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的人文性、工具性、情感性的落實,都離不開英語文字的教學。這就要求英語教學中語言文字的訓練應該是從多角度、多方向、多層面挖掘教材的內在魅力。教師只有抓好聽、說、讀、寫、演、唱等動感層面的設計,才會使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化,使學生在教學中積極參與,從而達到做中學、動中悟的目的。這樣的語言訓練實而見活,動而有序,真正體現(xiàn)以活動促發(fā)展,以活動促思維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從被動應付的困境中解放出來,以自主的活動去積極主動學習英語。
一、通過畫畫,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的空間
英漢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美術則可以成為溝通這兩種語言的中間媒體。美術所具有的繽紛的色彩、奇妙的線條都能給學生帶來濃厚的興趣和無盡的遐想。孩子年齡小,動手涂涂畫畫幾乎是他們每個人的興趣愛好。教師將美術巧妙地融于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簡潔明了,形象生動,深受老師和學生的喜愛。
我根據(jù)他們的這一特點,設計了回家畫一畫的作業(yè)。如在4B中教學一個化裝舞會,教完funny boy戴著他爸爸的手套的描述。課后我問大家:“Do you think he is a funny boy?”有些學生答Yes,有些調皮的學生答No。我就乘機對他們說:“那就這樣吧,老師請你們回家畫一個更funny的boy,明天到課堂上來給大家描述一下,怎樣?”學生們一致回答OK。第二天學生們拿來的funny boy真的讓我目睹了他們的天真與智慧,其中更蘊涵著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讓他們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一一介紹他們的杰作。
總之,教師在小學英語課中恰當、合理地結合美術進行教學,會使課堂增色許多,并讓繪畫在一定意義上為語言教學提供某種程度上的服務,從而讓學生在語言與繪畫的交叉使用中同步發(fā)展語言智能和視覺空間智能。
二、通過唱唱,發(fā)展學生感受的空間
音樂是人類的通用語言,是人類獲取快樂的源泉之一,活潑好動的小學生更是喜歡音樂。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可以經常在教室里播放學生熟悉的英語歌曲,讓學生在英語的世界里感受到視覺和聽覺的刺激。輕松、優(yōu)美的英語歌曲不僅能幫學生從漢語中解脫出來,進入到英語的天地中去,還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fā)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通過跳跳,發(fā)展學生表演的空間
孩子喜歡動,好動是他們的本性。好動顯得他們有生氣,有活力,所以大多數(shù)的時候,教師不要認為孩子好動是一種缺陷。我覺得教師更應該根據(jù)孩子本有的天性,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好這一天性。
如在教學open,close,put on,take off,turn on,turn off這些單詞和詞組時,我安排了“聽命令,做動作”的游戲,我發(fā)口令“Open your book.”“Take off your coats.”學生做動作。學生間相互發(fā)口令,做動作?!癟urn on the TV.”“Turn off the light.”等,通過輕松愉快的游戲,學生不僅能掌握單詞與詞組,而且能將之靈活運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嘗試把體育游戲帶進課堂,活躍課堂教學,讓學生沉浸于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中去接觸英語、使用英語。
又如在教學“What can you do?I can...”句型后,學生學會了dance,jump,walk,sing,draw等一系列關于動作的單詞。在課堂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就讓學生回家將各個動作熟練地準備好,再在下一堂課的前幾分鐘復習時間里上臺表演。這種作業(yè)對一部分后進生和性格內向膽小的學生效果非常明顯,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課堂上,他們看到別的小朋友積極性那么高,也有種想躍躍欲試的沖動。但因為內向,缺乏信心,所以他們不敢往前沖??傻搅思依铮麄兙陀辛烁嗟臅r間和空間,準備更充分了,也就更自信了。更讓我欣慰的是有幾個學生竟能學著炒菜的樣子說“I can cook.”,學著洗衣的樣子說“I can wash.”。這不由得讓我覺得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不僅消化了課內的東西,而且由于求知欲和好表現(xiàn)欲而探知到了課外的知識。
四、通過算算,發(fā)展學生思維的空間
在學minus 和plus時,課堂上我給學生出了很多數(shù)學題。學生感覺自己在用英語上數(shù)學課,從而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后來我突發(fā)奇想,讓學生回家自己編幾道運用題,給他們的提示是用“There is...”,“There are 和“How many...”句型。
以下是他們的運用題:
1.There are two pencils on the table.There are three pencils on the chair.How many pencils are there?
2.There are 25 girls in our class.There are 30 boys in our class.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our class?
3.There are 8 apples in the bag.Nancy eats one apple.How many apples are there now?
這是學生在鞏固知識時將新知和舊知有效融合在一起的體現(xiàn)。
五、想象 ,發(fā)展學生幻想的空間
兒童天真、幼稚,想象豐富,思維活躍、獨特。在課堂上我給學生看圖片、看實物,然后問:“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在熟練掌握這一組句型后,布置什么樣的作業(yè)來鞏固呢?我給了每個學生一張抽象藝術畫,讓他們回家觀察,看到什么就說什么。這完全給了孩子一個想象的空間。由于想象沒有盡頭,因此,他們的答案也五花八門。
又如在教授“I want...”句型時,我對學生說:“假設明天是你的birthday,老師允許你們每人有三個愿望,如果哪個愿望老師能為你實現(xiàn)的那老師就幫你實現(xiàn),好嗎?”同學們興奮極了。第二天上課時都積極舉手發(fā)言:
I want a bike.
I want a basketball.
I want a model ship.I like models.
I want a big house.
I want a sticker.
sticker是我平時作為獎勵獎給小朋友的一些小卡通圖片,自然能幫他們實現(xiàn)。而他們也因為在自己的語言交流過程當中獲得了收獲而感到自豪。
總之,英語教師在學生眼里應該是一個多面手,一會兒是音樂老師,一會兒是美術老師,一會兒是體育老師……帶領著孩子們在唱唱、跳跳、玩玩、說說、演演的活動氛圍中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勇于探索,大膽嘗試,把新穎多樣的方法和手段帶進課堂,活化英語教學,讓學生在英語課堂這個舞臺上盡情地展現(xiàn)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