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陽
文題設(shè)計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藝術(shù)大師達利說:“不要擔心完美,你永遠也達不到它?!边@句話含義豐富。有人推測說:“是鼓勵人們竭盡所能大膽發(fā)展嗎?因為你不會達到完美,所以不要被莫須有的完美局限了自己的腳步?!币灿腥苏J為:“是一種淡淡的又意味深長的嘲笑,告訴那些自視過高的人,完美對誰都只是一種理想?!?/p>
完美是極致也是死亡,而我們又永遠在渴望它和走向它,這是我們的倔強和偉大。
請根據(jù)對這段文字的理解,展開聯(lián)想,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要求: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體,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dǎo)
這類新的材料作文題,審題難度還不是太大,因為材料中的關(guān)鍵詞非常明顯,就是“完美”。因而在寫作時,先可將此材料作文轉(zhuǎn)化為以“完美”為話題的話題作文,然后再結(jié)合材料來進行綜合分析,以明確寫作角度。從材料來看,藝術(shù)大師達利所說的話應(yīng)該是整個材料的引子,也是理解的關(guān)鍵。圍繞這句話所生發(fā)出來的兩種看法亦即為寫作時的兩個角度,辯證起來看,就是:完美只是一種理想,無法達到,切忌自視過高;完美雖無法達到,但我們完全可以在追求完美中接近完美。寫作時只要從這兩大方面來展開,對“完美”或肯定或否定或辯證剖析,應(yīng)該說都是符合題意的。
例文展示
完美·完整
?胡華
月圓是畫,月缺是詩。
——題記
夜闌人靜,獨坐窗前,掇一輪星空滿月,如畫,獨享明澈。
人在千里,相思如蝶,掬一輪水中殘月,如詩,共賞蟬娟。
一個完美的人生則如這澄澈無瑕的玉盤,一個完整的人生則如那虛影留憾的殘月。前者是一種奢求,后者是一種實在。人生追求的是完美,而需要的是完整。
完美如月,凝于雙眸,是永遠的追求。
上帝塑造了狹窄的小溪,也創(chuàng)造了完美的大海,為的是讓小溪奔騰不息地去尋找心懷大海的夢想。上帝塑造了瘦削的種子,也創(chuàng)造了完美的花季,為的是讓種子竭盡全力地去實現(xiàn)驚艷群芳的志向。上帝塑造了碌碌的庸人,也創(chuàng)造了完美的圣人,為的是讓我們盡吾所能地去攀登理想的高峰。
完美,正如迷途中的路標,是跋涉無望時隱沒于前方的誘人景致。它讓人領(lǐng)略到了山外之山,天外之天,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文學的精妙絕倫,讓我們了解了藝術(shù)的偉大神奇。于是,我們有了一雙審美的眼睛,極目天地間,便處處是畫,是詩。然后,不停地扇動雙翅,追尋自己完美的天堂。
滿月本如畫,催人奮進。
佛語中有八風之說,人生除了擁有其中的“利、譽、稱、樂”的完美之外,還應(yīng)擁有其中的“衰、毀、諷、苦”的完整。
完美如月,掬于手中,是永遠的虛幻。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霽月難逢,彩云易散。誰也無法獲得十全十美的人生。人生之美就像希臘神話中的美神維納斯。她的美麗,既在于她的體態(tài),也在于她的殘缺??傆幸恍┤擞诿β抵信c時間賽跑,追求著自己完美的世界,事業(yè)、地位、金錢、榮譽、友誼、家庭……缺一不可,別人有的,自己全要得到。他們得隴望蜀,行路匆匆,遺漏了一路奇美瑰怪的風景,整日計較于功名得失之中,徘徊于利益角逐之列,行走于霧里而忘記了自我。時光荏苒,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失去了更為寶貴的自然寧靜的心靈和一副健康的體魄。
自古云:世事虧乃福,人情淡始長。無則求,漏則補,缺憾給了我們一顆包容萬事的心,讓我們知足常樂。缺憾也給了我們奮斗的動力,為了消除缺憾,我們勇往直前,信心百倍。奮斗了,盡力了,即使不能達到完美,人生也是無悔的。
擅畫者留白,擅樂者希聲,養(yǎng)心者留空。既然若莊子般“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超然境界不可到達,何不給自己留點缺憾?這才是更加富饒、深廣、經(jīng)久耐品的完整人生。
殘月亦如詩,蘊蓄人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人生難求完美,但一定要完整!
例文展示
本文特色有三:一是觀點具有啟發(fā)性,文章在肯定“完美”的基礎(chǔ)上,提出“人生追求的是完美,而需要的是完整”的觀點,不僅富于辯證思維,而且在一般正面立意的基礎(chǔ)上大有拓展大有深入,。二是語句精美,以詩化的語言來抒情說理,文章文化氣息濃郁,妙詞佳句俯拾皆是,讓人讀來滿齒生香。三是結(jié)構(gòu)上起承轉(zhuǎn)合雖不著痕跡,卻處處可見其匠心,尤其是觀點語句的突出強調(diào),更是突破了一般議論性散文結(jié)構(gòu)上過于“閑散”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