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課外活動的教育意義
地理知識與技能是經(jīng)濟建設、文化教育、國防等各項事業(yè)不可缺少的基礎科學,開展地理課外活動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對地理教學的要求,是培養(yǎng)地理后備人才的需要,是培養(yǎng)青少年從小愛地理、學地理、用地理的良好習慣的需要。通過課外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樹立建設祖國、保衛(wèi)祖國的雄心壯志。例如,我校的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到:“地理野外觀察使我更多地了解了家鄉(xiāng),了解了祖國,培養(yǎng)了我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薄巴ㄟ^鄉(xiāng)土地理調查研究,對于我們學校附近的山河,田野,草木,工廠等事物和現(xiàn)象,有了相互聯(lián)系的看法?!?/p>
同時,開展地理課外活動,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對于發(fā)揚尊師愛生、教學相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具有積極作用。
二、地理課外活動和地理課內活動關系
課堂教學能為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打下基礎,課外活動對課堂教學起著鞏固、補充等輔助作用;也起著擴展 、深化、強化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特別關注這種課外活動的作用。所以有人說“課堂打基礎 ,課外出人才”。
(一)從地理教學基本形式看,課堂教學是基礎。地理課堂教學是地理教學最主要的組織形式,絕大多數(shù)的地理教學活動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因此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包括參加地理課外活動的興趣,從而直接影響到整個地理教學的質量。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緊扣地理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特色,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就教學方法而言,教師要用直觀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來講解,把抽象的、遠離身邊的事物,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過音像教學表現(xiàn)出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外活動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課堂教學的延伸。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地理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原則,開展地理課外活動,可以在一定范圍和限度內讓學生接觸觀察地理環(huán)境,學習和研究地理環(huán)境,這是教學中最生動的直觀,并由此擴大了學生的眼界,促進學生的抽象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地理能力,獲得口授筆述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開展地理課外活動,不僅能夠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課堂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拓展學生的地理知識領域,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事實上國內外在不同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專家,多是中小學階段就愛好課外活動的,地理學者更不例外,他們都是從小愛好地理學科,愛好閱讀地理書刊,愛好地理旅行,野外觀察等活動的。特別要強調的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技能方面,課外活動具有課堂教學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本學期一年級一班同學在開展課外活動時,學會了在地面上定方向,使用比例尺,測繪本班教室平面圖等有關地圖的知識和技能,這樣不僅鞏固和加深了課內學到的基礎知識,同時還學到了一些與生產和生活有聯(lián)系的某些技能。
三、課外活動開展的原則
1、積極引導與堅持自愿相結合。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應當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主、自愿地參加,不能勉強學生報名參加,但由于中學生年齡、知識、能力、經(jīng)驗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發(fā)地、獨立地開展地理課外活動有許多困難,因此又不能放任自流,教師要做好動員、組織工作。
2、形式多樣與精心組織相結合。地理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和內容是多種多樣的?;顒拥膬热莺托问揭蠈W生的年齡特點和科學文化水平及接受的程度,關鍵是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引人入勝的地理書刊,講述生動的地理故事,制作地理教具、地理模型及地理儀器,進行地理觀察和實驗,在地理園內進行各項活動,開展少年氣象站活動,鄉(xiāng)土地理調查,舉辦地理墻報、時事地圖、地理晚會、地理游戲等,還可以結合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進行日月星辰、地質土壤、天氣氣候、河流水文、植物動物等方面的觀察,學會欣賞大自然,豐富課余生活。以上許多類型的地理課外活動,只要老師積極組織和引導,不辭勞苦,堅持下去,必然會產生良好效果,對青少年今后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必將產生重大的作用。如我校08級學生黃少威,馬倩同學06年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制作《地震報警器》,榮獲西安市教學成果評選三等獎,藍田縣教學成果評選一等獎。次年劉寒同學制作的《地理緯度測量儀》獲相同等次獎勵。所以許多優(yōu)秀地理教師除課堂教學外,也高度重視課外活動,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成績是巨大的。
3、計劃性與活動性相結合原則?;顒有栽瓌t即不受教學計劃的約束,適時、適地進行一些相關課外活動。例如,今年四川汶川發(fā)生大地震后,及時組織學生搜集有關地震方面的資料,辦了幾期板報,普及了相關知識和防震自救常識;結合我國“神舟七號”的發(fā)射,拓展和補充相關知識,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結合發(fā)生的日全食、月食等現(xiàn)象組織學生進行野外觀察活動,深化學生所學的課堂知識。
4、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對課外活.動,教師要根據(jù)本地、本校以及教學內容的實際,要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活動,發(fā)揮好主導、指導和協(xié)調作用。但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則不能越俎代庖,應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大膽去親自動手動腦,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在指導過程中多一些耐心、表揚和鼓勵;少一些急躁、批評和責怪,以免損害學生的積極性。
實踐證明,豐富和活躍地理課外活動,能使學生把地理知識學得更為生動活潑,提高地理學科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從而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作者簡介:吳纏計,西安省藍田縣焦岱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