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yī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yīng)是語文實踐。”“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yīng)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兒童進入小學低年級段,對于識字并不是白紙一張,他們已經(jīng)熟識了許多語言因素,有了許多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充分利用這些已有的教學資源,引導孩子們參加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是開展識字教學的有效手段,即把識字、寫字包含在學生樂于參與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認識漢字,運用漢字,習得方法,培養(yǎng)興趣,展示自我,張揚個性,陶冶性情。
一、姓名識字法。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物的姓名中蘊含著越來越多的識字資源,傳遞著越來越豐厚的文化信息,值得我們?nèi)パ芯亢屠谩Mㄟ^研究,我們就設(shè)計出與姓名相關(guān)的系列活動主題:①“自我介紹”“最美的名字”“我的名片”“我的成長”等,從自己的姓名人手,研究漢字,把自己的名字介紹給別人,介紹給全班同學。形式包括請教詢問,引導孩子詢問家長:名字的含義、寓意,寄托著長輩的何種期望;手工制作,動手做名片,寫簡歷,不會寫的字請教別人,注音或讓別人代寫,留下識字痕跡;口語交際,同學間、小組里、全班內(nèi)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姓名中的漢字;再結(jié)合小小演講會、識字比賽、寫字比賽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廣泛參與。②由“我”到“我的同桌”“我的同學”“我的朋友”“我的父母”“我的親戚”“我的偶像”再到“我的小組”“我的集體”等,使姓名所涉及的范圍逐步擴大。③擴展到歷史文化名人、動畫人物、生活周圍的人物、影視作品中的人物等。④再延伸到動植物的名稱等。從一年級開始,形成活動系列,培養(yǎng)識字興趣。其識字活動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認識字為主,結(jié)合說話寫字,涉及姓名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可深可淺、可多可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剛?cè)雽W的孩子,一個班中有四五十個學生,所涉及到的生字就有上百個,通過自我介紹,認識同學的姓名,就能接觸到上百個生字,再加上在班級中特定的識字環(huán)境,學生會認識熟悉這些生字。再拓展開發(fā),帶動輻射,學生就會接觸到更多的漢字,而且學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這是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形式。
二、手工制作識字法。孩子們都喜歡簡單的手工制作,折紙、剪紙、繪畫、樹葉畫、毛線畫、蛋殼娃娃等小制作,把識字與手工制作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先手工制作,引導孩子們認識制作工具、各種成品的名稱,到作品各部分的名稱,都可以寫下來或讓別人代寫下來或漢字注音;再到作品簡介、制作過程、解說詞、廣告語等,介紹制作方法,介紹自己的作品,在活動中留下識字痕跡。比如一個孩子畫了一棵柳樹,在“柳樹”的不同部位寫下了其名稱:“樹根、樹干、樹枝、樹葉”等,然后介紹交流,讓其他同學也來認識這些漢字。教師再做進一步的引導,畫上人物,加上太陽、云彩、小鳥等,識字的范圍進一步擴大,識字、說話、寫話、想象能力均得到培養(yǎng),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呈現(xiàn)出來,成為開發(fā)利用識字教學資源的精彩畫卷。引導學生從興趣出發(fā),體驗操作情趣,經(jīng)歷識字過程,珍視勞動成果,樂意自我展示,學會欣賞別人。手工操作識字活動可以安排在課堂上進行,可以安排在課余時間,也可以請美術(shù)教師、勞動技術(shù)教師配合活動。學生的手工成品各式各樣,再加上彩色的標畫、涂畫,五彩繽紛,讓人賞心悅目,令人不得不驚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自主歸類識字法。孩子們各有各的興趣愛好,總會對某一類事物特別感興趣,如動植物、體育、武器、車模、卡通等。引導孩子們先把事物歸類,動手操作匯集在一起,以畫片、卡片為主,寫字注音,留下識字痕跡。根據(jù)各自的興趣愛好選取活動專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像集郵、集火花一樣,分門別類地自主歸類。形式有剪一剪、畫一畫、涂一涂、貼一貼、寫一寫、認一認。充分利用廢舊畫報、廢舊畫片、廢舊掛歷,收集整理,合理分類,介紹交流,展示作品。培養(yǎng)收集歸類能力,滲透審美教育,虛心向別人請教,培養(yǎng)興趣愛好。引導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事物收集在一起,寫上事物名稱或簡要介紹,不會寫的字,請老師、家長寫上,并注上拼音。
自主歸類活動可深可淺,可大可小,可獨立可綜合,可一項可多項。隨著學生作品的不斷收集,數(shù)量、種類的不斷增加,整理成一期,多期再裝訂成冊,成為學生成長歷程中一份寶貴的記錄。在興趣盎然中學習識字,既增長知識,又陶冶情操,還提高審美能力,對于開展綜合性學習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四、商標識字法。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精美絕倫的商標。商標是濃縮的文化,設(shè)計精美,文字簡潔明快。指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收集各種類型的商標,可以在商標上標標畫畫,也可以把商標剪貼在一張大紙上,給生字注音,寫上識字的途徑方法。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分類收集,可從商標的形狀、大小、類別、產(chǎn)地、顏色、說明等方面識字、說話、交流、展示,獲取識字信息。像食品包裝袋、牙膏盒、紙巾盒、酒標、茶葉標識等許多商標在生活中可信手拈來,為我識字所用。教育孩子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習漢字,學會學習。引導孩子們在五顏六色、形狀各異、充滿時代與文化氣息的各式商標中,學字學詞,接受文化熏陶,接受審美教育。讓形形色色、五彩斑斕的商標成為學生識字的海洋、知識的海洋、情趣的海洋,成為識字教學的寶貴資源。一個商標上往往就包含著精美的圖案、上百個漢字,一個商標就是一本小小的識字教材。孩子往往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特別投入,樂于參與,在商標文化中吸取營養(yǎng),接受教育。讓那些隨手扔進垃圾箱的商標,成為識字的工具,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收集到一張自己喜歡的商標,孩子們像得到了什么寶貝似的,愛不釋手。在這種語言環(huán)境中,在這種情趣驅(qū)使下,巧妙地結(jié)合識字說話,其效果是明顯的,學習的行為是積極有效的。
五、貼標簽識字法。一年級小朋友在沒人學之前,就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chǔ),并認識了一些事物,只是沒有把具體事物與語言符號對應(yīng)起來,應(yīng)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生活基礎(chǔ),教師加以方法引導,讓學生把生活環(huán)境中的具體事物與語音符號對應(yīng)起來,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識字學詞。指導孩子認識事物,書寫標簽,也可以請別人代寫標簽,把標簽貼在所認識的事物上,或放在旁邊。讓學生結(jié)合事物認識漢字,使事物與漢字緊密聯(lián)系,不斷加深印象,不斷熟悉字音、字形,達到識字目的。在學生的家庭中有彩電、音響、鬧鐘、桌椅、門窗、枕頭、玩具柜等,在教室里有黑板、粉筆盒、幻燈機、多媒體、教室標牌等,這些都可以讓學生認一認、寫一寫、貼一貼、讀一讀,作交流、作介紹,形式多樣,再引入競爭評比機制,孩子們都會積極參與,家長也會大力支持,幫助孩子利用環(huán)境自主活動、識字學詞,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導學生利用更多的事物,設(shè)計、書寫更多的標簽,接觸更多的漢字。在活動過程中,引導教育孩子設(shè)計、書寫、給標簽注音。并要求愛惜財物,不影響器物的使用與美觀。這樣,家庭、班級、學校的一些事物就成了識字資源,學生家長成了資源,學生活動留下的標簽成了大伙共同擁有的識字資源。
六、給玩具起名字,編童話識字法。玩具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好伙伴,每個孩子或多或少地都有自己喜愛的玩具。引導孩子在玩玩具的同時學習漢字,練習說話,培養(yǎng)想象,這是開發(fā)識字教學資源尤為重要的途徑。讓孩子把自己喜愛的玩具玩一玩,擺一擺,給玩具起個名字,創(chuàng)設(shè)情境,合理想象,編小童話故事,說一說,講一講。把漢字放在童話意境中,在童話世界里認字識詞,提高識字能力,培養(yǎng)口語表達,培養(yǎng)想象能力,開發(fā)學生智力。鼓勵學生給玩具起的名字豐富多彩一點,奇特一點,像網(wǎng)名一樣,關(guān)鍵是擴大識字量。也可以拓展為把課本中的生字生詞,放在玩具名字中,放在童話故事里,這樣認字學詞的印象深刻,聯(lián)想豐富。在學生自主、教師指導下,使生字詞與具體的意境畫面有機結(jié)合起來,讓學習漢字不再枯燥乏味,而變得興趣盎然,生機無限?;顒有问娇稍谡n堂上進行,可課間游戲,也可在家長配合下共同完成。童話故事編得要求簡單有趣,因為編故事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有效的識字手段。在編童話故事中出現(xiàn)生字、使用漢字,創(chuàng)設(shè)識字環(huán)境。學生給玩具起的名字五花八門,童語故事編得天真爛漫,充滿情趣,識字、想象、表達能力得以培養(yǎng)提高,童心童趣、理想希望得以放飛。童話故事是孩子的天真世界,是孩子的情感寄托,只有真善美的東西,才會在孩子的腦海留下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