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行基層直接民主選舉以來,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總是不厭其煩地說:“中國國民素質(zhì)差,中國國情不允許,不選則安,一選則亂,中國不是美國”云云。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其實不然。原因何在?我倒有點體會。
且不說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中我們是怎樣“教”選民和代表投票的,咱就說《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guī)定的農(nóng)民選村官吧!
山西省第六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時,我正擔任山西省河津市城關鎮(zhèn)黨委書記。大概是官做得太“大”了,似乎有點不怎么怕了。于是乎,我放開手腳,讓“亂”了一次。結果呢,在“亂”中選出a了全鎮(zhèn)所有的村官。令反對者大失所望的是,以后再沒亂,全鎮(zhèn)安定多了?!度嗣袢請蟆泛椭醒腚娨暸_就此還報道了許多次。
2004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時,我又隨民政部組團,到美國看了一次。這次沒白跑,算是看出了一點門道。
在國外不能隨便講,回國后該說幾句實話了?,F(xiàn)在我可以這樣說:第一,別迷信美國;第二,美國沒有啥可迷信的!另外還有一句悄悄話:當時我組織城關鎮(zhèn)的民主選舉時,我做了群眾的尾巴,是被農(nóng)民牽著鼻子走的!真的,我沒有引導他們怎樣去競選,也沒有教他們?nèi)绾螌W習美國,后來發(fā)生的一切,全是地地道道的Made in China!
就說我們米家關村的民主選舉村官吧!
米家關村的村委主任候選人是經(jīng)村民直接提名產(chǎn)生的,提名過程可謂一波三折。這個村沒有明顯的政治派別,是黨支部一統(tǒng)天下。但選舉開始后,出現(xiàn)了擁護原村委會和改革原村委會的兩股力量。村民自稱是“傳統(tǒng)派”和“改革派”。候選人提名工作開始后,幾十個候選人“蹦”了出來,誰都不服誰。再后來呢?兩“派”在各自內(nèi)部首先開始了“大浪淘沙”。為了自己一方的人能勝選,他們通過一系列的談判和競爭,最終通過“統(tǒng)一戰(zhàn)線”,把最具實力的人推向了前臺,產(chǎn)生了兩名主任正式候選人,競選就這樣開始了。
正式候選人確定之后,選民自發(fā)地,也是非常強烈地要求兩位候選人進行公開辯論,并當眾回答選民的提問。選民們說:“我們不愿意‘布袋里買貓,我們投票要投個心服口服?!贝暹x舉委員會不知妥不妥,便來請示我。我說,就隨選民的便吧。于是,村選舉委員會定了個時間,組織了選民大會,讓兩個候選人當眾講自己的治村方略和任后打算,選民還當眾提出幾十個問題讓他們當場回答,弄得兩個候選人顧頭不顧尾,還差點吵起來,其激烈場面前所未有。這一辯一答,選民心里有了底,投誰的票成了個人心里的“小九九”。
應該嚴正聲明的是,這一過程是選民自發(fā)要求的,不是我在“挑動群眾斗群眾”。
辯論之后,兩位候選人及其核心人物針對選民的要求,分別印刷了幾百份反映他們各自施政綱領的傳單,派人一一送給選民,選民們再次認真比較,惟恐以后選錯人。
再聲明一次,我沒有叫他們這樣做,非法與否,與我無關。倘若問罪,我只是負點還算體面的“領導責任”罷了。
投票前夕,選民家里的電話響個不停,都是候選人的承諾和吩咐,電話告知之后,他們還不放心,又親自登門拜訪,選民成了真正的“寶貝疙瘩”!有一位年輕人為了動員他的爺爺投自己信任的人的票,整天泡在爺爺那里,差點磨破了嘴。選舉的頭天晚上,全村的狗叫了一夜。
投票當天,競選雙方都準備了數(shù)輛出租車,把行動不便的選民一一請到了選舉現(xiàn)場,唱票時,觀看的選民比看大戲時的人還多。選舉結果出來后,落選的一方以默認的方式承認敗選。
縱觀中國農(nóng)民的這一“創(chuàng)舉”,他們在有了真正選舉權的第一天早上就知道了如何去認真行使。整個選舉過程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仿佛是在按劇本演一場編好的劇目。
再看美國的總統(tǒng)大選。民主、共和兩黨提名候選人的場面我沒親眼看到,但從電視和其他媒體上略知一二,布什和克里的產(chǎn)生過程無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和米家關的沒啥區(qū)別。無外乎是兩“黨”或兩“派”篩選出各自最優(yōu)秀的人來與對手競爭。
10月28日,距美國大選投票還差5天,已到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關鍵時刻,這一天,我到了華盛頓。奇怪的是這里一切都很平靜。接待我們的杜克大學政治系教授史天建告訴我們,這里是民主黨的天下,布什早跑到有爭議的州去了。史教授還打趣地說:“就全美國而言,布什和克里的支持率不相上下,11月2日下雨,布什當選,不下雨,克里當選?!蔽液芗{悶,美國總統(tǒng)選舉與下雨有什么關系?史教授笑著說:“窮人支持克里的多,富人支持布什的多,窮人車少,富人車多,下雨時有的窮人沒車沒法投票,而富人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因此,下雨不下雨就成了誰當選的主要因素。”我一聽,噢,夠懸的了,但沒有一點懸念的是,不論他們哪個當選,肯定是低票當選,絕對沒有我任鄉(xiāng)長時全票當選的那么風光。我乘坐的出租車司機插話說:“就華盛頓選區(qū)而言,民主黨還是不放心,我的車早已被民主黨預定了,11月2日到郊區(qū)拉沒車的選民投票?!蔽乙宦?美國的出租車和米家關的出租車在這方面的作用也差不多。
11月1日,也就是美國大選投票的前一天,我到了亞特蘭大,卡特中心劉亞偉博士帶我們觀看了喬治亞州共和黨黨部,這個相當于省委級的要害部門,“硬件設施”寒酸得令我咋舌,還沒有我們城關鎮(zhèn)氣派。為啥?大概是因為他們沒錢吧!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雖然共和黨在這里獲勝已沒多大問題,但該黨還是做了充分的準備。這里有準備發(fā)給選民的成堆信件,和支持布什的各種宣傳單。這讓我想起米家關村民的傳單。
22歲的保爾是共和黨支持者,他給我們講了他如何在2000年大選時勸他奶奶投布什一票的有趣故事。她奶奶一輩子都投票給民主黨候選人,他在寫給他奶奶的信中說:“親愛的奶奶,我現(xiàn)在為布什的當選工作。當你去投票的時候,請你想想你是否愛自己的孫子,請你支持你孫子信任的人,投布什一票!”我聽完后,好像覺得他是那個米家關村的“村民”,不同的是一個在勸他爺爺,一個在勸他奶奶。
在民主黨那邊,劉亞偉博士帶我們觀摩了民主黨的支持者上街為克里和愛德華茲拉票的場面,那些身穿寫有“Kerry & Edwards”(克里和愛德華茲)名字和“Veteran for Kerry”(老兵選克里)服裝的男男女女,舉著印制的、手寫的大大小小的標牌和花花綠綠的傳單,不知疲倦地向過往行人和司機吆喝“Kerry!”“Kerry!”并把一張又一張傳單散發(fā)出去。我一看他們忙乎的樣子,自然想起米家關村民為他們的支持者發(fā)傳單的場面,如出一轍啊!
劉博士還告訴我們:“這里的共和黨的支持者保爾他們還制定了一個決戰(zhàn)72小時的計劃:插5萬塊支持布什的牌子,發(fā)15萬張傳單,在車窗玻璃上貼60萬張卡片,打20萬個電話。這些都是拉票的方式?!?/p>
又觀摩了一整天,我對美國人選舉總統(tǒng)的過程心里有了個概數(shù)。就方式而言,我覺得美國人做的,米家關的農(nóng)民全做過了,而米家關農(nóng)民做的,美國人還有的沒做。于是我悄悄對劉亞偉博士說:“中國農(nóng)民不但跑,而且還敲,敲選民的家門,面對面地進行叮囑?!眲⒉┦空f:“你還沒看完呢,保爾還有敲10萬人家門的計劃哩!”說完他又帶我們觀摩了保爾他們敲門與選民直接對話的過程。
11月2日,我們在Douglas(道格拉斯)和Gwinnett(格溫奈特)縣的幾個投票站全程觀摩了選民投票的過程,也就那么幾個環(huán)節(jié):出示證件,查驗身份,領取選票,然后秘密劃票。我和我的同行們開了個玩笑:如果我們米家關的農(nóng)民懂英文,不用培訓完全可以在這里當個合格的工作人員,說不定年終還能被評為優(yōu)秀哩!
在離開美國飛往北京的美國聯(lián)合航空公司航班上,13個小時的飛行時間我并不覺得長,我把米家關村的村官選舉同美國的總統(tǒng)大選作了個比較:中美兩國政治制度不同,發(fā)展歷史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經(jīng)濟狀況不同,意識形態(tài)不同,選民素質(zhì)不同,但在對民主權利珍惜和民主選舉的方式上卻驚人地相似!
面對這些我親身遇到的問題,我想了很多很多。17世紀英國資產(chǎn)階級政治思想家洛克提出的“天賦人權”和我們黨倡導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其核心本質(zhì)是一致的;民主權利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基本權利,它不需要誰來再次賜予;民主選舉作為人類政治文明的共同有益成果,并非屬于哪個社會哪個階層私有!同時,作為民主政治最基礎的民主選舉,有它的自身運動規(guī)律,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規(guī)律。既然是規(guī)律,就得嚴格遵守,人為地取舍其中的環(huán)節(jié),“變通”其中的方式,就會破壞它的規(guī)律,選舉結果就不可能反映出民意。
話又說回來,到底是國情不同,自然也有不同之處:我們含蓄,美國人直率;我們叫“十人聯(lián)名”,美國叫“兩黨競爭”;我們叫“談治村方略”,美國叫“競選演說”;我們叫“和選民見面”,美國叫“游說拉票”;我們叫“各抒己見”,美國叫“猛烈抨擊”;我們講團結,美國人愛“造反”;我們講和諧,美國人搞VS(對決);我們很溫柔,美國人太放肆;我們在選村官,美國在選總統(tǒng)!
當然,匆匆忙忙的美國之行,收獲不僅是這些。美國的選舉有較長的歷史,選舉文化有深厚的底蘊,選舉機制有獨特的一面,但也有瑕疵,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他們也在“與時俱進”。不過,有句話還要再說一遍:中國人不笨!我把這些寫出來,如果對,大家可以借鑒思考;如果不對,算我白跑一趟。
最后,我奉勸那些總以為中國國情復雜、中國人素質(zhì)差,把“中國人不適合民主選舉”成天吊在嘴邊的人四個字:以后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