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討論了語氣助詞“嗎”、“嘛”、“呢”的語用功能。本文將這三個語氣助詞分為表示疑問語氣的和表示無疑問語氣的。疑問語氣助詞具有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無疑問語氣助詞具有增添口氣和消解口氣的語用功能,此外,還有突出話題、提出假設和引起聽話人對下文的注意的功能。
關鍵詞: 語氣助詞 疑問語氣助詞 無疑問語氣助詞 語用功能
一、簡介
語氣助詞是一種特殊的詞匯語法范疇。它一般置于句尾或句中停頓處,表示說話的語氣、神態(tài),其本身沒有獨立的實體的意義,只是賦予某些實詞或整個句子以某種附加的情味和色彩,以其虛化了的詞匯意義而生動傳神,以其專有的語法意義而左右結構、主宰表達。種種語氣,主要可以分為表示疑問和表示無疑問兩大類。此外還有表示請求或命令的,表示情緒的,表示說話停頓的,也可以算作語氣。按照黃伯榮、廖序東先生的分法,語氣助詞可分為以下四類:
(1)表示陳述語氣的:的,了,吧,呢,著呢,嘛,唄,罷了(而已),也罷,也好,啦,嘞,嘍,啊。
(2)表示疑問語氣的:嗎(么),吧,呢,啊。
(3)表示祁使語氣的:吧,呢,了,啊。
(4)表示感嘆語氣的:啊。
本文討論語氣助詞“嗎”、“嘛”、“呢”的語用功能。由于“嗎”和“呢”既有疑問語氣,又有陳述語氣,為了方便起見,本文將這三個語氣助詞分為表示疑問語氣的和表示無疑問語氣的,分別加以分析。本文先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和關聯(lián)理論的角度分析疑問語氣助詞的功能,再分析表示無疑問語氣的語氣助詞。
二、疑問語氣助詞的語用功能
本文以Halliday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和關聯(lián)理論為依據(jù),來探討疑問語氣詞的語用功能。
系統(tǒng)功能語法把語言看作是一種可供選擇的,用以表達意義的資源,這一資源使語言得以完成其在社會交往中的各項功能。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功能部分著眼于語言在表達思想、傳遞信息、溝通人際關系、連接上下文等方面的最普通的用途,語言系統(tǒng)中的各種選擇特征都可以借此得到解釋。Halliday把語言的這種純理功能概括為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他認為,每句話同時具備此三種功能,但在實際應用中每句話語又都具有不同的傾向性。
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角度來看,漢語疑問語氣詞具有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它們的次元功能分別是:
概念功能:
A.說話人對一個特殊信息提問。
B.說話人期待聽話人對一個陳述加以證實。
人際功能:
A.說話人對某一事件表達自己的判斷或估計。
B.說話人期待聽話人對自己的判斷或估計加以證實。
語篇功能:
A.說話人提示聽話人他將要提問。
B.說話人提示聽話人他前面的陳述實際上是個提問。
由此,我們便能推斷出漢語疑問語氣詞“嗎”、“呢”的語用功能。
(一)“嗎”的語用功能。
(1)王大栓:你著急,我也著急!可是,你就忘記老裕泰這個老字號了嗎?六十多年的老字號,用女招待。(《茶館》)
(2)王利發(fā):您別這么說呀!難道咱們就一點盼望也沒有了嗎?(《茶館》)
在這兩個例子中,“嗎”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說話人期待聽話人對一個陳述加以證實。例(1)中,王大栓認為裕泰開了六十多年了,不該損壞老字號的招牌聘用女招待,于是他問:“你就忘記老裕泰這個老字號了嗎?”以此來提醒不該破壞老字號的規(guī)矩。例(2)中,王利發(fā)以反問的形式來焦急地向別人求證是不是一點盼望都沒有了。這兩個例子體現(xiàn)了“嗎”的概念功能。
(3)人們一個接一個地被納粹士兵殘忍地推下深坑。當一個納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將她推進深坑中去的時候,小女孩睜大漂亮的眼睛對納粹士兵說:“叔叔,請你把我埋得淺一點好嗎?要不,等我媽媽來找我的時候,就找不到我了?!奔{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半空中。(《請把我埋得淺一點》)
(4)雖然你真的離去了,但我知道你熱愛的是自由,任何勢力也約束不了骨子里放蕩不羈的你,或許你正在天堂外為迷失的靈魂祈禱,抱著那把老吉他自由自在地做著你摯愛的音樂,對嗎?(《歲月留痕——獻給家駒》)
在這兩例中,說話人期待聽話人對自己的判斷或估計加以證實。例(3)中,小女孩一句“請把我埋得淺一點好嗎”的請求,震撼人心,讓納粹士兵不忍推她下去,其實,“納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半空中”時,他已經(jīng)對小女孩的請求作出回答。例(4)中,黃家駒的歌迷悼念自己的偶像,以對他個性的了解,幻想他在天堂的樣子,以“對嗎”來詢問已在天堂中的家駒,雖然永遠聽不到他的回答了。這兩個例子體現(xiàn)了“嗎”的人際功能。
因此,“嗎”具有概念功能和人際功能這兩種語用功能。
(二)“呢”的語用功能。
(1)貴:(故作為難的樣子)那這些要賬的,怎么打發(fā)呢?(《雷雨》)
(2)上哪里去呢?他沒有目的地。(《駱駝祥子》)(特指問)
在這兩例中,“呢”用在疑問句(是非問句除外)末尾,增加深究意味。例(1)中,從語用背景分析,原句不能失去“呢”,否則便帶有了質(zhì)問的性質(zhì),不符合問話人的身份和境況。因此,在這一意義上,“呢”必不可少,因為“呢”在這里除負載疑問信息外,還表達出“緩和地深究”這樣一種語用信息。例(2)中,是敘述者的自問自答?!澳亍蓖瑯觽鬟_出疑問的語氣,以及深究意味,體現(xiàn)出祥子在此刻的彷徨和無處可去的失落。這兩個例子體現(xiàn)了“呢”的概念功能。
(3)祥子你等等走!咱們倆的事,一條繩兒上拴著兩螞蚱,誰也跑不了!你等等,等我說明白了?。ㄞD向劉四爺)干脆說了吧,我已經(jīng)有了,祥子的!他上哪兒我也上哪兒!你是把我給他呢?還是把我們倆一齊趕出去?聽你一句話?(《駱駝祥子》)
(4)天啊,是他嗎?是他嗎?那是她的男朋友嗎?怎么會是他呢?我即刻站住了,像在學校時候一樣,我的兩條腿像灌了鉛,似乎一步都走不了了。老天,不會是他的,不會的,怎么可能是他呢?不會的。(《錯過》)
而在這兩例中,說話人期待聽話人對自己的判斷或估計加以證實。例(3)中,虎妞用“呢”讓對方做非此即彼的選擇,不讓她嫁給祥子,就把他們一起趕出去好了。例(4)中,說話人在自言自語,因此同時是聽話人,她發(fā)現(xiàn)大學時暗戀的男生成了好朋友的男朋友,她不敢相信這一事實,所以問自己:“怎么會是他?”期待證實這一切,又不敢接受這一切。這兩個例子體現(xiàn)了“呢”的人際功能。
因此,“呢”跟“嗎”一樣具有概念功能和人際功能。
三、無疑問語氣助詞的語用功能
語氣助詞具有增添口氣和消解口氣的語用功能,此外,還有突出話題,提出假設和引起聽話人對下文的注意的功能。
(一)增添口氣。
1.增添緩和的口氣。
(1)其實呢,曹先生并不怎么高明。他只是個有時候教點書,有時候也作些別的事的一個中等人物。(《駱駝祥子》)
(2)再說呢,劉老頭子這樣一走,使她感到什么也不可靠,明天的事誰也不能準知道,頂好是得樂且樂,手里得有倆錢,愛吃口什么就吃口,她一向是吃慣了零嘴的。(《駱駝祥子》)
在這兩例中,“呢”用在句首的非名詞性成分(主要是副詞或連詞)后邊,使口氣緩和。例(1)中,加了“呢”字,使說話者在談論曹先生不怎么高明時,口氣有所緩和,使得評論不會太尖銳。同樣,例(2)中,“再說呢”引出的話,使說話人提出某觀點的理由更充分,口氣緩和,也容易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2.增添“顯而易見”的口氣。
(1)一個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應該想到活在世上并不光是為了吃嘛?。ā端畺|流》)
(2)“自家人就要體諒點嘛!”廠長說,“這片廠辦到這樣子,才良功勞不小啊!今年全大隊工資單價提得那么高,你興大也沾了大光呢!”(《水東流》)
在這兩個例子中,“嘛”用在陳述句末尾,加強確信的口氣,表示事情本應如此,道理顯而易見。例(1)中,加了“嘛”后,使“活在世上并不光是為了吃”這一觀點顯得不言自明,也容易讓人接受。同樣在例(2)中,加“嘛”后,使“自家人就要體諒點”這樣的道理顯而易見,讓廠長的勸說更有說服力。
3.增添“不容置疑”的口氣。
(1)四:你別胡說,這屋子聽說直鬧鬼呢。(《雷雨》)
(2)不過,要干凈利落就得花錢,剃剃頭,換換衣服,買鞋襪,都要錢。手中的三十五元錢應當一個不動,連一個不動也還離買車的數(shù)兒很遠呢?。ā恶橊勏樽印罚?/p>
在兩個例子中,“呢”增添了不容置疑的口氣,讓聽話人覺得屋子鬧鬼和錢不夠買車的事實是不容置疑的。
(二)消解口氣。
(1)“我和你同走呢!”那聲音分明在討好,“凳給我來端?!?/p>
“不要。”
“我端嘛!”
“不重呀!”(《水東流》)
(2)“青年同志們談談嘛,你們也是店里的主人,未來是屬于你們的,談談?!保ā睹朗臣摇罚?/p>
在這兩例中,“嘛”用在祈使句末尾,沖淡命令或禁止的口氣,增加勸說或請求的意味。
(三)突出話題。
(1)“是呀,先生,”高媽又想起話來,“祥子是磨不開;本來嗎,把先生摔得這個樣!可是先生既說不是你的錯兒,你也甭再別扭啦!瞧他這樣,身大力不虧的,還和小孩一樣呢,倒是真著急!太太說一句,叫他放心吧!”(《駱駝祥子》)
例(1)中,“嗎”用在句中停頓處,點出話題。這里高媽用“本來嗎”來引出后面的話題。
(2)司機們你看我,我看你,這可是件大好事,恢復獎金制度誰也不高興,工人嘛,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單位下馬,有活干,有錢賺就行。(《赤橙黃綠青藍紫》)
(3)“你呀,以后講話要注意。這種小買賣嘛,還是乘早歇手,這是資本主義的細胞,很快要被消滅!”(《小販世家》)
例(2)、(3)中,“嘛”用在句首名詞性詞語后邊,突出話題主語。例(2)中,“嘛”突出話題主語“工人”,說明司機們作為工人的立場。例(3)中,突出主語“小買賣”,分析小買賣的性質(zhì)和命運,勸說對方放棄。
(4)貴:講臉呢,又學你媽那點窮骨頭,你看她,她要臉!跑他媽的八百里外女學堂里當老媽。為著一月八塊錢,兩年才回一趟家。(《雷雨》)
(5)我呢,那天要是不跟他鬧翻了,決走不出來?,F(xiàn)在我氣都消了,爸爸到底是爸爸。他呢,只有我這么個女兒,你又是他喜愛的人,咱們服個軟,給他陪個“不是”,大概也沒有過不去的事。(《駱駝祥子》)
例(4)、(5)中,“呢”用在句首的名詞性成分后邊,突出話題,含有“至于”或“說到”的意思。例(4)中講話人用“講臉呢”來接過話茬,開始談論“臉面”的問題。例(5)中在“我”和“他”后面加“呢”,分別談論兩人的情況。
(四)提出假設。
(1)要是今天干不完嘛,就明天干。(《詞典》)
例(1)中,“嘛”用在小句的末尾,突出某種假設條件。
(2)走吧,走,走到哪里算哪里,遇見什么說什么;活了呢,賺幾條牲口;死了呢,認命?。ā恶橊勏樽印罚?/p>
(3)這兩個主意雖然不同,可是結果一樣:不去呢,她必不會善罷甘休;去呢,她也不會饒了他。(《駱駝祥子》)
例(2)、(3)中“呢”用在復句中的前一小句后邊,帶有假設的意味。例(2)中,加“呢”后假設“活了”和“死了”后的兩種情況。同樣,例(3)中,加“呢”假設“不去”和“去”后的兩種結果。
(五)引起聽話人對下文的注意。
(1)“依我看嘛,各位的爭論都是多余的。如果這圍墻還沒倒的話,誰也不會想到要在上面安漏窗,栽玻璃,都覺得它的存在很合適,很自然。……”(《圍墻》)
(2)“可不是嘛,修座圍墻就是了,還在墻頂上繡花邊!”(《圍墻》)
例(1)、(2)中,“嘛”用在句首的非名詞性詞語之后,有停頓,引起聽話人對下文的注意。例(1)中說話人用“依我看嘛”來引起聽話人對下文的注意,表示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了。例(2)中用“可不是嘛”表示贊同某個人的觀點,引起聽話人的注意。
四、總結
本文將“呢”、“嗎”、“嘛”分為疑問語氣助詞和無疑問語氣助詞后,對這三個語氣助詞的功能進行了分析?!澳亍焙汀皢帷弊鲆蓡栒Z氣助詞時,具有概念功能和人際功能?!澳亍薄ⅰ皢帷焙汀奥铩弊鰺o疑問語氣助詞時,具有增添口氣和消解口氣的語用功能,此外,還有突出話題、提出假設和引起聽話人對下文的注意的功能。希望本文對“呢”、“嗎”和“嘛”語用功能的討論,會使人們對它們的語用功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參考文獻:
[1]艾蕪.艾蕪小說選.中國文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8.
[2]曹禺著.巴恩斯,王左良譯.雷雨.外文出版社,2001.1.
[3]高曉聲.高曉聲小說選.中國文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8.
[4]郭銳.現(xiàn)代漢語詞類研究.商務印書館,2002.7.
[5]蔣子龍.蔣子龍小說選.中國文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8.
[6]老舍著.霍華譯.茶館.外文出版社,2001.1.
[7]老舍著.施曉菁譯.駱駝祥子.外文出版社,2001.9.
[8]李廣田.李廣田小說選.中國文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8.
[9]李科.第漢語虛詞辭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7.
[10]陸文夫.陸文夫小說選.中國文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8.
[11]齊滬揚,張誼生,陳昌來.現(xiàn)代漢語虛詞研究綜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
[12]齊滬揚.語氣詞與語氣系統(tǒng).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
[13]http://campus.sohu.com/20060314/n242269744.shtml.
[14]http://www.lovebeyond.com/article/list.asp?id=416.
[15]http://www.edu.cn/20060410/31843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