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備課有很多環(huán)節(jié),為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針對文本特點和學生的情況,必須落實一個重點,突破一個難點,拓展一個平臺。
關(guān)鍵詞:備課;夯實;突破;拓展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010X(2009)07/08-0050-01
傳統(tǒng)的備課,教師將教學環(huán)節(jié)編排得滿滿的,唯恐遺漏,上課依據(jù)預設(shè)有條不紊,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的思維和情緒被定格在教師的套路之中。40分鐘,學生注意力稍不集中,就趕不上趟兒,一堂課下來,學生感到緊張、漫長、無味或朦朧。為落實新課程理念,要注重向每節(jié)課學生注意力黃金期要效率。備課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備課中要落實一個重點,突破一個難點,拓展一個平臺。這也符合小學生年齡、心理求知特征。
一、夯實一個重點
學生語文素質(zhì)是在大量的聽說讀寫語文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節(jié)課就是一次實踐,一節(jié)課就是一次師生難忘的互動,但最忌諱的是每節(jié)課大拼盤,應該立足落實一個重點,探究一個問題。哪怕是字詞認知,句子練習,做到學前有目標,練中有方向,學后有收獲。忌繁求精,忌虛求實,摒棄花拳繡腿。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重點是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首段“天/灰蒙蒙,又陰/又冷?!敝笇W生用低沉、悲傷、稍慢的語調(diào)朗讀。“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積滿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到頭,往西/望不到尾?!薄皵D滿”、“長”、“多”三個詞要重讀。使學生在朗讀中也和人們一樣沉浸在對周總理的崇敬和愛戴中。引導學生品言、品意、品情,豐富語言,陶冶情操。
二、突破一個難點
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是語文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突破難點,要依靠學生自主地品詞析句,展開想像,感情朗讀,合作交流,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實現(xiàn),靠激情趣,設(shè)懸念,引導學生自己去嘗試、探索,切忌把渾然一體的文本搞得支離破碎?!陡F人》寫出了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除題目外,全文無一“窮“字,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窮”是探究課文的難點。
⑴抓字詞: 吃(黑面包,菜只有魚,勉強填飽肚子);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勞動工具(破帆);勞動條件(丈夫冒險打魚,清早出去,深夜未歸。桑娜從早到晚干活。)。
⑵句子比較:“菜有魚”與“菜只有魚”;“能填飽肚子”與“勉強能填飽肚子”。
⑶人物比較:西蒙臨死的痛苦與孩子睡眠的甜美,母親的慈愛與孩子的無知。
⑷師生互動:課堂口語交際即興練。學生甲,班內(nèi)長的最高,不能用“高”,怎樣說?
通過師生互動,學生深深感到文章的蘊涵,及在語言表達時,遣詞造句是多么重要,同時又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覺,提高了注意力。
三、拓展一個平臺
課堂是動態(tài)生成的,但有效的生成離不開精心的預設(shè)。教師必須預設(sh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景,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jīng)驗、靈感來思考,打開思維的閘門,體現(xiàn)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給學生拓展一個探究的平臺?!恫荽杓?》中周瑜誘迫諸葛亮立下軍令狀,明明諸葛亮神機妙算,為什么會上周瑜的當?就這一問題,我進行了如下預設(shè)。
1.認真探究第二自然段中兩人的五次對話,探究兩人的內(nèi)心世界。
①周瑜: 明知故問故布疑陣
諸葛亮: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②周瑜:笑里藏刀正中下懷
諸葛亮:大智若愚不亢不卑
③周瑜:迫不及待唯恐有變
諸葛亮:將計就計欣然接受
④周瑜:投石問路試探
諸葛亮:斬釘截鐵胸有成竹
⑤周瑜:置人死地威脅
諸葛亮:態(tài)度堅決心知肚明
五次對話,周瑜煞費心機,諸葛亮成竹在胸,草船借箭的成功,證明了諸葛亮的膽識和謀略。
2.分角色表演課本短劇,表演出周瑜和諸葛亮的態(tài)度及內(nèi)心世界,能表演出一些動作更好。其他同學當評委,鼓勵同學參與,最后評出“優(yōu)秀演員”。
將語文教學融入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動態(tài)的課堂,為學生拓展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提高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感受自我學習、合作探究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