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實例闡述了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如何滲透語音教學,以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認讀和書寫單詞。
關鍵詞: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語音教學
詞匯教學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沒有詞匯量就無從談起學習英語。詞匯教學顯示出了重要的地位。然而有些教師在進行單詞教學時,只是帶讀幾遍或讓學生跟錄音機讀幾遍,然后要求學生課后死記硬背。這樣做似乎是省了時間,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能力。而且,這種教學方法既不符合啟發(fā)性和興趣性的教學原則,也不符合新課程教學的詞匯教學理念。(理念要求:①創(chuàng)設情景(situation)和語境(comtext);②放入句中,使用之整體化;③編兒歌加動作,使之表演化;④變節(jié)奏,使之韻律化;⑤各樣操練,使之游戲化;⑥以音帶詞,激發(fā)感知語音化。)
有些學生雖然當堂能夠模仿單詞的讀音,但由于課后缺乏感知語音的環(huán)境,對單詞記憶的效果差;有些學生為了方便記憶單詞,在課本上給英語單詞標記漢字讀音,使英語變成了漢語式英語,時間長了,就沒有毅力堅持,極易形成兩極分化。因此,如何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中滲透語音教學,讓學生輕松和愉快地能讀、會寫單詞,成為擺在廣大小學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課題。語音是小學生不可缺少的知識,對小學生來說,語音是學英語的第一關,由于英漢語言的差異,學生面臨的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發(fā)音系統(tǒng),英語中的某些音素在漢語中是不存在的如:/?覸/,/?廾/,/ai/,/tr/,/j/等,還有一些相似卻不相同的音素,如:/t?蘩/,/?蘩/,/au/,/r/等,沒有好的語音基礎,學生對單詞讀不準,進而直接影響單詞的記憶和積累。而詞匯量又對閱讀和聽力理解有直接影響。如果學生在啟蒙階段打好語音基礎形成一定的認讀、拼寫能力,養(yǎng)成根據讀音規(guī)則拼讀、記憶單詞的習慣,無疑會減少單詞記憶的負擔,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為了更好地開展語音與詞匯的結合教學,在學生初學英語階段,發(fā)音方法和技巧的訓練是至關重要的,我通過形象的描述和直觀的演示讓學生掌握發(fā)音的方法。如:/e/的發(fā)音,我告訴學生:發(fā)音時作微笑狀,而發(fā)/?覸/時,嘴張大,口腔容納兩個手指。又如/θ/和/?奩/的發(fā)音與/s/和/z/的發(fā)音易混淆,為此,我指導學生咬住舌尖發(fā)/θ/和/?奩/,這種練習與單詞教學巧妙結合,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發(fā)音方法。
在字母階段,教師呈現(xiàn)單詞時,可以采用將單詞分解為字母組合的方式,指導學生注意其中的規(guī)則,學習自主拼寫,最后進入拼寫階段,學生會洞察更多的非音節(jié)序列的字母,他們會發(fā)現(xiàn)一些語音雖不規(guī)則卻能識別,積累了一定的事音讀音規(guī)則和模式后,學生就能自覺地進行類比、學習、記憶生詞:如man的讀音/m?覸n/,然后讓學生拼fan,同樣以tie帶出pie,這樣的語音學習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讀音規(guī)則,而且對學生有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當然語音知識的學習不是一蹴而蹴的,它是一個邊發(fā)展邊完善的過程,既不可操之過急,又不敢掉以輕心,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聽音敢猜,見字敢讀”的習慣。為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一些做法。
1.以舊帶新
對于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認讀單詞比較困難,以舊帶新、音形義結合是有效的學習方法。例如,教學單詞bear之前,先復習pear,然后將“p”改為“b”,這樣,學生就會產生音形之間的聯(lián)想;最后我在單詞旁畫上一只北極熊,表示所學單詞的含義,這樣詞的音、形、義就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學生也很快掌握了bear一詞。類似的例子有cat和cap,purse/nurse,tie/pie,hot/got,sun/fun,bike/like,bad/dad,walk/talk。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對詞形相同的單詞就能觸類旁通,并能脫口而出。當我在黑板上寫出一個新單詞時,學生也能大膽試讀。
2.積少聚多
如果要使小學生記憶單詞,教師必須先讓他們掌握拼讀單詞的基本規(guī)律。在教學新單詞時,教師應注意滲透語音知識的教學。音標教學是英語教學的根本,是學好英語的基礎。當然教師也不能把48個音標一下子都灌輸給學生,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是完全不切合實際的。教師應將語音教學有機地滲透在單詞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大量地識記單詞掌握一定的語音拼讀技巧,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形成,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好英語的興趣與自信心。如教bed時,教師可以先呈現(xiàn)一張床,再板書bed,并領讀單詞,后教/e/如let,egg,get,yes等,并讓學生讀,甚至還可以讓學生讀一些未學且有規(guī)律的相同單詞。再如教cow時,教師可以出示cat,colck,how,now,以滲透音素/k/和/au/。日積月累,學生就可以了解字母的基本發(fā)音規(guī)則,逐步養(yǎng)成拼讀單音節(jié)單詞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半學期的時間完成48個音素的語音教學任務。
3.以點帶面
英語的發(fā)音規(guī)律多而雜,教師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所有的讀音一一講解,但有必要逐步教給學生一些容易掌握、簡單的發(fā)音規(guī)律讓學生能實際運用,有所樂趣。例如:“無音+輔音+啞音”中,教師可以列舉一系列符合這一規(guī)律的單詞,如make,plane,bike,like,note,use等,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比較和探究上述單詞的拼寫與發(fā)音之間的關系,然后由教師簡單歸納,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英語發(fā)音規(guī)律。
4.先分再合
單詞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意思或讀音方面掌握單詞,這樣學生才會有興趣學習和記憶。如教football時,教師可以拆分為“foot”與“ball”,并解釋:“用腳踢的球就是足球?!苯蘤irefly時,教師可以拆分為“fire”和“fly”,“把火背在身上飛的昆蟲”應該是什么呢?學生很快就能記住這些單詞,這樣的單詞還有:basketball,watermelon,classroom。
5.步步為營
到了高年級,教師應要求學生掌握多音節(jié)的單詞,如教yesterday時先板書為yes,再寫ter,然后加上day,另外,教學單詞hamburger時,分解為ham然后寫了單詞bur和ger,讓學生回憶字母組合“ur”的發(fā)音,最后板書bur-hambur-hamburger??梢圆捎么私虒W方法的類似單詞還有saturday,conversation等,長此以往,學生便能自己讀出并寫出單詞,記單詞的積極性就提高了,而且記得也牢。
6.游戲取樂
設計各種課堂教學游戲,導入小學英語課堂,是一種必要而有效的教學形式。與教材密切相關的游戲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符合“樂學”原則的,這樣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能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都有進步。例如教nose,eye,ear,month時,我拿一個紙制“天使”,讓她缺少“鼻子、眼睛、耳朵、嘴巴”,然后進行教學,最后讓學生張貼nose,eye,ear,month,簡單易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7.有效模仿
低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靠模仿,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設情景和語境,讓學生仔細判斷英語語音發(fā)音。教師先讀準,然后教給學生,多模仿磁帶讀音,再板書音標,經常多練,通過各種操練,使之脫口而出。
總之,嚴實而高效的課堂教學,能循序漸進地把學生由“不知”引向“知”,由“能知”引向“能用”,力求達到教學的實效性。有經驗的教師課堂上沒有刻意展示自我的表演痕跡,而是堅守基礎外語教學的本真,孜孜追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這正是小學英語教學需要長期認真思考、研究和實踐的永恒主題。
“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應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引導他們運用觀察、發(fā)現(xiàn)、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這樣學生就不再是簡單地跟讀單詞,而是在教師逐步滲透語音教學的前提下自己試讀,學生便逐漸地由膽怯到自信,由錯誤到基本正確,由默寫單詞錯誤百出到默寫獲得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