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心強,教師應(yīng)特別注意這個特點,想方設(shè)法運用直觀教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可以采用下面的手段:
1 教給學生寫作方法,使他們能有章可循,減少他們寫作困難,他們自然就有興趣。“文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爆F(xiàn)在的作文教學要淡化文體,但并不是說不要教給他們怎么寫作文。例如要想使學生成功地寫好身邊的人物,學生必須要有寫好人物外貌、語言、行動、以及心理活動的本領(lǐng),還要善于捕捉細節(jié)。今年我輔導的“畢業(yè)班作文強化班”最終取得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此。在進行人物寫作時,我參考《小學生作文新概念》。每次訓練時,我首先讓他們相互談心、討論,激發(fā)學生興趣,做到心中有底;然后搜集妙詞佳句,誦讀范文并體味;再動筆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寫;最后大家在一起交流欣賞。結(jié)果的確讓人吃驚:“‘老板娘,再來一碗’,爸爸摸著自己的肚子,笑哈哈地對媽媽說。”十來個字就形象地勾畫了人物。在一次寫人習作中,一位小男生這樣介紹他的同學:“他,小小而又炯炯有神的眼睛,圓圓而有勁的嘴巴,蒲扇般的耳朵。他的體重嗎,不稱不知道,一稱嚇一跳,媽呀,140多斤。”作為小學生能達到這個程度,我認為已相當不錯了。
2 鼓勵學生充分地感受生活,動手實踐。生活是寫作的源頭,許多學生覺得難以下筆,沒米下鍋,你就是硬要他們寫又有什么用,這只能使他們更加討厭寫作文。作為教師平時要多一個心眼,想方設(shè)法為他們創(chuàng)設(shè)情境,豐富他們的生活。平時教學時可以利用班晨會、課外活動、節(jié)假日旅游、參觀的時機,精心設(shè)計活動的內(nèi)容,讓他們愉快地享受生活,體驗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痛苦,真正做生活的有心人。他們自然就會熱愛生活,寫作材料自然就十分豐富,他們也就不會再把寫作文當作一件頭痛的事了。當然作文開始時,不要讓他們忙于動筆,而是先啟發(fā)他們,回憶生活中的鏡頭,捕捉精彩的瞬間,必要時還要進行課堂實踐。例如我教三年級的時候,在學習了《石榴》一文后,我就布置學生留心觀察自己喜歡的水果,還讓他們在課堂上把自己帶來的蘋果、桔子、梨、葡萄等拿出來,再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評一評,這樣學生寫起作文就有味道,興趣也很濃。
3 利用游戲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yīng)做的事都變成一種游戲。學生喜歡做游戲,喜愛活動,尤其是有新意的游戲,抓住這一點,我們利用遷移的原理,把學生的興趣引向?qū)懽?,效果很好。一次我組織學生做一個游戲:要求學生在做游戲時,不許說話,老師也不許說話,學生情緒高漲:“太有趣了!”“我們保證不說話!”老師手腳比畫“甩長繩”,全班跳呀,跳呀,學生跳得極為高興,但是課堂沒有任何講話聲音,只有“哧哧”的笑聲,游戲結(jié)束、作文開始,這時學生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動筆寫,容易多了。
4 重視口語訓練,先說后寫。每次作文,我都遵循由說到寫的順序。學生進入作文狀態(tài)后,我要求學生不要忙寫,而是同座相互說一說,然后學習小組交流,再指定1~2位代表大組發(fā)言,讓全班同學在互相欣賞的同時再次進行評議、借鑒。大家互相啟發(f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這既克服學生盲目作文、隨意作文的壞習慣,也是一個由“扶”到“放”,轉(zhuǎn)難為易,逐步提高的過程。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會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學生對作文自然也就有了興趣。
5 重視評改。這個評改主要是由學生完成,“自改一互改一再改”。從開始重視字詞句、標點的修改,過渡到對文章的整體評價(寫評語),在這個過程中要留意培養(yǎng)學生修改的能力。
(1)激發(fā)改的興趣??梢酝ㄟ^歷史故事的講解或?qū)W生中的典型事例去教育學生。使他們明白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例如: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總共選用了十多個字,最終改為“綠”,這不僅寫出了春風吹拂的動態(tài),又渲染了江南沿岸一片新綠色彩,十分成功,這完全歸功于作者重視修改。還可想出多種方法去激發(fā)學生改的興趣。比如:舉辦“成功習作修改”展覽,“文章病院”專欄。
(2)注重在讀寫結(jié)合中指導學生改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重視習作的欣賞,多引入成功范文與草稿進行比較,讓他們感悟“為什么要改”“應(yīng)怎樣改”,當然開始時學生是不知所措的,但我們不能著急,要耐心地教育、引導。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積極參與,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修改的方法。
(3)提供學生動手改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動手改的能力。學生知道了改的方法,改的興趣也就濃了,再加上教者多給他們動手改的機會,學生動手改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我今年任教三年級,一開始學生不知道怎么改,文章錯別字連篇,多的每篇可達十幾個,而經(jīng)過整整一年嚴格訓練后,現(xiàn)在學生文章規(guī)范多了,尤其是在他們的文章中已很難找到錯別字、病句。我想這應(yīng)得益于學生自己動手評改作文吧。
上學年,我用上面的措施輔導“六年級作文強化班”(學校辦班的原因就是學生“怕”作文,家長也因為自己的孩子頭疼作文,作文水平太低,而鼓勵自己的孩子進入這個輔導班),經(jīng)過一年的嚴格訓練,全班45名學生,都以優(yōu)異的作文成績進入初中,在當年的校級作文競賽中獲一、二等獎的學生全是輔導班的。當年,考進外國語學校的27名學生,有23名來自輔導班,且作文成績特別優(yōu)秀。當然,我只進行了一年的實驗,肯定有許多地方還很不成熟,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