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是符合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和普通高等??平逃康牡囊环N考試。本文主要對這一考試作簡要介紹,并根據(jù)這一考試特點提出一些應對策略。
關鍵詞: 高職高專應用能力考試介紹應對策略
我國高職高專的教育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高級應用型人才,其英語教學應貫徹“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方針,既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又應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涉外業(yè)務工作的能力。為了檢測高職高專學生是否達到所規(guī)定的教學要求,有效地考核他們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大綱應運而生,并經(jīng)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準,近幾年在各類高職院校實施。筆者通過對應用能力考試的介紹,提出應對對策。
一、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簡介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是一種全國性考試,考慮到我國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入學水平的現(xiàn)狀,該考試分A級和B級考試,與《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基本要求》)相對應。該考試方式為口試和筆試兩種:
1.關于口試??谠嚋y試考生以英語為工具進行日常和業(yè)務口頭交際的能力。(1)考試形式:采用計算機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忌鶕?jù)軟件系統(tǒng)屏幕和語音提示和問題直接以口頭方式回答,通過麥克風錄制到系統(tǒng)中。(2)考試時間:整個考試約為17分鐘,實際考試時間為13到15分鐘;考生回答問題的實際時間約7分鐘。(3)考試主體:a.朗讀短文,共1題,短文長度在120詞左右??忌?分鐘的準備時間。在聽到系統(tǒng)提示后,考生開始朗讀短文,時間為1分鐘。b.第二部分是提問—回答。主要測試考生交際話題提出問題或給予回應的能力。考生讀到一段實用性的外交際活動文字,如廣告、啟事、通知等。本部分包含兩個子部分:提問部分和回答部分。每一次提問或回答時間為10秒鐘。答題時間總計為1分鐘。c.第三部分是漢譯英,共5題。主要測試考生在日常涉外業(yè)務中的口頭翻譯能力。考生在聽到系統(tǒng)提示之后應立即開始或停止口頭翻譯。實際翻譯時間總計為1分40秒。d.第四部分是看圖講話,共1題。在指示說明結束后,考生將在電視屏幕上看到一幅或幾幅圖片、照片或一個圖表,內(nèi)容涉及廣告、信息發(fā)布、業(yè)務交流等涉外業(yè)務交際??忌?分鐘時間準備。在聽到提示后,考生需對圖片、圖表的內(nèi)容進行連貫陳述。答題時間為2分鐘。
2.關于筆試。筆試測試語言知識和讀、聽、譯、寫四種技能。采用主客觀題混合題型,包括五個部分,具體情況見下表: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測試考生理解所聽問題并作出恰當回答的能力、理解簡短對話的能力和聽寫詞語的能力。聽力材料以日常交際和簡單的業(yè)務交際內(nèi)容為主。交際內(nèi)容涉及《基本要求》中的“交際范圍表”所列的B級的范圍。
第二部分:詞匯用法和語法結構,測試考生運用詞語和語法知識的能力。測試范圍限于《基本要求》中的“語法結構表”所規(guī)定的全部內(nèi)容。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測試考生從書面文字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本部分測試的文字材料以一般性閱讀材料為主,也包括簡單的應用性文字,不包括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性材料,其內(nèi)容能為各專業(yè)學生所理解。閱讀材料涉及的應用性內(nèi)容限于《基本要求》中“交際范圍表”B級所規(guī)定的讀譯范圍,如:便條、通知、簡短信函、簡明廣告、簡明說明書、簡明規(guī)范等。
第四部分:翻譯——英譯漢,測試考生將英語正確譯成漢語的能力。所譯材料為句子和段落,包括一般性內(nèi)容和實用性內(nèi)容。
第五部分:寫作,漢譯英測試考生套寫應用性短文、填寫英文表格或翻譯簡短的實用性文字的能力。
二、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應對策略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具有全面性、多樣性、針對性等特點。由此,教師應該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著手,以使學生適應考試,努力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1.加強聽力訓練,堅持練習和技巧相結合。
在歷次的PRETCO考試中,學生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就在聽力。其主要原因一是訓練少,平時聽得少;二是英語基礎薄弱,一旦在聽的過程中,遇到生詞或接觸不多的詞匯時,就會思維遲鈍,從而影響整個聽力過程。因此,強化聽力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是教學中急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多聽、常聽,利用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在強化過程中,可以按照PRETCO的聽力測試的題型,分三大部分,有針對性地進行各個突破。第一是簡單對話聽力強化;第二是簡短會話聽力強化;第三是短文聽力強化。強化內(nèi)容既有涉及日常生活或普通交際的,也有涉及各種題材的。在強化訓練時,教師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聽力技巧,對學生的聽力強化訓練應該自始至終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但聽力水平的提高和說、讀、寫水平的提高應齊頭并進。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持之以恒的強化訓練,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一定能使學生越過聽力這個障礙,促進其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
2.加強口語訓練,堅持克服心理障礙與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相結合。
訓練口語,首要條件是必須努力克服心理障礙,解決害怕說錯的心理負擔。句型訓練是開口說話的基礎。學生要把各類主要的句型練得滾瓜爛熟,能夠脫口而出,再進一步掌握在各種情境中使用的詞匯和習慣用語,就能夠用口頭表達自己意思了。學生要主動尋找口語教師和對話伙伴;積極參加社會上的各種英語交流活動,參與英語愛好者組成的自學者團體或運用多媒體語音教材訓練。它可以虛擬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進行英語會話,解決了語言環(huán)境、會話對象和英語教師等問題,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口語練習條件。學生應經(jīng)常收集并熟練掌握英美人會話時常用的習語和特有的表達方式,必要時可以抄在一個專用的小筆記本上,經(jīng)常反復練習,久而久之,英語的口語表達就會更生動、更豐富。
3.加強閱讀理解訓練,堅持精讀和泛讀相結合。
根據(jù)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特點,為提高閱讀效率與效果,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學生應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作者寫作意圖,避免斷章取義。二是教師應堅持課上精讀精講和課下泛讀相結合,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各類英文報刊、雜志,例如《2l世紀》、《英語學習》、《英語世界》等,更多地了解英美國家語言文化習慣,進而提高英語語言的理解感悟能力。三是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猜測生詞的能力。通過同位猜詞法、同義詞反義詞猜詞法、構詞猜詞法等,提高學生對生詞的理解判斷能力。四是熟悉應用文體閱讀,強調(diào)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作答。前兩篇閱讀材料屬于一般性閱讀材料,屬于精讀文章,學生要在掌握全篇主題思想和作者寫作意圖后方可作答;后三篇是應用性文體材料,學生應該采用略讀、泛讀、跳讀等方法進行作答。
4.加強翻譯訓練,堅持語言文字理解和提高表達能力相結合。
翻譯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對句子、短文的理解,以及文字表達的能力。部分學生得分低并不是因為不理解意思,而是斷章取義或者不會用正確的語言文字表達,詞不達意。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看、多讀、多寫,在熟悉英美國家語言文化習俗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做各種翻譯訓練,學會用英語的習慣表達漢語意思。另外,翻譯方法也是極其重要的,日常訓練中,教師應該強化長難句、定語從句、被動句等特殊句型的翻譯,這樣學生掌握其規(guī)律就可以事半功倍。同時寫作考查的是應用文體的寫作,實用性很強。教師在做日常應用文訓練時,應注意不同文體格式和內(nèi)容的要求,鼓勵學生多背誦例文、范文,熟練掌握大綱要求和各類文體寫作的特點,以提高其寫作水平。
總之,不論參加何種考試,考生都必須注重語言使用能力的積累和培養(yǎng)。不應把學習英語的過程僅看成是記單詞、背語法的過程,而應從語言應用的角度,遵循交際原則,努力把語言知識的學習、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融于語言交際活動中。在語言交際活動中,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內(nèi)化,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使用能力。這是通過考試的需要,更是學習英語的目的。此外,學生還需了解各種考試的特點和側重點,熟悉各種考試的題型,在平時的學習中自覺地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并注意在大量的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這樣才能在各種英語考級中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宋燾.英語口語及訓練方法.為你導航,2004.
[2]朱盤寶.幾種英語考試的介紹和建議.機械職業(yè)教育,2002,(8).
[3]李丹.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與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