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愛國
摘 要:網絡是把“雙刃劍”,深刻影響著當今大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特別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在新世紀新形勢下,利用網絡的快捷性與及時性、開放性與資源共享性及自主性等內在特點,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用先進文化占領網絡德育陣地,健全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機制,創(chuàng)新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建設新的網絡精神家園。
關鍵詞:網絡 思想政治工作
人類進入21世紀,網絡已打破了傳統(tǒng)的地緣政治、經濟、文化的局限,形成了一個以數碼信息為特征的跨國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開放性虛擬空間。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最近兩三年,博客對網絡的發(fā)展推波助瀾,各種信息共享網絡更是方興未艾。然而,長期“人——機”式交流也影響和改變了大學生的人際交流方式,讓一些大、中學生變得人際關系冷漠,人際情感萎縮,人際距離疏遠,回到現實生活中感到不適用,不懂得正常地與人溝通;有的則出現“真實自我”、“現實自我”和“網絡自我”的交織與沖突的矛盾狀態(tài)。不可否認,網絡在改變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交友方式、休閑和娛樂方式的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傳統(tǒng)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在我國公民道德素質狀況不盡如人意的現實背景下,研究如何利用網絡陣地,提高大、中專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實效性這一課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正確認識網絡這把“雙刃劍”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信息載體,其所傳播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想,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其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一方面,大學生在網絡上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通過網絡接受到創(chuàng)新意識、民主意識、競爭意識、全球意識等現代意識。另一方面,由于對網絡虛擬生存方式還不完全了解和適應,一些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容易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迷失自己。
二、準確把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特點
要建設新的網絡精神家園,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研究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特點。那么,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到底具有哪些內在的特點呢?
(一)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快捷性與及時性
快捷性是網絡的一個重要特點,當今世界最流行的時尚、最獨特的新聞、成果,無不最早出現在網絡上。利用網絡進行德育工作無疑具有快捷性與及時性的特點。如胡錦濤同志提出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學生們就可以通過網絡快捷地得到教育和提高。又如某些高校創(chuàng)辦的校園網中,電子公告板(BBS,如:清華大學的“水木清華”;中山大學的“逸仙時空”;上海交通大學“飲水思源”)成為最為活躍,最有特色的領域,快捷而及時地反映著大學生的思想熱點。在BBS上,利用討論、宣傳等手段對大學生進行及時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導可以說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時雨”。
(二)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放性與資源共享性
網絡本身的開放性同樣決定了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放性與網絡德育資源共享性。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開放性是指與傳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教師傳遞,經過精心選擇的德育信息不同,在網絡上學生可以獨立的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社會思潮和理論,而這些理論和社會思維可能是正確的、積極的,也可能是錯誤的、消極的。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轉變觀念,以開放的態(tài)度應對各種網絡信息。針對網絡信息的多元性,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不僅要包括傳授正確的理論、知識、觀點,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鑒別、自我選擇正確信息的能力。
(三)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客體的自主性在網絡上如何選擇消息,選擇什么樣的信息完全由受教育者自己決定,這便是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客體的自主性。在網絡世界中,教師的權威,主統(tǒng)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遭到了挑戰(zhàn),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整體德育觀念成為實施網絡德育的必然要求。
三、建設新的網絡精神家園,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國一向受到重視被視為保證我國經濟工作和一切其他工作順利進行的“生命線”,并在過去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為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做出了積極貢獻。本人認為新世紀新形勢下加強網絡精神家園促進大學生政治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堅持用先進文化占領網絡德育陣地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要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和時效性,必須加強網絡精神家園建設。這就要完善網絡德育管理機制,建立黨委統(tǒng)一領導下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大力支持的領導管理機制,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大學生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大合力。堅持用先進文化占領網絡德育陣地,通過有效的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和教育人們特別是大學生正確區(qū)分先進與落后文化,健康與腐朽文化,認清落后與腐朽文化的消極影響,積極主動地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蝕,從而自覺堅持和發(fā)展先進文化,維護健康文化的發(fā)展。
(二)健全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機制
首先要加強計算網絡硬件建設,使學生網民可以有舒適的校園上網環(huán)境,從而把大學生從校園外的一些營利性網吧、網絡會所甚至是非法性黑網吧中吸引回來,使學生盡量少受不良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其次是要加強網絡軟件建設,既包括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業(yè)務精干,功能互補,政治性強,作風優(yōu)良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以適應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再次是要保證必要的經費投入,改善大學生網絡德育工作的物質條件,避免“紙上談兵”和“巧媳婦要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
(三)創(chuàng)新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1、把榜樣示范與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我們要在網絡平臺上樹立更多的德育榜樣。如通過“中國男孩洪戰(zhàn)輝” 優(yōu)秀事例教育學生。新時期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對教師和網絡背景下其他一切德育主體如政府、企業(yè)、家長和眾多社會公民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有了更好的社會德育環(huán)境,也就是說只有樹立了更多更好的榜樣,學生才會在榜樣的示范和教育中更好的得到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素質的提高。正如有學者指出:“如果一個社會在道德教學中偏重
2、創(chuàng)新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與形式,把主動教育與被動教育結合起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和發(fā)展的客觀要求。要引導學生增強政治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克服被動性,遵循人才成長的客觀規(guī)律。讓學生通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的自我修養(yǎng),達到“個性化與社會化,能動性與受動性,內化與外化,持續(xù)性與反復性”四個統(tǒng)一。
3、加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目前,我國國內逐步形成了較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聲音,如企事業(yè)單位開設的理論學習、黨校、團校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站。但是這些網站要么技術落后、要么是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等,以上原因導致這些網站訪問者數量不多,收不到應有的效果。要提高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實現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
4、加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統(tǒng)一。我國有豐富的德育資源。如“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德者,才之帥也,才者,德之資也?!钡鹊?。在西方,也有許多優(yōu)秀德育思想。如英國的卡爾萊說:“羞恥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優(yōu)秀德育傳統(tǒng)、吸取外國有益德育思想,對于我們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踐行與時代發(fā)展要求的社會主義新榮辱觀具有借鑒意義。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發(fā)揮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合力。既要重視網上教育,又要重視網下教育;既要重視課內教育,又要重視課外教育;既要重視對學生的整體教育,又要重視個別引導;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重視解決實際問題,把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與學習他國有益經驗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不斷創(chuàng)新結合起來,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統(tǒng)一,形成環(huán)環(huán)相接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開創(chuàng)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從而為建設富強民主文化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和精神動力。◆
作者單位:郴州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