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歡
【摘要】《回家》這首歌是臺灣著名歌手順子的一首歌。這首歌旋律細膩流暢,配器自然貼切,表達了妻子忍受寂寞孤獨,渴望丈夫回到自己身邊的情感。文章通過對歌曲《回家》的教學實踐,較細致地分析了歌曲在演唱中的氣息、聲音、主題、肢體、舞臺等的表現方法。
【關鍵詞】氣聲肢體力度舞臺表現
《回家》這首歌是臺灣著名歌手順子的一首歌。這首歌旋律細膩流暢,配器自然貼切,表達了妻子忍受寂寞孤獨,渴望丈夫回到自己身邊的情感。整首歌曲由情感的茫然敘述、凄涼的哭訴到歇斯底里的爆發(fā)推向高潮。這首歌音域跨兩個八度,低音到小字組的F,高音到小字二組的B,是一首較難演唱的歌曲。一些大型的聲樂比賽這首歌常常做為歌手的選唱歌曲,下面談談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和方法與同仁交流。
一、氣息與聲音的控制
《回家》前段,這段是敘述段,歌詞寫到“我還不明白,為什么你離開了我,沒有你的電話,沒有一封信”這是主人公的自言自語,講述自己的內心的空蕩與失落,那么要求聲音要弱聲,要有所控制,再逐步放開,每個字都要在嘴邊說清楚,而且要借鑒一些美聲的方法在一個點上唱,使旋律連貫流暢。在演唱時,注意氣息必須要控制好,才會使聲音有強、有弱,尤其第一句詞,氣一定要沉下來,唱出“我還不明白”。第二句“為什么你離開了我”要唱的略帶有氣聲,但是還要有音色不要太虛,尤其“我”字和“了”字要連好,“丟了你”在一個聲線上唱出來,嘴里拼字動作不要過大,要一帶而過,才會真正地表達主人公內心的空虛和主人公的不知所措的心理活動。
二、聲音力度與共鳴運用
歌曲的中段是情感進一步抒發(fā)的樂段。歌中唱到“別說,不會有結果,永遠,永遠別說分手,而你又怎么能夠就這樣的放手一去不回頭”這段要求聲音要有力度,有磁感,在拼每一個字時都要有暴發(fā)力,聲音要打出來,結實明亮,要求聲帶閉合要好,要擋氣來唱,氣聲要少一些,尤其唱“而你,又怎么能夠……”出現一個“你”字的高音,這個音在小字二組的音上。在教學上應要求學生聲音要有點不生硬、不擠、氣息要支撐好,這時的麥克運用也要結合好,注意遠近的距離調整好,防止聲音的尖硬。在這段的演唱上同時要求學生注意共鳴的運用,包括口腔、咽腔、頭腔的結合運用。在拼字時要硬一些,聲音要有致點,聽起來比較扎實、明亮,在這一基礎上稍加一些哭腔的聲音,使歌聲更加感人,更能體現出主人公那種對丈夫的愛和怨,更能表達出妻子渴望得到愛的強烈情感。
三、主題聲音的處理
《回家》這首歌在每一段中反復出現了多次的“回家,回家,我需要你,回家,回家,馬上來我的身邊”這也是這首歌的主題。那么如何根據主人公情感的發(fā)展來演唱好這一主題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整首歌曲的質量完成的一個尺度。
第一次的“回家……”是主人公在夜晚一個人自言自語的講述,要求聲音要柔和凄婉一些,聲音要控制好,“家”字不要唱得過于硬,母音“阿”字用一些氣聲來表達,“會”字要弱一些唱,拼得要仔細。
第二次的“回家,我需要你”在演唱上不同于第一段。這次是主人公經過痛苦的折磨而發(fā)出的心聲。此時在演唱上要求聲音要多一些力度,“回”字要加強拼字,聲音打到硬口蓋上,多一些共鳴,音色上要寬一些,“需”字要唱得由強到漸弱再強過度到“你”字,“你”也要強調一下,在聲音上要連貫而流暢,語氣上要有層次,真正地把主人公的情感抒發(fā)出來。
第三次、第四次直到結尾的“回家,我需要你”的反復,在演唱上更是要在力度上作變化,一遍比一遍要強,強調每一個字,特別在結尾處上幾呼是歇斯底里的喊出“回家,回家,馬上來我身邊”。聲音扎實、明亮,“馬上來我身邊”要唱得明了、直白,每一個字都要強調出來。歌曲的最后一個字“邊”字的時植比較長,這時可在“身邊”前偷吸一口氣,保正最后一個音字的質量,聲音力度上是由強到減弱控制好。
四、肢體語言表達
現代流行音樂的演唱更直接地展現給大家的不僅僅是聲音,它還包括外在的感官、視覺、動化及演唱者的肢體、服裝、造型等等。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肢體語言的表達與歌曲的完美結合,特別是舞臺上的感覺,舞臺上的表演尤為重要。《回家》這首歌在演唱及肢體語言的表達與表演上是比較難把握的,它音樂的內涵是很深的,這就要求在教學上要從情感入手,從內心入手,每一個肢體上的細微變化都要有思想,下面就逐一敘述:
1.頭部、臉部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在演唱上眼睛是非常重要的表達部位,同時還有頭、眉毛等。要根據歌曲的情感內容的相應變化來變化。如歌曲的開始部分,是主人公內心的孤寂、茫然的感覺,那么體現在臉上是呆滯的眼神,嘴在唱時仿佛是在自言自語,頭尖要有感覺,頸部也不要僵硬。
2.上身、手臂、肩、后背
隨著歌曲的發(fā)展,情感的深入,身體的各個部分都在起伏,這時要注意身體的協(xié)調,在表達上要包括上身的振顫、肩的收縮、胸的展開、背的感覺等等,要和歌曲完美結和好。在歌曲的最后一段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整個人的肢體都應是積極的,它包括腳、腿,因此說歌唱是人的全身運動,它的肢體并不是單一的,它要求要有一個整體的協(xié)調,歌唱者要把握住情感,通過聲音、肢體的變化來演唱好歌曲是最終目的。
五、舞臺表演
流行音樂演唱最為關鍵的是學生的舞臺表演,而往往學生在這一方面是很缺發(fā)鍛煉的,因此在教學上要注重這一方面的磨練,要讓學生有歌唱的實踐,要在實踐中及時總結,教學中可利用一些音像讓學生有一個對比,在對比中找出問題,這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求學生對舞臺要有所了解,包括各個方向,舞臺的寬窄、舞臺的深度等等,根據歌曲的表現形式掌握好開始、間奏、結尾,設計好這三部分的演唱方位再那里,如果不需要伴舞那么演唱者應在舞臺的中央部位,如果舞臺左右都有關眾,演唱者要靈活運用,盡量照顧到所有人,還要有一個中心。
舞臺表演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在教學中要樹立學生在演唱上要有關眾感,我門平時的學習就要帶著這種感覺,因此在真正舞臺上學生會不感到陌生,舞臺的走臺會很自如,這些在教學中是必需練習的,而且是要時時刻刻的練習,決不能放松,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進步。
流行音樂演唱是比較注重個性化的,因此說在教學上它同樣是有著各種各樣的方法和表現、表達方式,以上只是自己教學中的一點體會,愿和各位同仁探討,使我們的教學更有進步。
參考文獻:
[1]徐竟存..跟我學唱歌通俗唱法卷.湖南文藝出版社.
[2]朱均雄.聲樂考級曲集(通俗卷).上海音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