的罪人,我已經(jīng)沒有別的想法,只求在上帝給我安排的地方,茍延殘喘,了卻一生”[1](P149)。海絲特極力勸說,用自己的力量使他振奮,并解下紅字,摘下束發(fā)帽,讓丁梅斯代爾放棄過去,著眼于美好的未來。
從表面上看海絲特給丁梅斯代爾帶來了新生的希望,然而海絲特畢竟是個凡人,她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更無權(quán)為他人的命運作主。雖然她擁有異于常人的思想,飽含他人未曾有的勇氣,但在偉大的上帝面前她是渺小的、微弱的。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又賜福于他們,安排他們管理全地的一切,為的是榮耀上帝的名,這是上帝造人的目的和根本意義所在。人是被造之物,就如陶匠手中的泥土,無權(quán)要求工匠如何進行塑造,只能接受塑造成為工匠希望的樣子。人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生死禍福也不由自主。《箴言書》第二十章第二十四節(jié)說:“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保郏玻荩ǎ校叮常埃兑讜返谑碌诙?jié)說:“耶和華啊,我曉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2](P748)可見人居于上帝之下,唯一能夠定人腳步的只有上帝。人類應(yīng)該依靠上帝、仰賴上帝,尋求上帝的憐憫與幫助,行事也要符合上帝的心意。海絲特卻沒有尋求上帝的旨意,直接從上帝手中搶奪了職權(quán),以人的心思代替了上帝的意念,以人的才智去測度上帝的智慧,注定了她的努力是徒然的。
丁梅斯代爾應(yīng)該算是三個人物中最為虔誠,宗教信仰根基最為堅固的。他畢業(yè)于英國名校,“是一個真正的牧師,一個真正篤信宗教的人,具有高度的虔誠的情操”[1](P90)。就是這樣一個在眾人眼中如天使般純潔的人,一個對上帝和他子民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的神職人員也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并一直生活在虛偽的外表下。作為上帝的仆人,丁梅斯代爾非常清楚上帝所定的律法和誡命。然而面對罪惡,丁梅斯代爾懦弱膽怯,不敢披露真相,但內(nèi)心深處又痛悔難當。于是他就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施行懲罰,如鞭笞肉身、禁食齋戒,甚至夜游刑臺,以期能赦罪獲得內(nèi)心的平靜。這些行為既是無益的也是無效的,因為擁有審判罪人權(quán)力的只有上帝,上帝對人類有赦罪救贖之恩?!读_馬書》第三章第二十三節(jié)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保郏玻荩ǎ校保罚埃都s翰福音》第三章第十六節(jié)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2](P106)其次,單靠己身修德行善也是無用的。救贖只能依靠上帝的恩典而不是人類的道德品行,更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兑愿ニ鶗返诙碌诎斯?jié)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于行為,免得有人自夸?!保郏玻荩ǎ校玻保叮短崮μ髸返谝徽碌诰殴?jié)說:“神救了我們,以圣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里賜給我們的。”[2](P238)
在很多評論者眼中齊靈窩斯這一人物無異于魔鬼。他改名易姓,故意接近牧師,贏得信任后運用各種方法折磨他,削弱他的精力和體力。然而不可否認齊靈窩斯也是一個受害者。他“早先的生活是由誠摯、勤學(xué)、深思和寧靜的歲月所構(gòu)成”[1](P128),他“善良、真實、正直、對愛情始終不渝”[1](P128)。但是海絲特的背叛讓他蒙受了奇恥大辱,丁梅斯代爾的隱藏則使他的復(fù)仇之火越燒越旺。漸漸地他迷失了自我,“一個曾經(jīng)有血有肉有人心的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專門折磨他的惡魔了”[1](P128)。面對海絲特的勸告,齊靈窩斯無動于衷,他不愿清除仇恨,寬容仇敵,更不愿將“進一步的報應(yīng)交給有權(quán)處理此事的神靈”[1](P129)。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來施行公義,將自己當成了審判者。可是齊靈窩斯和丁梅斯代爾一樣都是受造之人,只能接受上帝的審判而無權(quán)去審判他人?!读_馬書》第十二章第十七節(jié)說:“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jīng)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yīng)?!保郏玻荩ǎ校保福埃扼鹧詴返诙碌诙?jié)說:“你不要說,我要以惡報惡。要等候耶和華,他必拯救你?!保郏玻荩ǎ校叮常埃?/p>
海絲特自我任命,丁梅斯代爾自我懲罰,齊靈窩斯自我審判,三人都完全依照個人的意愿和能力行事,背離了上帝的教誨,但最終還是回歸到上帝為他們所定的道路上。海絲特重戴紅字,繼續(xù)行善;丁梅斯代爾揭露真相,死在恥辱的榮耀中;齊靈窩斯立下遺囑把財產(chǎn)留給珠兒,最后郁郁而終。三人的遭遇表明人類無法依靠自己戰(zhàn)勝罪惡,也無法完全掌握自身的命運,只能依靠造物主的恩典與憐憫。信靠上帝和順服上帝是上帝對人類的命令,也是人類對上帝應(yīng)盡的責(zé)任。通過這三個人物作者深刻揭露了人性的罪惡與悖逆,提出了解決問題的途徑,表達了對人類終極命運的關(guān)懷和期待。
參考文獻:
[1]霍桑著.姚乃強譯.紅字[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1.
[2]圣經(jīng)(和合本)[M].南京: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2003.
[3]李杰.《紅字》主人公愛情悲劇探源[J].陜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1:74.
[4]蒙雪琴.海絲特獲得新生了嗎[J].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3:11.
[5]蔣麗萍.一個永恒的愛情寓言[J].浙江師大學(xué)報,2001:5.
[6]索宇環(huán).再論《紅字》[J].上海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2000:3.
[7]張慧榮.從紅字的含義看人神關(guān)系的變化[J].江蘇技術(shù)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5:2.
[8]季崢,蒙雪琴.《紅字》對十九世紀女權(quán)主義理想的解構(gòu)[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