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陳 靜
摘要從品種選擇、培育壯苗、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紹了辣椒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從而為廣大辣椒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辣椒;高產(chǎn);培育壯苗;定植;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S641.30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1-0053-01
1選擇適宜品種
辣椒有早熟、春夏露地和秋延后3種栽培方式。因此,不同的栽培季節(jié)宜選不同的品種。一般早熟栽培宜選較耐寒、對低溫適應性較強、坐果節(jié)位低的早熟豐產(chǎn)的辣椒品種,如湘研l(wèi)號、洛椒1號、湘研9號等。春夏露地栽培宜選擇植株生長勢較強、抗病、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耐熱的辣椒品種,如蘇椒3號、農(nóng)大40、皖椒1號等。秋延后栽培要選耐熱性、抗病性、耐澇性及后期耐寒性較強的品種,如皖椒1號、洛椒4號等。
2培育壯苗
2.1苗床制作
用腐熟垃圾或風化塘泥與非茄果類菜園土(最好是蔥韭地土)混合,混合比例為1∶1,加20%的礱糠灰、3%的過磷酸鈣和5%發(fā)酵后的菜籽餅充分混勻,再施2%左右的福爾馬林進行土壤消毒,做成厚15cm的育苗畦。
2.2浸種催芽
浸種之前先要進行種子消毒,用55~60℃溫開水浸泡種子,并恒溫浸燙30min。也可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15~20min,撈出后用塑料袋密閉2~3h,再用清水洗凈,之后用30℃溫水浸種5~6h,撈出后用潔凈濕紗布包好,置于25~30℃的條件下催芽4~5d,多數(shù)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電熱線育苗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種,育苗苗齡以90d為宜;溫床育苗在11月播種,冷床育苗播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兩者苗齡在140~150d。
2.3壯苗
幼苗出土前,保持苗床土面溫度25~28℃,齊苗后溫度可降至20~25℃。幼苗出現(xiàn)2~3片真葉時,進行1次分苗,并用25%多菌靈500倍液噴施1次。此時,白天溫度保持在23~28℃,夜間可降到15~18℃。此時在大棚內(nèi)保持床土見干見濕,控澆水,防徒長,可用稀糞水追施2次,再用0.3%磷酸二氫鉀和0.2%尿素混合液葉面輔助追肥1~2次。苗期還要用3 000倍擬除蟲菊酯或敵殺死防治蚜蟲2~3次,用半量式波爾多液防治病害3~4次。定植前10d,開始逐漸加大放風量煉苗。
3定植
辣椒忌連作,要選擇前茬是葉菜類的菜園地,以蔥蒜類菜地為最好。冬季深翻凍堡,開春后整地做畦,施足基肥。一般施菜餅1 500kg/hm2、土雜肥75t/hm2、人畜糞22.5t/hm2、過磷酸鈣750kg/hm2、尿素375kg/hm2、氯化鉀225~300kg/hm2。早熟栽培要在定植前7~l0d扣好塑料大棚和小拱棚,以提高土壤溫度。當定植畦10cm深地溫保持10~12℃時方可定植。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定植期一般在2月下旬。早熟栽培畦寬以4~6行為宜,定植6.0~7.5萬株/hm2。春夏季栽培一般在4月初趁土壤墑情好時覆地膜,4月上中旬定植,在膜上按株距30cm打穴,每畦栽2行,一般定植6.75~7.50萬株/hm2。秋延后栽培由于辣椒植株高度較矮,開展度較小,一般定8.25萬株/hm2左右,定植期為8月下旬至9月初。
4田間管理
溫濕度調(diào)節(jié)是早熟栽培關(guān)鍵措施之一。定植后畦溫控制在30~35℃,秧苗活棵后可適當小通風,棚溫降至28℃左右,夜間溫度不低于15℃,空氣相對濕度為60%,土壤相對濕度為80%左右。如有寒流,夜間大棚內(nèi)小拱棚上要加蓋草苫。坐果時放底風,當夜間外界氣溫不低于15℃時,晝夜都要通風。入夏外界氣溫適宜時可揭去棚膜。定植時澆水不要太大,栽后第2天澆1次緩苗水,5~6d后再澆1次水。緩苗后至始果期前,控澆水,進行蹲苗。辣椒膨大期,要加強澆水追肥。盛果期可追1次尿素或腐熟人糞尿,促果實膨大。從始果期至采收末期還可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與尿素水溶液2~3次。春夏露地栽培緩苗后至開花前,要中耕2次,追施尿素225kg/hm2,隨即澆水1~2次,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如是地膜覆蓋栽培就不必進行中耕。門椒開花時適當控制澆水,門椒坐果后要追1次大肥,最好追施腐熟人畜糞尿15 t/hm2,或施入氮磷鉀復合肥375~450kg/hm2。熱風季節(jié),應于傍晚澆水降溫。門椒采收后再追1次肥,追施尿素225kg/hm2左右,隨之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秋延后栽培田間管理主要指扣棚后的溫濕度和肥水管理。江淮地區(qū)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開始扣棚,初扣棚時,切忌全棚扣嚴;先只將棚頂扣上,棚頂中部最好留有通風口。隨著氣溫的下降,通風量逐步減少,四周膜也扣上,白天揭開,夜間留天窗通風。到10月下旬,外界氣溫降到15℃以下時,夜間要全棚扣嚴。但白天仍要在中午氣溫高時通風,以降低棚內(nèi)溫度。扣棚后,前期溫度管理的原則是:白天溫度30℃以下,夜間15℃以下,空氣相對濕度60%左右;后期棚內(nèi)最低氣溫在15℃以下時,基本上不再通風,并要在大棚外加蓋草苫防寒保溫,防止凍害。秋延后栽培,應加強前中期的肥水管理,抓住時機追肥,促進其生長發(fā)育。在初果期追施尿素225kg/hm2左右,并在初花期、盛花期、盛果期進行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加0.2%尿素水溶液。
5病蟲害防治
辣椒病害有炭疽病、軟腐病、青枯病、疫病、病毒病等。炭疽病、軟腐病、青枯病可用1∶1∶160~200倍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進行防治,每隔7d噴1次,連噴2~3次。疫病可用40%的乙磷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病毒病主要是通過防蚜避蚜來減少病害發(fā)生。辣椒蟲害主要有蚜蟲、棉鈴蟲、煙青蟲、螨類等。蚜蟲用40%樂果乳劑(加脂)1 000倍液噴霧,15d左右防治1次。棉鈴蟲和煙青蟲用2.5%敵殺死乳油或50%鋅硫磷乳油2 000~4 000倍液噴治。螨類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或40%水胺硫磷乳油各1 000倍液噴治。
6采收
辣椒的采收不僅是采收果實,而且是一項有效的增產(chǎn)措施。利用不同的采收時期,可以調(diào)節(jié)植株的生長發(fā)育。生長瘦弱的植株,可提早采收青果;而對生長旺盛甚至有徒長趨勢的植株,可延遲采收,控制莖葉生長。無論是采收青果或是紅果、門椒,都要盡量早摘,產(chǎn)量高峰期1~2d采收1次。
7參考文獻
[1] 許士禮,程小偉,孫光天.蘇北大棚越冬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8(13):68,72.
[2] 侯鳳慈.冬春茬辣椒日光溫室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中國果菜,2008(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