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保國 邢 華
摘要直播稻穗期應用復方乙烯利催熟增產效應試驗結果表明,麥茬直播稻田在灌漿初期噴施40%復方乙烯利具有顯著的增產作用,以揚花期后7~10d施用效果最好,用量為1.50~2.25kg/hm2,可使水稻提早成熟3~5d。
關鍵詞直播水稻;乙烯利;催熟;產量;江蘇淮安
中圖分類號S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1-0186-01
近年來,江蘇淮安水稻直播方式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已成為當地水稻主要栽培方式之一。但直播稻生育進程由于播種期大幅度推遲(與移栽稻相比遲播20~30d)而相應地推遲。水稻揚花灌漿期易遇到極端低溫氣候的危害,這成了當地直播水稻種植的一大隱患。為此,2007~2008年,筆者在水稻穗期進行復方乙烯利噴施直播水稻催熟增產試驗示范,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田情況
示范于2007年設在楚州區(qū)范集鎮(zhèn)大花村一農戶責任田,前茬為小麥,土壤為黏土,肥力好,水稻品種為徐稻3號,6月15日播種。播種方法:小麥收割后撒施復合肥料→大型拖拉機深旋耕滅茬→人工撒播稻種(干籽)→拖拉機淺旋蓋籽。田間管理按當地正常生產方式進行,該田在水稻后期灌溉正常,收獲前7d斷水。試驗于2008年設在淮陰區(qū)棉花莊鎮(zhèn)皂角村一農戶責任田,前茬為小麥,砂壤土,肥力中等偏上,水稻品種為武育粳3號,6月6日小麥收割后當天隨即播種,播種方法同上。水稻進入穗期以后田間無水灌溉,一直較干(有部分雨水)。
1.2試驗設計
供試藥劑為40%復方乙烯利(40%乙烯利另加適量生長調節(jié)劑),由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提供。
2007年示范于9月26日施藥,水稻處于乳熟后期(已滿仁,用力手壓能噴出白色乳漿)。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40%復方乙烯利750g/hm2(A);40%復方乙烯利1.2kg/hm2(B);40%復方乙烯利2.25kg/hm2(C);噴清水為對照(CK)。每個處理200m2,未設重復。
2008年試驗共設8個處理,分3個時期用藥(試驗田水稻于9月7日進入齊穗揚花期)。第1次用藥為9月18日,水稻處于灌漿初期(半仁),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40%復方乙烯利3.0kg/hm2(A);40%復方乙烯利2.25kg/hm2(B);40%復方乙烯利1.5kg/hm2(C);噴清水為對照(CK)。第2次用藥為9月24日,水稻處于乳熟后期(已滿仁,用力手壓能噴出白色乳漿),設2個處理,分別為:40%復方乙烯利2.25 kg/hm2(D);40%復方乙烯利1.5kg/hm2(E)。第3次用藥為10月7日,此時水稻進入完熟期(谷粒已堅硬,但植株稈青葉綠,谷粒轉黃),設2個處理,分別為:40%復方乙烯利2.25 kg/hm2(F);40%復方乙烯利1.5kg/hm2(G)。對水450kg,用工農-16型手動噴霧器噴施。小區(qū)面積66.7m2,未設重復。
1.3調查方法
施藥后,不定期目測水稻莖稈、葉片及籽粒變化情況,收獲前3d,每處理隨機取100穗,測量千粒重。2007年為10月27日取樣,2008年為10月24日取樣。
2結果與分析
2.1對水稻催熟作用的影響
2007年范集示范田,3個處理于施藥后20d,水稻莖葉及籽粒與對照相比開始出現轉黃,其中以2.25kg/hm2用量程度最明顯,1.2kg/hm2用量次之。處理區(qū)水稻10月25日進入可收割的完熟期,比對照提早4~5d。
2008年棉花莊試驗田,第1次用藥有明顯催熟作用,施藥后30d(10月18日),第1次用藥區(qū)莖葉表現明顯轉黃,其中用量越高(3.0kg/hm2)作用越明顯,水稻進入可收割的完熟期較對照早2~3d。第2次與第3次用藥處理作用不明顯,大田收割期(10月27日)目測,第3次施藥處理,水稻不但沒有催熟作用,還表現出稈青葉綠、防早衰的作用。
總體上2008年試驗田的催熟作用沒有2007年示范田的好,分析2個年度的差異原因,可能與水稻品種不同有關。另外水稻穗期田間的肥水管理也存在不同,2007年范集示范田,田間灌溉條件較好,水稻穗期一直保持干濕交替有淺水層狀態(tài);而2008年棉花莊試驗田,水稻穗期田間以干旱為主,水稻生長老健。
2.2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2007年示范,40%復方乙烯利用1.2kg/hm2、2.25kg/hm2處理對水稻的增產作用顯著,千粒重分別提高了6.37%、7.55%。750g/hm2處理對水稻千粒重沒有表現增加作用。
2008年試驗,7個40%復方乙烯利處理有6個表現出增產作用,只有處理B出現一定減產。從不同用藥時期的增產作用表現看,早用藥的作用大于遲用藥,9月18日的3個處理平均千粒重增加3.0%,如去掉處理B可能存在取樣上誤差外,增產幅度達5.25%。9月24日用藥千粒重增加2.43%,10月7日用藥增加1.50%。從不同用藥劑量對千粒重影響看,幾個處理之間差異不明顯。
3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示范結果表明,在麥茬直播水稻灌漿至乳熟期應用復方乙烯利對水稻生長安全,無藥害和減產危害。復方乙烯利對水稻催熟作用,因水稻品種和后期肥水條件不同有一定的差異,需進一步的研究,但對水稻的增產作用表現明顯。根據近2年試驗示范結果及當地生產上一定面積的推廣應用效果看,以揚花期后7~10d施用效果最好,用量為1.50~2.25kg/hm2。從提高麥茬直播稻灌漿速度、降低其因遲熟穗期易遇到極端低溫危害的風險角度考慮,穗期應用復方乙烯利催熟、增產技術具有很大的研究推廣價值。
4參考文獻
[1] 劉生榮,劉黨培.不同熟性棉花乙烯利催熟效應研究[J].耕作與栽培,2004(5):31,44.
[2] 姚瑞亮,李楊瑞,楊麗濤.乙烯利對甘蔗成熟和未成熟節(jié)間的催熟增糖效應[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0(2):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