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教育明確指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客體,是服務者,是陪伴學生成長的好朋友。也就是說,學生與老師之間是平等的、沒有距離的。那么,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放下教師的架子,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研究每一個學生,真正與學生做到心與心的交流。
中國幾千年來的教育史,教師在學生面前就是唯我獨尊、至高無上的。老師的話在學生的心中永遠是正確的,有時老師明知錯怪了學生,也不敢向?qū)W生認錯,生怕降低了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在教學過程中出了錯,也不會對學生認輸,生怕?lián)p毀了個人的尊嚴。正是這種不敢承認錯誤的做法,降低了老師的威信度,使學生認為老師沒有能力,背地里看不起老師,更得不到學生的尊重。
放下教師的架子,對每一個教師都是一個挑戰(zhàn),它需要在心態(tài)上作出重大調(diào)整,需要拿出敢于認錯的勇氣。教師要敢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樣可以給學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讓學生敢于正視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誠實謙虛品質(zhì)和敢于承擔責任的品格;還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師生之間的隔膜,從而與學生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guān)系,取得學生的信任,提高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和藹可親的,愿意同老師交流,并在交流中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朋友關(guān)系,從而,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放下教師的架子,能使我們心胸寬廣,虛懷若谷。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崩蠋熤皇窃谀承┓矫姹葘W生強,特別是在現(xiàn)在知識技能高速發(fā)展的社會,教師有許多未知領(lǐng)域,在許多方面還有不如學生之處,需要不斷虛心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能正確認識自我,敢于向?qū)W生承認自己的不足,并及時同學生交流,表現(xiàn)出一種謙虛誠懇的態(tài)度,虛心向他人學習請教。從而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做到交流無界限,最大可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最終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要想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僅僅放下架子還不夠,更重要的還要有一顆 “絕對”愛學生的心。教育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沒有愛心的教育工作者,是不會成為學生的朋友的,更不會是一個成功的教育者。我們看到,老一輩的教育家,如陶行知、葉圣陶等都是用愛心取得成功教育的典范。只有具備了愛心的教育工作者,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之中,才會把全部的心血與愛付諸給學生。
可見,愛與放下架子是相輔相成的,只要你對學生是真心地愛,那么,你就一定能夠放下架子;反過來,只要能放下架子,就說明你能真心地愛每一個學生。這是一個教師搞好和學生關(guān)系的兩個最基本方面,也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
總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學生的記憶中留下印象,如果當教師的能夠放下架子主動地關(guān)愛學生,尊重學生,同學生一起成長,那么,就一定能成為學生們的真正朋友,從而受到學生的尊重。
(冀州市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