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為了出場面,在絕大多數(shù)駕車出行的時間里,是我一個人駕駛。而像雨燕這樣的小車優(yōu)勢頗多:易于操控、省油、泊車方便等。此外,雨燕也的確是個為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的好幫手。
雨燕在陪伴我的日子中,時常充當家庭好幫手的角色。一次拉家具和一次接朋友的經(jīng)歷,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雨燕的潛質,也體會到完美的設計會讓我們的生活也美好起來。
小車大肚漢
私家車作為家庭成員一分子自然要盡到成員的責任,參與家庭勞動必不可少。前些時候,去宜家購買家具,想省錢就要DIY,自己用車往回拉,小雨燕能否派上用場?我當時心里犯嘀咕,不知像柜子這樣長的物件能否放得下,很可能要敞著后背箱開吧,準備了一節(jié)拴后背箱的繩子。
開雨燕去宜家,買了兩個2.1米高的柜子(未組裝),擔心短粗的雨燕能否裝得下,經(jīng)過一番折騰。組合,把副駕及后排座椅都放倒,將柜門最長端搭在寬大的儀表板上,尾部竟能全部放進車內并蓋上后背箱,稱奇,而更奇的還在后面,家里新裝空調,一臺2米高,比柜子粗壯許多的2P柜式空調和一臺1.5P的分體式空調,為了測試雨燕的最大裝載量,我把4個室內外機的空包裝箱按原樣組裝好后,按先大后小的順序全都塞進了雨燕車內,而且還能關上后背箱蓋,如果實際裝載也是能夠裝進去的,就是有些費勁,這可能是雨燕空間的極限裝載量了。
由此看來,雨燕作為家庭車還是很實用的,現(xiàn)場感覺:如果前排座椅能夠向前放倒甚至放平,后排能夠設計成座椅墊向前翻靠,座椅靠背放倒后能夠與后背箱持平,置物空間就更平整更完美了。
夜光下的藍精靈
作為家庭成員,隨主人送友接客也成為雨燕的職責之一,6月中旬,我開著雨燕去北京西站接一位朋友,太陽西沉時分,我提前到達西站北面的停車場上,天光漸暗,西站的白色建筑在蔚藍色暮靄的映襯下格外醒目,而此時藍色雨燕的車身及玻璃表面反射著深邃而冷艷的藍色天光,很像廠片中特意營造出的光線效果,在橙黃色路燈的照射下,冷暖兩色相互輝映,雨燕頗似MINI的時尚造型在光影之中很值得品味,把玩,此時的雨燕散發(fā)出不同尋常的氣質。
天色已黑,我向友人發(fā)送完所處位置的短信后,便坐在了副駕席上,搬動快速手柄將椅背向后倒放,舒適地躺下,俗話說舒服不如倒著。雨燕車內的儀表燈光迷散出暖色調,六碟CD播放著門德爾松的夜曲《仲夏夜之夢》,十分的應景。頂配版六喇叭的音色聽小夜曲還算夠細膩,只是低音稍弱。幾首曲子過后我有點被催眠過去了,恍惚中忽然傳來我朋友熟悉的昨呼聲,“你在這任逍遙著呢,小車還挺精神”,我趕緊下車接過他二人的行李箱,放倒了座椅靠背,上下疊放著兩個箱子,但后排椅背放不平整,下面的箱子懸空老向后滑,看來雨燕的后排座椅與后背箱空間的設計遇到小小的不妥,如果能夠設計得平整些就更完美了。
從這個月我開雨燕所經(jīng)歷的這兩個情節(jié),讓我體會到汽車的生活化,人性化設計是如此重要,特別是這種家庭味十足的小車,一些小小的不妥會被遇到的不便給放大,其實雨燕設計得已經(jīng)很時尚化、個性化了,再要求細節(jié)的實用化,生活化是否太求全責備了?
本月試用檔案
測試時間:2009年5月29日~6月30日。行駛里程:1530公里。道路狀況:城市快速路,市區(qū)道路、高速路各占30%、50%、20%。平均油耗:8.6L/100km。正巧趕上“油老大”在一個月內兩次漲價,原來1 00元能加近20L油,現(xiàn)在只能加15L多,壟斷漲價等于明搶。5月底出過一次險,停放時,被一輛倒車的別克凱越親密接觸了一番,左后膀子,保險杠擦傷,理賠、維修600元整。
累計試駕信息
2009年6月30日,表征里程24563公里,實際試駕里程12063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8.2L/100km,其中燃油費5300元,維修記錄進修理廠做左后膀子保險杠噴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