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振鋒,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畢業(yè),碩士學位。開封市初中歷史教學教研中心組成員,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人才庫成員。曾獲河南省歷史優(yōu)質課大賽一等獎,開封市優(yōu)秀班主任、河南省十佳班主任、開封市優(yōu)秀教師。撰寫有關初中歷史和班級管理的文章多篇,參編教輔圖書十多部。
我自1996年開始工作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至今已經(jīng)有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歷。十幾年里,我所帶的班級班風好、學風濃,年年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其中2002年所帶的班級還被評為“市先進班集體”。2005年,我被評為“市優(yōu)秀教師”,2008年獲河南省優(yōu)質課大賽一等獎,深得學校和家長的好評?;叵肫饋恚@些成績的取得與我始終堅守自己的“四項原則”密不可分。
原則一:處處留心皆學問
班主任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工作,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幾十個活蹦亂跳的學生,要想做好他們的工作,必須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并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工作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了解他們想什么、做什么,才能贏得他們的尊重。為此,我付出了諸多努力。
1.向富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及充滿活力的新教師學習
(1)學習并借鑒老教師與學生、家長談話的方式,甚至內(nèi)容。每當我看到老教師與學生或家長談話時,便有意無意地坐在旁邊,由此“竊取”了不少談話的方法,自己再加以總結,結合自己的情況,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辦法。(2)學習他們做事的條理性。每當遇到一些大型活動,我都要觀察老班主任的安排,然后,吸納他們的長處,糅合自己的想法,找到一套最佳方案。(3)學習他們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表現(xiàn)。在老班主任處理突發(fā)事件的過程中,我一方面是暗暗觀察,另一方面是事后詢問、交流,得出一套自己能隨時使用的方法,有備無患。記得有一次,我們辦公室里的一位有經(jīng)驗的班主任,他們班上來了兩位不速之客:兩個同學本來是好朋友,因為一件小事打起來了,過來找他評理。剛來的時候,兩個人是拉扯著來的,情緒非常激動。他看到這種情況,半天沒有說話,只是讓他們坐下來,平靜地幫他們把衣服整理好,微笑著分別詢問他們近段的學習情況,對這個事情只字不提。過了十幾分鐘,兩個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撲哧一笑,同時站起來給他鞠了一躬,說:“老師,對不起,我們不懂事,占用你的時間了?!币粓黾ち业拿芫瓦@樣化于無形。這個例子后來被我經(jīng)常模仿,而且屢試不爽,已經(jīng)成為我解決學生之間矛盾的絕招。而年輕老師大多思想活躍,我平時就有意識地學習他們的闖勁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他們和學生打成一片的途徑和方法。
2.向書本、網(wǎng)絡學習
平時,我注意多看有關班主任工作的著作,以及網(wǎng)上諸多班主任的心得、札記等,然后把可能有用的東西摘抄下來,供需要時改造使用?,F(xiàn)在我只要遇到什么問題,都會在“百度”上搜索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并加以借鑒。
3.向其他年級和班級學習
我重視每一次進入其他班級教室的機會,因為我總能從這些班級的教室布置上受到啟發(fā),從而不斷地吸納他人班級管理的獨特之處,為我所用,不斷改進我的班級管理。
4.向學生學習
我什么時候都不會忘了我有幾十個活潑可愛、充滿靈性的學生,他們都是我最好的幫手。每當我束手無策的時候,我會如實把情況向孩子們和盤托出,往往都能得到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
原則二:重視班級演講
講話是班主任落實工作的重要手段,講話的效果和班級的狀況在某種程度上是成正比的。我往往從班上的所見所聞中,從班干部會議上,從與個別學生的談話中,從學生的作業(yè)中,從與家長的聯(lián)系中進行總結,確保我的講話內(nèi)容很有針對性;我通常把要講的內(nèi)容寫下來,標清一二三四,使我的講話更有條理性;我平時養(yǎng)成一個想到給學生講什么東西就隨時記下來的習慣,講之前進行整理,使我的講話內(nèi)容具有全面性;我講話的時間相對集中,講話時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使我的講話非常有效;我經(jīng)常在講話中選用很多名言警句,甚至是學生們平時總結出來的一些箴言,使我的講話很有鼓動性。
以下是我平時積累的一些班級講話的摘要,愿與大家共享。
之一:在鼓勵學生超越自己的時候,我說:
如果想超越別人,首先要超越自己;如果想戰(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走別人走過的路是方程的解,走自己踩出的路才是解方程。
之二:在要求學生展望未來的時候,我說:
光榮與夢想,已經(jīng)成為歷史;激情與憧憬,永遠屬于未來。
之三:在化解學生的畏難情緒時,我說:
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難與易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倘能難中取易,由易到難,就可以做到化難為易。
之四:講到同學之間要寬容,我說:
千里送書為道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至今誰見秦始皇。抱著愛心吃蔬菜,比抱著怨恨吃牛肉要香得多。
之五:講到應學會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我會說: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之六:講到永不言棄,我會說:
學習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要放棄,不放棄才能收獲希望,不放棄才能擁抱未來。說不定什么時候你所學的就會讓你抓住人生的機遇,改變你的一生。
……
原則三:重視家校聯(lián)系
家長是孩子接受學校教育的直接鞏固者。我們在學校實施的苦口婆心的教育,往往在學生回到家后,因為家長的一句話、一個行動,就使我們的教育前功盡棄。所以,聯(lián)系好并做好家長的工作至關重要。
1.家校聯(lián)系卡
在我所帶的班里,每個同學都有一個聯(lián)系卡,聯(lián)系卡上記滿了學生每天在家里的學習和生活表現(xiàn),每七天一小結,由家長寫上學生一周來表現(xiàn)的總體評價,也可以對班級的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每周一早上聯(lián)系卡收到班主任手里,班主任再根據(jù)該同學在學校的表現(xiàn),寫一個簡明扼要的評語或是對學生鼓勵的話,反饋給家長。這種雙向交流,為班主任和家長相互配合,共同及時解決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供了可能。
遇到一些大的或共性的問題,每隔一段時間,我都要開一次家長會。很多班主任在開家長會這個問題上,都有一些困惑,因為家長會通常開得千篇一律,家長都不想來。為此,每一次家長會我都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設計一個重點,以便為家長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和幫助。
比如學生剛上初一時,我開家長會時這樣講:小學科目少、作業(yè)少,學生們都習慣于利用成塊的時間學習,而對于零散分布的時間,不知道也不屑于加以利用,在家里的學習大多滿足于完成作業(yè)。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徹底改變小學的學習方法,建立適應中學情況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迎頭趕上。
進入二年級后,我這樣對家長說:大多數(shù)家長都能從自身做起,克服自己的不良習慣,比如說吸煙的戒掉了,愛打麻將的不打了,愛看電視的改成少看電視、多看書了,這都對孩子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有益于孩子的成長和進步。
進入初三,家長對孩子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非常困惑。我對家長說:不要把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粗心、馬虎。因為粗心、馬虎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你定位于此,直接決定了你對解決孩子的問題無從下手。孩子也覺得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粗心、馬虎的人,再怎樣努力也改變不了,從而失去信心。反之,如果把問題歸結為平時準備不充分,就奠定了解決問題的基礎。要給孩子講,如果把所學的知識都熟練掌握得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還會出錯嗎?
在家長會的形式上,我也力求多變,盡量使每一次家長會都有所不同,使家長每次都不得不來,來了就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我采用過的家長會的形式有:①一般的,傳統(tǒng)的。老師講,家長聽。②學生代表參與式的。學生代表到家長中去,讓家長了解學生眼中自己的孩子。③家長代表參與式的。家長代表講述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經(jīng)驗、教訓和困惑。④學生、家長、老師濟濟一堂式的。在這次家長會上,我首先在黑板上寫下了這樣的內(nèi)容:學生說、家長說、老師說,大家都來說。為了增強對參加者的視覺和心靈沖擊,我分析了參加會議的三方,即學生、家長、老師,老師和家長都是教育者,老師某種程度上也是父母。因此,我在黑板左邊寫上:可憐天下父母心。學生是受教育者,應該理解家長和老師的期望,所以我在黑板的右邊寫上:誰言寸草報春暉。為了進一步突出會議的主題和內(nèi)容,我又在黑板的上面和下面寫下了:加強聯(lián)系,尋找成功契機;求同存異,創(chuàng)造和諧環(huán)境;查漏補缺,迎接新的挑戰(zhàn);取長補短,奪取新的勝利。
在這樣的氛圍中,家長、學生、老師都受到極大的感染。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學生代表、家長代表暢所欲言,紛紛表達自己對家庭教育、對對方的看法和理解。孩子心中的父母,父母心中的孩子,學生心中的老師,老師心中的學生,以及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都真實地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大大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獲得了相互理解和信任,從而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原則四:以學生為本
前面幾項原則中最后的落腳點都應該在學生身上。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如果教育學希望從各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它就應當首先全面地了解人。我在接新班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接近學生,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從而因人而異地教育學生。
對學習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我讓他們盡可能地參與到教學和班級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能力。并根據(jù)他們的自身情況,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以朱光潛的“三此主義”來要求他們: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薄按藭r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薄按说兀ㄎ业牡匚?、我的環(huán)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蔽乙晕覀冃iL經(jīng)常強調的“人生三件寶”即“天平秤(做人處事要公平公道)、照妖鏡(克己、嚴于律己)、十字架(奉獻精神)”,來提高他們的修養(yǎng),促使他們?nèi)姘l(fā)展。
對于中等學生,我鼓勵他們在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向優(yōu)秀學生看齊,和他們交朋友,使更多的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對于后進生,我則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充分照顧他們的個性差異,把愛作為轉化后進生的必要條件。首先為他們“把脈”,調查清楚該生是思想品德不好、紀律不好、學習不好,還是這幾個方面都不好,然后對癥下藥,進行治療。
對于其他方面不錯,但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我首先促使他們正確地評價自己,不要過于追求完美,在思想上為他們解除包袱。其次是經(jīng)常對他們說三句話:“你真行”“你能行”“你是否需要我的幫助”。以此來恢復他們的自信。再次是告誡自己“不要忘了寂寞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給學生創(chuàng)造平等的機會,鼓勵他們抓住機會取得一次成功并加以體會。
對于各方面都有問題的學生,我堅信浪子能回頭,枝枝能發(fā)芽,犯了錯要批評,要處罰,但不是不可原諒。要以行感之,以情動之,找到最好的教育切入點,促使其自己認識問題,主動解決問題,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實踐證明,有了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學習原則,我的管理辦法、知識結構永遠都不會過時,我也時時刻刻受到學生由衷的愛戴;有了重視班級演講的講話原則,我的講話已經(jīng)成為我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每當我端正地站在講臺上,學生總是不由自主地挺胸抬頭,準備聆聽我的那些能夠給他們指明方向的演講;有了重視家校聯(lián)系的原則,我的歷屆學生,我都可以通過家校聯(lián)系卡、家長會、家訪、校信通等方式,與我的“同事”——學生家長們進行溝通交流,使他們成為真正的教育者,這也使得我所進行的每項教育教學改革,幾乎從來沒有遇到過來自學生家長的反對;有了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不論什么樣的學生,我都能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從而使他們充分體驗到成功,逐步實現(xiàn)自己一個個人生理想。
(責 編 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