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河北省文綜(思想品德和歷史)考試一直采用開卷形式,這樣的改革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確實有重大意義。開卷考試是以開放式的主觀試題為主,不再僅考查學生死記硬背的能力,而是著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社會生活的能力。開放性試題一般會更多地關注現(xiàn)實生活,注重教材知識與時事熱點的結合點,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知識分析社會生活的能力,考查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開卷試題的答案不要求千篇一律,它允許和鼓勵答案多元化,只要考生能夠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得言之有理即可。這就給學生留下了較大的思維空間和自我發(fā)揮余地,當然,這余地必須以掌握相關知識和能力為前提。誠然,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教師盡快適應變化達到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提高的目的,在此,我就這方面談談個人的認識,以饗讀者,以求斧正。
一、駕馭課本知識的能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熟悉教材,夯實基礎。無論是什么形式的考試,都是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即使是靈活運用類型,也需要以對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為前提。在對基礎知識的把握上,學生要以不變應萬變,開卷考試時間緊,題量多,選擇題等類題型便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如一一翻書作答,肯定時間不夠,學生只能在大腦中檢索,靠平時掌握。開放性試題靈活,但學生還是要以對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為前提,運用已學知識分析、理解、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更應該熟識課本內容及課本與生活實際的連接點,能夠清楚明白地把這些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在答題時能應付自如,游刃有余。
二、 廣博的學識,開闊的視野
一個真正具有魅力的教師必定具有廣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21世紀被稱為知識信息的世紀,教師的魅力應該是具有深刻知識內涵、文化氣質和廣闊視野的魅力。在教育界,學富五車的鴻儒,才高八斗的泰斗,德高望重的宿儒,銳意進取的新銳,他們的廣博知識和廣闊視角為他們魅力的展現(xiàn)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個沒有廣博知識、沒有寬廣視野的教師是不可能有深刻影響力的,僅僅依靠枯燥說教的教育也必定是蒼白的。政治教師更應不斷地加強學習,使知識縱向深化,追蹤學科最新動態(tài),實現(xiàn)知識結構的優(yōu)化和調整,從而豐富、充實自身知識儲備;更新專業(yè)知識,跟上時代的節(jié)拍,捕捉時代信息;適應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對政治教師素質的要求。教師還應加強橫向學習,學習借鑒別人好的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教師只有成竹在胸,講起課來才有廣度、深度,引人入勝。例如:在講到九年級課本“世界舞臺上的中國”這一知識點時,就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這一史實,作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師,就要把政治歷史合二為一,把有關的內容都有條理地展示給學生,從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席位,到加入WTO,到青藏鐵路,到“嫦娥一號”,到成功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到“神七”,到世界金融峰會,到上海世博會……把這些重大史實展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不由自主地就會得到結論:中國強大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的確提高了。
三、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教師更應該提高對自己的要求,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專業(yè)知識、業(yè)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提高;要擅于吐故納新、棄舊揚新,認真研究新理論、新方法,使自己不至于落后于時代的步伐,且能昂首于隊伍的前列。政治教師還應多聽廣播、多看電視新聞,關心國家大事,把握時代脈搏;多看書籍、雜志,摘錄重要內容,養(yǎng)成每天讀書看報積累資料的良好習慣。教師在講課時將相關的資料引入課堂,既能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又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九年級課本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2008年發(fā)生的四川地震時,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親赴災區(qū),指揮作戰(zhàn),和災區(qū)人民共度難關的事例,讓學生感受到課本理論離我們很近,政治教學不是在為領導唱贊歌,而是在實事求是地反映社會現(xiàn)實,感受到黨就在我們身邊,在全心全意為人民大眾服務,是人民的公仆。
四、深入淺出的解題方法指導
知識的鞏固、能力的提高,只有通過一定的規(guī)范性訓練才能實現(xiàn),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尤其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對活生生的經濟、政治現(xiàn)象進行討論、分析和思考,從而激活知識,多視角、多層次、多方面地思考和準確地回答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考試過程中,許多學生平時規(guī)范訓練不夠,有的審題不清,有的不會根據題意要求作答。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訓練學生審題的準確性,回答問題的準確性、簡要性,書寫的清晰性、規(guī)范性,卷面的整潔性等,同時促使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科學答題技巧,盡量避免因非智力因素所帶來的影響。比如:選擇題是中考最基本的題型。近幾年中考試卷對選擇題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考查識記能力,比較、判斷能力和淺顯的理解、分析能力,而且考查歸納、演藝、推理、探究、創(chuàng)新等較高層次的能力。由于該題型所占分數(shù)較多,是影響考試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學生選擇題的解題能力和得分率十分重要。學生解答選擇題時應注意運用排除法、對照法,先用排除法,排除掉最不符合題意的或明顯錯誤的題肢。如果剩余的題肢無法用排除法,就運用比較法,就是將題肢與題干進行比較對照。題肢中涉及全面與片面,則選全面;涉及本質與現(xiàn)象,則選本質;涉及直接與間接,則選直接說明題干的題肢。
五、獨特的課堂組織管理能力
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教學觀念,以創(chuàng)新精神對待教學工作,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學生,努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主動適應學生的需要和個性差異,在研究課程標準、教材、教學資源的同時,注重研究學生的基礎、需要和發(fā)展可能,把教室變成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做人的地方,把課堂變成師生共同研討、共同創(chuàng)新的場所。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技能培養(yǎng)的課堂教學氛圍,使課堂成為人人想創(chuàng)新、人人求創(chuàng)新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教學場所,使課堂成為學生走向生活的出發(fā)點和加油站,這樣課堂教學效果就會不斷得到提高。另外,現(xiàn)代教學技術,特別是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介入,對課堂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獨特的課堂更體現(xiàn)為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師應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一種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技能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形成初步的信息能力,啟發(fā)學生學會質疑釋疑,使學生思維處于積極狀態(tài),同時通過開發(fā)各種應用功能,滿足知識更新與知識創(chuàng)新的目標。
總之,實施開卷考試,既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對教師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更新觀念、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而且要不斷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更新自己的知識,使自己能夠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這樣才能把課講得生動活潑并富有創(chuàng)造性,從而適應開卷考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