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啟山
藥劑浸種是種子消毒處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這一方法在防除種子帶毒、減輕病害損失方面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生產(chǎn)實踐證明,藥劑浸種的技術性較強,如操作不當,既易產(chǎn)生藥害,也達不到應有效果,采用藥劑浸種時應做到“七注意”。
一、注意藥劑劑型的選擇 浸種應選擇能溶于水的藥劑,目前溶于水的藥劑劑型有:可濕性粉劑、水劑、乳劑和懸膠劑。不能用粉劑浸種,因為粉劑不溶于水,藥粉浮于水面或下沉,種子粘藥不勻,達不到殺滅病菌的目的。
二、注意浸種藥劑的選擇 預防瓜類、茄果類角斑病,用10%磷酸三鈉;預防瓜類角斑病,用40%福爾馬林;預防茄果類、瓜類蔬菜病毒病、枯萎病及猝倒病等病害,用高錳酸鉀;預防瓜類、茄果類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70%甲基托布津;預防瓜類蔓枯病,用40%甲醛浸種;預防紅薯黑斑病、軟腐病等病害,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浸種薯。有時也可根據(jù)需要同時選用幾種藥劑。
三、注意浸種藥劑的濃度 一定要按不同藥劑的有效成分含量和殺滅對象合理配制不同濃度的藥劑。如40%福爾馬林為150倍液,高錳酸鉀溶液常用濃度為0.1%,70%甲基托布津為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為1000倍液等。浸種藥劑的濃度一般與浸種時間有關,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濃度低浸種時間可略長一些,濃度高浸種時間要短一些。
四、注意浸種藥劑量 浸種藥劑一定要充分淹沒種子,一般要求藥液面高出種子16厘米以上,以免種子吸水膨脹后露出藥液面。
五、注意掌握浸種時間 藥劑浸種要掌握浸種的有效時間,因為過長會產(chǎn)生藥害,過短又達不到消毒目的。具體浸種時間要依照藥品使用說明進行操作,一般用于籽實種子消毒,如10%磷酸三鈉浸種20分鐘,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1.5小時,40%甲醛浸種30分鐘,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10~15分鐘(紅薯種薯3~5分鐘)。
六、注意浸種期間的管理 種子藥液浸種期間要注意充分攪拌,通過攪拌可排除藥液的氣泡,使種子與藥液充分接觸。
七、注意種子浸后的播前處理 很多種子對藥劑的忍受力較差,浸過藥劑后一般應用清水沖洗幾遍,以防種子萌發(fā)時藥劑對幼芽產(chǎn)生危害(如果沒有具體說明浸后水洗的,可不必水洗)。不論是否需要用水沖洗,種子浸后通常都應攤開晾干,這樣有利于播種。當然,有的也可以浸后直接播種。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湖南省益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 郵編:4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