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軍
辨析病句,是近年來高考試題中最常見的考點之一,也是高考試題中對考生較高層級的能力檢測。通過復習備考,絕大多數(shù)考生對病句的類型都已了然于胸,但仍有不少考生拿到試題時,仍感到難辨對錯,難以選擇。
那么,應考時怎樣做才能有效地識別病句呢?在此筆者提出四點建議,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一、對高考病句類型要了如指掌
考試說明要求考生掌握的病句有六類: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jié)構(gòu)混亂、語意不明、不合邏輯。牢牢記住這六種常見病句類型,在應考時“對號入座”,十之八九不會出問題。至于詳細的分類,一般的教輔資料都有,這里不作敘述。
二、學會對典型考題歸類,有效檢測解題水平
考生對各地歷年的尤其是上一年的高考病句題應該進行認真地分析和歸類,用規(guī)范的高考考題檢驗自己復習后所能達到的程度。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共有18份語文試卷,除福建、上海兩省市未考病句外,其他16份試卷均考查了“病句辨析”這個考點,命題形式和往年一樣,均采用客觀選擇題形式,除湖南卷要求選出有語病的一句外,其他試卷都要求選出沒有語病的一句,或選出沒有語病且句意明確的一句?,F(xiàn)將各省市部分病句題病句項歸類解析如下:
(一)語序不當
1.(天津卷)我們一定能在奧運之際展現(xiàn)出古老文明大國的風范,那時我們的城市不僅會變得更加美麗,每一個人也會更講文明。
解析:語序不當,“我們的城市”和“不僅”互換位置。此題考查關(guān)聯(lián)詞與主語的位置關(guān)系:當兩個分句的主語不一致時,關(guān)聯(lián)詞應放在主語的前面。
2.(重慶卷)1984年12月26日,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抵達南極洲。12月31日,南極洲上第一次飄起了五星紅旗。
解析:語序不當,“首次”和“南極考察隊”應互換位置。
3.(安徽卷)誠信教育已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因為不僅誠信關(guān)系到國家的整體形象,而且體現(xiàn)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zhì)。
解析:語序不當,“誠信”和“不僅”應互換位置,“關(guān)系到國家的整體形象”與“體現(xiàn)了公民基本道德素質(zhì)”互換。
4.(寧夏海南卷)馨園社區(qū)居委會在展示的普法板報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剖析了生動典型的案例現(xiàn)實,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領略到法律精神的獨特魅力。
解析:語序不當,“案例”和“現(xiàn)實”互換位置。
5. (江蘇卷)任何一種文明的發(fā)展都是與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過程,完全封閉的環(huán)境不可能帶來文明的進步,只會導致文明的衰落。
解析:語序不當,應將“融合”與“交流”互換位置。
(二)搭配不當
1.(全國卷Ⅰ)蕎麥具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發(fā)作等疾病的輔助治療。
解析:動賓搭配不當,“增加”與“免疫力”搭配不當,應為“提高免疫力”。另外“中風發(fā)作”不屬于“疾病”,應刪掉“發(fā)作”。
2.(全國卷Ⅰ)王羽除了班里和學生會的工作外,還承擔了廣播站“音樂不斷”“英語角”欄目主持,居然沒有影響學習成績,真讓人佩服。
解析:動賓搭配不當,“承擔”與“欄目主持”搭配不當,可改“承擔”為“擔任”。
3.(全國Ⅱ)金烏炭雕工藝精湛,采用純天然顏料著色,具有高雅、時尚、個性的藝術(shù)享受,還能吸附有毒有害氣體,是一種環(huán)保藝術(shù)品。
解析:動賓搭配不當,“具有”和“藝術(shù)享受”不能搭配??梢园选八囆g(shù)享受”改為“特點”。
4.(遼寧卷)中國皮影戲的藝術(shù)魅力曾經(jīng)傾倒和征服了無數(shù)熱愛它的人們,它的傳播對中國近代電影藝術(shù)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啟示作用。
解析: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人們”是集體名詞,不能用“無數(shù)”修飾,可將“人們”改為“人”。
5.(山東卷)根據(jù)意大利法律規(guī)定,貝盧斯科尼在總理任期內(nèi)不能擔任俱樂部主席,否則他就有可能做有違公眾利益的行為。
解析:動賓搭配不當,“做”和“行為”不能搭配,可將“行為”改為“事”。
6.(浙江卷)在交融與沖突并存的文化環(huán)境中,能否用東方雕塑語言來表達這個精神,恰恰是中國當代雕塑所欠缺的。
解析:兩面對一面,據(jù)題意“欠缺的”應是“用東方雕塑語言來表達這個精神”,所以應去掉“能否”。
(三)成分殘缺或贅余
1.(北京卷)我國水墨畫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紙上浸染、互滲,通過不同濃淡反應不同審美趣味,被國人稱為“墨寶”。
解析:主語殘缺,沒有“墨寶”的主語。
2.(北京卷)由于環(huán)境污染,常繼發(fā)厭氧細菌的嚴重感染,極易發(fā)生破傷風,致使在當?shù)鼗蜻\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解析:成分殘缺,“致使”后加上“救治不及而死亡”的主語。
3. (重慶卷)坐火車到威爾士北部最高的斯諾登尼亞山峰去觀賞高原風光,是威爾士最主要的一個景點。
解析:主語殘缺,缺少“景點”的主語。
4.(廣東卷)我們平時所用的調(diào)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鈣、磷、鐵和維生素B等成分,被皮膚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膚營養(yǎng)缺乏。
解析:成分殘缺,缺少“改善”的賓語,可以在“缺乏”后加“的情況”。
5.(湖南卷)我國的文化遺產(chǎn)是我們民族悠久歷史的證明,是我們與祖先溝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們走向未來的堅實根基,我們應當永遠保持對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緬懷和感恩。
解析:介詞殘缺,在“祖先”前面加“對”。
6.(江蘇卷)推行有償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過經(jīng)濟手段培養(yǎng)人們盡量減少使用塑料袋,這無疑會對減少白色污染、凈化環(huán)境產(chǎn)生積極作用。
解析: 成分殘缺,缺少“培養(yǎng)”的賓語。在“塑料袋”后加“的習慣”。
7. (四川卷)市政府決定配合奧運項目的實施,重點抓好地鐵建設、危舊房改造、污水處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現(xiàn)代化大都市建設的進程。
解析:成分贅余,“工程”與“工作”保留一個即可。
8.(浙江卷)奧運圣火登頂珠峰的瞬間,無論是參與登頂?shù)挠率?,還是全世界觀看這一壯舉的人們,無不毫無例外地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
解析:成分贅余,“無不”和“毫無例外”語意重復,去掉“毫無例外”。
9.(江西卷) 三年來的“旅游興市”竟成為今天發(fā)展核電的障礙,這可能是地方政府當初始料未及的。
解析:成分贅余,“當初”與“始料”中的“始”語義重復。
(四)結(jié)構(gòu)混亂
1.(全國卷Ⅰ)閱覽室圖書經(jīng)常出現(xiàn)“開天窗”現(xiàn)象,我們可以從這一現(xiàn)象反映兩個問題,一是閱讀者素質(zhì)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強。
解析:句式雜糅,“我們可以從這一現(xiàn)象看出兩個問題”和“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兩個問題”雜糅,擇其一表達即可。
2.(全國Ⅱ)聽說博士村官潘汪聰要給大家講農(nóng)技課,大家興致很高,還沒到時間,村委會會議室就擠滿了很多村民來聽課,場面好不熱鬧。
解析:句式雜糅,可將“村民來聽課”改為“來聽課的村民”。
3. (重慶卷)當冰雪皚皚之際,唯獨梅花昂然綻放于枝頭,對生命充滿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為之一振。
解析:句式雜糅,主動句式“教人精神一振”和被動句式“人的精神為之一振”雜糅。
4. (廣東卷)高速磁懸浮列車沒有輪子和傳動機構(gòu),運行時與軌道不完全接觸,列車的懸浮、驅(qū)動、導向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xiàn)的。
解析:句式雜糅,句式一為“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xiàn)的”,句式二為“都是靠電磁力來實現(xiàn)的”,擇其一表達即可。
5. (寧夏海南卷)為了露出琉璃瓦深藍色的瓦體,去年蓋的辦公樓沒有在屋檐外設墻體遮擋,這是成為樓頂覆冰融化時容易整體滑落砸到過路人的原因之一。
解析:句式雜糅,句式一“這是……原因之一”,句式二“這成為……原因之一”,擇其一表達即可。
6. (遼寧卷)交通臺日前播報說,有的人在小轎車內(nèi)開著空調(diào)過夜,由此發(fā)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發(fā)生,應該引起司機朋友們的高度重視。
解析:句式雜糅,“由此發(fā)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發(fā)生”改為“由此發(fā)生的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
(五)表意不明
1.(安徽卷)今年4月23日,全國幾十個報社的編輯記者來到國家圖書館,參觀展覽,聆聽講座,度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世界閱讀日”。
解析:表意不明,“幾十個報社的編輯記者”有歧義。可理解成“幾十個報社派出的編輯記者”,也可理解成“幾十個編輯記者”。
2.(山東卷)我校這次為四川地震災區(qū)募捐的活動,得到了許多學校老師和同學的積極響應,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nèi)就募集善款三萬余元。
解析:表意不明,“許多學校老師和同學”有歧義??衫斫獬伞霸S多”是修飾“學?!钡?,也可理解成“許多”是修飾“老師和學生”的。
(六)不合邏輯
1.(廣東卷)對這部小說的人物塑造,作者沒有很好地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憑主觀想象加了一些不恰當?shù)那楣?jié),反而大大減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解析:A強加轉(zhuǎn)折,將“反而”去掉即可。
2.(湖北卷)第二航站樓交付使用后,設備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旅客過安檢通道的時間,將從目前的10分鐘縮短至1分鐘,縮短了10倍。
解析:“縮小了10倍”錯,使用“降低”“減少”“縮小”等詞語時不能用倍數(shù)。
3.(天津卷)一些房產(chǎn)中介表示了同樣的擔心,他們認為購房者一定要考慮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條件,不可盲目跟風。
解析:概念不清,“地理位置”和“房源條件”不能并列,“地理位置”屬于“房源條件”。
4.(湖北卷)社區(qū)服務中心為孩子們準備了跳繩、羽毛球、拼圖、棋類、卡拉OK等19項體育活動,并將20萬元活動經(jīng)費發(fā)放到各社區(qū)。
解析:概念不清,“拼圖、棋類、卡拉OK”不屬于體育活動。
5.(江西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zhì)幫助的權(quán)利。
解析:B 概念不清,“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并列不當,這三個概念的范圍有交叉。
6.(四川卷)學習方法可能因人而異,但勤奮、努力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合理的時間安排卻是每個想取得成功的學生所必須具備的。
解析:D并列不當,“學習態(tài)度”和“時間安排”不可并列,可改“合理的時間安排”為“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
通過歸類整理,我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16份設置了病句題的語文試卷,共設搭配、成分殘缺或贅余、結(jié)構(gòu)混亂、不合邏輯、語序不當、語意不明等不同類型的病句。有了這一數(shù)據(jù),我們在備考中就應當將對句子結(jié)構(gòu)的判斷和正確使用作為訓練的重點,這不僅有利于病句題的準確斷定,而且有利于考生作文語句的規(guī)范表達。
三、熟練掌握解題技巧,練就火眼金睛
判斷病句方式方法眾多,用排除法最有實效。排除法的三步驟通常是:一查主干,解決主謂賓殘缺(或搭配不當)的問題;二看枝葉,解決定狀補不能修飾中心語(或語意重復)的問題;三觀整體,解決關(guān)聯(lián)詞位置或配對錯誤(或句式雜糅,或不合邏輯)的問題。
除了使用排除法三步驟進行主線篩查排除外,考生還應該牢記下面七種標志性句情,這可以讓考生更加迅速準確地鎖定答案。
①對介詞“關(guān)于”“對于”“對”等開頭的句子,要注意主語是否殘缺或主客體位置是否顛倒。
②對動詞謂語后有很長一串修飾詞語的句子,要注意賓語是否殘缺。
③對使用頓號、逗號或連詞來連接并列成分的句子,要注意它們之間是否存在屬種或交叉關(guān)系的錯誤并列。
④對使用如成敗、升降、好壞、優(yōu)劣、能否、是否、有沒有等正反兩方面詞語的句子,要注意正反兩面詞語前后呼應當否的問題。
⑤對反問句或疑問句,要仔細推敲否定詞是否濫用,表意是否相反?!胺穸ā辈粌H包括否定副詞不、非等,還包括表示否定意義的動詞、名詞、形容詞等,如禁止、忘、終止、否認、否定、推翻、排除、免去、取消、禁令、忽視、忌諱、忌、放棄、難以、拒絕、避免、缺乏等。句中出現(xiàn)兩個以上的否定,考生就應條件反射似地想到可能要考查多重否定的當否問題。
⑥對使用了謙辭或敬辭的句子,要注意看句中謙辭或敬辭是否用錯了對象。
⑦對夾雜了不規(guī)范短語的句子,諸如“目的是為了”“大多以……為主”“減少了……倍”“約……左右”“接近……左右”“至少……以上”等,這些都是許多人日常習慣用又使用錯誤的短語。
責任編校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