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世偉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新聞標題是新聞作品的眼睛。是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表現(xiàn)主題、引導受眾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好的新聞標題,不僅讓人眼前一亮,而且能引發(fā)思考,引入人勝。然而,一個時期以來,一些新聞媒體特別是廣播電視。并不重視新聞標題,致使不少新聞標題或格式化。淡而無味;或題不對文,油水分離;或詞不達意,有悖語法等。因此,重視對新聞標題的研究和制作,十分必要。
新聞標題的作用
為什么要研究新聞標題?著名記者范敬宜曾在為《通俗新聞標題學》一書所作的序里這樣形容:“一條標題,少者只有幾個字,多者也不過幾十字,然而其中蘊藏著無窮的奧妙。制作標題,是一門學問,一種藝術。可以說新聞標題就像是新聞的眼睛。在受眾接受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边@段話深刻地說明了新聞標題的內(nèi)涵和作用。
實踐證明,新聞標題就像市場經(jīng)濟中一個產(chǎn)品的名字一樣,名字起得好壞,不僅直接影響產(chǎn)品的定性,而且關系到產(chǎn)品的銷路。有人在解讀一篇好的評論文章時說,有了好的評論標題,就等于有了一半的文章,這話同樣適合新聞標題的寫作。
新聞要感動人、教育人,首先得吸引人。標題的“向?qū)А?,可以直接讓受眾進入其中,全神貫注。這不僅在于新聞內(nèi)容重要,而且在于標題對新聞事實作了客觀公正的概括和提示,具有吸引作用。比如《美國航天飛機“挑戰(zhàn)者”號爆炸》、《深圳海關公開銷毀262萬張走私光盤》、《湖南遭受龍卷風襲擊》等,這些標題言簡意賅,震撼人心,富有吸引力。由此可以看到,盡管這些標題的字數(shù)很少,但標題本身高度濃縮了新聞事件。其實,每一個新聞標題都可看成是一條獨立的特別重要而又具有強烈吸引力的新聞。受眾即使沒有閱讀新聞導語,但僅從標題也可以知道新聞將要告訴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視覺、聽覺與心理常識表明,符合人們視聽習慣的新聞標題。能夠改變單調(diào)呆板的模式,使人賞心悅目,給人以美的享受。新聞標題是從眾多的生活現(xiàn)象中提煉概括出來的。與內(nèi)容統(tǒng)一和諧的標題。不僅能加深對新聞內(nèi)容的印象,而且還可給人以無窮的回味。超出傳遞信息的范圍,一舉兩得,錦上添花。
新聞標題制作應注意的問題
新聞標題制作要避免使用“萬能標題”。前一段時間,一些媒體在標題中紛紛使用“走”字,如“走近科學”、“走近體育”、“走近舞蹈”、“走近女足”、“走近航天城”等。有些編輯覺得用這種標題實用性強。省時、省事、省力,但在廣大觀眾和讀者的心里,這種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超級萬能標題,其實是最無能的表現(xiàn)。
新聞標題制作不宜過長。新聞標題越長,后期制作越不方便,印象也就越模糊;如果標題簡潔,印象就會深刻。不少記者在做標題時總想把新聞的五個W都體現(xiàn)出來,而實際上,這樣做只能起到破壞新聞主題的作用。貪大求全的結(jié)果是適得其反。
新聞標題在制作時還應避免語言歧義。比如《礦工有了星期天》,本來說的是礦工改換體制為星期天統(tǒng)一放假,但題目卻容易讓人誤解為礦工過去從來也不休息,只是工作,顯然是出了偏差。這些事都不大。個別新聞工作者認為這不過是個把字的問題,不必吹毛求疵。然而從大處講,它直接影響到維護祖國語言文字的純潔性問題,從小處看,它影響了新聞的質(zhì)量,因小失大。很不值得。
新聞標題的表達方式
新聞標題的具體運用形式,往往因新聞具體內(nèi)容的不同而各異。
一語破的陳述式標題。用來陳述新聞事實的標題,是新聞標題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方式之一。它的特點在于直接把新聞中最主要、最新鮮、受眾最關心的內(nèi)容一語道出。使觀眾一目了然。
問句人題的提問式標題。提問式標題是把報道中的現(xiàn)象或矛盾提出詰問用作標題,以引起社會和受眾的關注,增強宣傳效果。選用這種標題,應注意抓準具有普遍性的、與受眾利害關系密切的問題。例如《記者見聞:謝百三的課為何受歡迎》。
聲氣相通的描寫式標題。運用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本手法,對新聞中的主要事實或某一有特殊意義的場面,作形象生動、簡潔的描寫。這樣能平添幾分文采,起到引人入勝的作用。例如:《天花亂墜的廣告,百孔千瘡的商品》。
賦物以神的抒情式標題。抒情式的標題通過狀物繪景表現(xiàn)出感情色彩,且文字優(yōu)雅。給人以美的感受。
開門見山的概括式標題。將新聞的主旨,提綱挈領、開門見山地概括一起的標題,例如:《武鋼連續(xù)六年完成國家合同》。
因物制宜的贊揚式標題。這也是一種常用的方式。它通常用對新聞事實的評語做標題,以增強報道意向和鮮明性。運用這種標題要注意實事求是、留有余地,不隨意夸大、言過其實。
凸顯落差的揭露式標題。即在標題中揭露矛盾,或抨擊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良傾向。由于揭露式標題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所以一定要準確無誤、掌握分寸。既向讀者透露出問題的嚴重性,又要有利于矛盾的解決。比如《××縣在抗洪期間組織跳舞引起社會公憤》。
綜上所述,正因為標題對于新聞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采寫新聞時不應忽視題目,不應該把它當做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應把它當做畫龍點睛之筆來處理。新聞應遵循新聞標題的一般性規(guī)律,既保持新聞標題的真實性、嚴謹性,還要照顧新聞獨特的傳播方式。
因此,作為記者、編輯要在新聞開始之初,通過不懈努力的“興奮點”——標題,迅速將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告訴受眾,并使其具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
(作者單位:固始縣電視臺)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