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棄醫(yī)從文到樊遲學稼

    2009-04-29 19:41:00梁建洪
    華夏文化 2009年4期
    關鍵詞:樊遲隱士弟子

    梁建洪

    “文革”時期有一幅標語:繼承魯迅革命精神,狠批封建孔老二!在這幅標語中,魯迅是學習的榜樣,孔子是批判的對象,二者被對立起來了。抑孔揚魯有許多原因,如孔子是封建禮教的奠基人以及魯迅是打破禮教的急先鋒等,其中還常常與兩件事相聯(lián)系:一棄醫(yī)從文,是魯迅從一個普通留日學生到一位文化斗士的轉折點;一樊遲學稼,是孔子不事稼穡、鄙視生產勞動的標志。前者突出了魯迅的革命性,后者折射了孔子的“反動性”,這是在那個把勞動等同于體力勞動的年代很容易得出的結論。

    我們能夠從棄醫(yī)從文中理解魯迅。假如魯迅沒有棄醫(yī)從文,世間就會多一個醫(yī)術精湛的醫(yī)生,從老師藤野先生對其放棄醫(yī)學不解與惋惜的神情中,可以解讀出一個優(yōu)秀學生光明的專業(yè)前途。而魯迅比老師清楚中國的處境,當時的中國需要療救身體的醫(yī)生,更需要療救精神的文士,魯迅雖放棄了一種社會的需要,卻投身于一種國家民族更大的、更迫切的需要。他的選擇,體現(xiàn)了國難當頭仁人志士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如果從棄醫(yī)從文的角度理解樊遲學稼,則能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孔子形象。正如理解棄醫(yī)從文離不開魯迅思想轉變的社會背景一樣,理解樊遲學稼也離不開孔子生活的時代背景、孔子的社會理想以及孔子教育的社會功能。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恩格斯說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然后才是一個思想家。這樣的評價同樣適合孔子,孔子也首先是一個社會變革者,然后才是一個思想家。春秋末期禮崩樂壞,諸侯割據(jù),時有混戰(zhàn),百姓痛苦不堪??鬃右蕴煜律n生為念,把改變這個混亂的世道當作自己終生奮斗的目標。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有層次的,最高理想是實現(xiàn)社會“大同”,最低理想是實現(xiàn)天下太平。孔子渴求天下太平,嘆息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碧煜绿降纳鐣硐耄从吃诳鬃优c弟子的談話中??鬃幼寧孜坏茏痈餮云渲荆瑢ψ勇返膹埧裨O想一笑了之,對冉有和公西華的仕途愛好保持沉默,而只有對曾皙的理想喟然長嘆,深表贊同。曾點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志向,而是描繪出一幅圖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睅讉€成年人聚在一起,不是被迫去當兵打仗,不是去服差役,不是去干盜匪的營生,不是組織起來維持社會治安,而是帶上幾個小孩,去沂河游泳,在岸邊唱歌跳舞,這種畫面在兵荒馬亂、生靈涂炭的東周社會是很難見到的。曾點的這幅和平麗景圖,深深觸動了孔子,引起了孔子的強烈共鳴。

    孔子龐大的思想體系,都統(tǒng)攝于其理想之下。英國思想家羅素曾說過,他不能正確評價孔子,因為在他看來,孔子的大多數(shù)言論無非是教人在一定的場合下舉止得當而已。羅素沒有看到,在記述孔子言論看似零散的句子和段落中,有一條主線貫穿其中,那就是孔子的社會理想。天下無序的狀態(tài),歸因于“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君臣角色與關系的錯亂,重建道德體系與社會秩序,是實現(xiàn)天下太平的條件。表面上看起來缺乏系統(tǒng)性的孔子言論,其內容主要集中在教導君王如何為政以德、臣子如何侍君以忠、君子如何匡扶正道、個人如何道德自修等幾個方面,這些都是社會道德與秩序建構的基本內容??鬃拥乃枷胧瞧淅硐氲恼归_。

    孔子是一個思想家,也是一個為理想而奮斗的實踐家,他周游列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始終未能如愿,這并沒有動搖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信念。孔子深知實現(xiàn)天下太平的理想,是一個有階段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推動社會由亂到治的轉變,要力行于現(xiàn)在,也要冀希望于未來??鬃拥慕逃顒?,是其社會活動的延伸,培養(yǎng)學生繼承平天下的事業(yè),是保證其社會理想延續(xù)直至實現(xiàn)的邏輯選擇。

    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笨鬃优囵B(yǎng)大批弟子,在學術上形成了一個宣傳儒家學說、推行儒家主張的綿延不斷的團體。這正是孔子的希望之所在,《荀子·法行》記載,孔子談“三思”時提到“老思死,則教”,就是考慮到死后的事,就要教育后人。事實證明孔子的愿望實現(xiàn)了,據(jù)《漢書·儒林傳》記載,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大都游學于諸侯各國,“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為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后來儒學成為中國千年的正統(tǒng)思想,與一代代儒家弟子薪火相傳不無關系。

    與同時代的古希臘思想家、教育家蘇格拉底的思辯性教育不同,孔子的教育具有明顯的承傳性,這一點反映在弟子對待老師學說的態(tài)度上。作為弟子的柏拉圖對蘇格拉底的學說持否定態(tài)度,亞里士多德又是其老師柏拉圖的否定者。相反,孔子是名副其實的萬世師表,弟子都是其學說的繼承者,這是孔子學說能夠始終得到傳承和弘揚的必要條件。弟子對孔子言行的恭敬和繼承態(tài)度,可以用顏回的一句“仰之彌高,鉆之彌堅”來概括。在孔子那里,一個思想上高度統(tǒng)一的弟子隊伍,于眼下是推行儒家學說的有生力量,于將來是推行儒家學說的全部希望。

    批評孔子不事稼穡,不是現(xiàn)代文人的專利,早在孔子時代就有一位隱士荷葆丈人,當著子路的面含沙射影地批評孔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然后就開始耕作;還有一位隱士桀溺也當著子路的面,批評孔子師徒不自量力的社會活動,也是然后就開始耕作??鬃优c隱士遭遇,常常與耕作相聯(lián)系,實際上是百家爭鳴時期兩種社會傾向的尖銳斗爭。隱士們的傾向是消極避世,正如隱士桀溺勸子路所言:“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在隱士們那里,耕作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生產勞動,而是一種避開紛亂的社會,隱居山林,追求悠然自得生活的象征,是一種蔑視社會旨趣而關注自然旨趣的展示。與隱士們不同,孔子倡導積極人世,胸懷太平盛世的理想,肩負拯救蒼生的使命,游走于各諸侯國之間,百折不回。魯哀公向孔子問儒,從孔子的回答中擇其一二,就可以看到儒家的形象,用現(xiàn)代漢語可以表述如下:“儒者,愛惜生命以等待人生的機遇,保養(yǎng)身體以準備有所作為。儒者,用忠信作為盔甲,用禮儀作:為盾牌,尊奉仁德而行,抱持道義而處;即使遇上暴政,也不改變他的操守?!?/p>

    至此,從棄醫(yī)從文的角度來看樊遲學稼,就很難得出孔子不事稼穡的結論了。在春秋亂世,孔子沒有像隱士一樣陶醉于人與自然的旨趣,而是肩負起倡行大道于天下的責任。魯迅棄醫(yī)從文,是放棄一種小的社會需要而投身于更大的社會需要??鬃恿R樊遲學稼,是固守自己理想、忠于自己信念、堅持自己使命的宣言,同樣是一種放棄小的社會需要而投身于更大的社會需要??鬃邮侵匾曓r業(yè)生產的,而樊遲要學稼就具有與普通農人完全不同的性質,因為樊遲是孔子的學生,是儒學團隊的成員,孔子曾對他和其他弟子一樣寄予厚望。樊遲學稼,其興趣由社會轉向自然,說明他對孔子的社會傾向產生懷疑,轉而對隱士的傾向產生興趣,更重要的是,樊遲學稼給孔子帶來的不是一般的震動,這種來自儒學隊伍內部的異樣聲音,可能會像瘟疫一樣腐蝕儒家經邦濟世的信念,給儒學的現(xiàn)在與將來帶來嚴重威脅,孔子意識到了這種威脅。怒斥樊遲,是對來自內外挑戰(zhàn)的回應。

    盡管孔子是封建禮教的建構者,而魯迅是其拆除者,但從棄醫(yī)從文到樊遲學稼,可以看到二者的共同之處,就是中國儒家知識分子自古以來關注國家民族的社會責任感,以天下蒼生為念的公共使命感,這種責任感與使命感,統(tǒng)一于大仁大愛。行醫(yī)治病是愛,但與療救民族的精神相比就是一種小愛;耕種是愛,但與療救滿目創(chuàng)痍的社會相比就是一種小愛。魯迅棄醫(yī)從文,是棄小愛而就大愛;孔子斥樊遲學稼,是止小愛而守大愛,這種大仁大愛,就是修齊治平的大學之道。

    猜你喜歡
    樊遲隱士弟子
    解讀《論語》
    隱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進步 盡管百般艱辛
    藝術品鑒(2020年9期)2020-10-28 09:00:00
    尋訪竹林隱士
    做人要自強
    弟子規(guī)
    DOWN TO EARTH
    《論語》中的語境還原與文意理解
    北方文學(2017年12期)2017-07-31 17:53:13
    《論語》中的語境還原與文意理解
    隱士的文藝范兒
    學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25
    弟子規(guī)
    延吉市| 漳平市| 沂南县| 广西| 栾城县| 滨海县| 赣州市| 仪陇县| 永平县| 鸡西市| 栾川县| 靖州| 桑植县| 特克斯县| 尼木县| 萨迦县| 新和县| 天峻县| 曲靖市| 边坝县| 天台县| 乐清市| 明水县| 巴彦淖尔市| 丰城市| 武宁县| 富锦市| 古交市| 彰化县| 瑞丽市| 昔阳县| 师宗县| 大悟县| 靖西县| 即墨市| 南昌县| 玉山县| 保山市| 永嘉县| 大余县|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