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文
因為建筑物的遮擋,我家冬日的陽臺,只有在午后將近兩個鐘頭的時間能夠曬到太陽。
太陽終于從前一棟高樓的屋頂上冒出了小半邊臉,陽光像一掛瀑布似的奔瀉過來。在這掛瀑流中,粒粒細小的塵埃清晰可見,它們或懸浮不動,或緩慢上升,或悠悠而降。那些夾雜在塵埃中的絨絲,居然折射出令人不可思議的七彩,仿佛是有靈性的生命。我想,一定是太陽在遙不可及的地方念著魔咒讓它們這樣的。這時的陽臺已經(jīng)變得光亮無比,墻壁的反射光開始晃眼,似乎已經(jīng)能夠感受到某種熱度。我瞇著眼睛看墻壁,斑點、裂紋清晰可見。我疑惑自己看花眼了:平時看起來雪白的墻壁怎么會有斑點、裂紋呢?揉揉眼仔細一看,墻壁上真是布滿了不少的灰塵、污漬和裂紋,然后才恍然大悟:這就是真正的萬事怕見陽光啊——一丁點污漬和裂紋都不放過,都可以照出來,讓它們現(xiàn)出“原形”——這就是陽光的秉性。
太陽的臉終于變圓了,充滿溫和的神情,像一位慈祥的長者用睿智的目光望著你。我慶幸自己守候到這難得的奢侈品。慶幸之余,反過來一想:不對,只要是晴天,太陽每天都曾光顧我的陽臺,即使只有兩個小時,它也從不失信。其實,陽光是永遠忠誠而守信的,不守信的恰恰是我們?nèi)祟?,包括我自己。每個人敢拍著胸脯說,我從沒有失信于人么?試想,天下之大,有哪個人能像太陽一樣如此執(zhí)著,如此守信?
坐下來,翻開書。陽光從一盆金邊蓮的葉片間穿過,一縷一縷的,像一條一條的金色綢帶,輕輕地滑落到我的書頁上,斑駁而很有質(zhì)感。在陽光下,我輕輕翻動書頁,那書頁上的文字像一個個小人兒似的翩翩起舞,似乎能從書頁上跳進我的眼眸里。這時的書頁就像是舞臺,而我是最忠誠的觀眾,陶醉在文字的意境和陽光的溫柔之中。
這樣不知不覺地陶醉,竟然真的“醉倒”了——醒來才知道,我半靠著椅子睡著了,而且足足睡了二十分鐘。一陣涼風(fēng)吹來,讓我清醒了許多。沒想到竟然在愜意和舒適中失去了“知覺”。人處在愜意和舒適中神經(jīng)最容易被麻痹,那么人生呢,處在得意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否則,越是“得意”越容易“忘形”。我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
再次翻開書頁,已不記得讀過的內(nèi)容。茫然間抬頭看見陽臺上的金邊蓮——去年嚴冬過后,我家陽臺上唯一的幸存物——其他的花草早已化作泥土,只有它經(jīng)過嚴冬和酷暑之后,依舊茁壯。金邊蓮屬龍舌蘭科植物,葉片邊緣呈黃色?,F(xiàn)在太陽照著它,它顯得更加耀眼,真正地鑲上了一道金邊兒。它葉片厚實,樣子拙笨,但極為耐旱,十分好養(yǎng)。去年冬天,南方遭遇50年不遇的冰凍災(zāi)害,我家陽臺上其他的花草幾乎在一個雪夜里都被凍死了,它也被凍壞了多數(shù)葉片,樣子可憐兮兮的,當時我以為它必死無疑,放在陽臺上沒去管它。沒想到春天里它的中心部位又生出嫩芽來,我用小刀小心地割掉它凍壞的葉片,它又茁壯生長起來,葉片竟然比以前更加粗壯厚實。
沒想到生命越是拙樸低賤,卻越是生機盎然。但我敢肯定,是陽光的滋潤讓它生命力勃發(fā)。在冬天最寒冷的時候,金邊蓮總是在想:再挺過一天,陽光就會來到。正是這份守候陽光的意志讓它奇跡般地存活下來。一個人如果像它那樣,學(xué)會守候生命中的陽光,即使遇到再難過的坎兒,終將會跨過去的,而陽光肯定會如約而至。預(yù)約陽光,守候希望,則生生不息。難道不是么?
評點
真正吸引人的是這篇文章的渾厚的情感,對于細節(jié)的描寫也很到位。以“預(yù)約陽光”為線索,描寫冬日陽光照射下的事物,如空氣中的塵埃、墻壁上的污漬裂紋、一盆金邊蓮,還有陽光下的書頁等;進而引發(fā)出一些感悟和思考,如關(guān)于“陽光的秉性”、太陽的“忠誠而守信”、人生“得意”容易“忘形”、生命越是低賤生命力越是旺盛等的思考;最后讓聯(lián)想的落腳點再次回到“預(yù)約陽光”這一文題上來,做到了首尾圓合,且在結(jié)尾處升華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