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穎
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擁有愛心,是班主任工作的“通行證”。當學生表現(xiàn)出色的時候,微笑是最由衷的贊揚,給學生帶來快樂;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輕輕的話語是最有力的教育,給學生帶來希望;當學生缺乏自信的時候,一句“老師相信你”是最高明的鼓勵,給學生帶來信心;當學生遇到困惑的時候,熱情的接納與引導是最真誠的幫助,給學生帶來溫暖。作為班主任,光有熱情是不夠的,班級管理千頭萬緒,突發(fā)事件令人防不勝防,未成年人行為反復多變,班主任事務繁多。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情”不能濫用,要講究運用情感的藝術,使班主任工作獲得最大限度的輕松,愉快。因此,在班主任工作的實踐中,我認為情感藝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善于捕捉契機
教育契機是指在教育過程中事物發(fā)展或一事物轉化為他事物的關鍵、樞紐與決定性的環(huán)節(jié)。通過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發(fā)現(xiàn)如果善于捕捉教育契機、抓住機會,來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學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天早上剛上班,班里的衛(wèi)生委員跑到我面前非常委屈地對我說:“老師,他們不聽我的,我叫他們掃地,都不干……”對于衛(wèi)生這一老大難問題,確實讓我大傷腦筋。因為二年級的小學生不能充分理解老師的要求,衛(wèi)生打掃經常不到位。而我班的衛(wèi)生委員又是非常負責任的,只是年齡小,不懂得怎樣發(fā)動學生,所以有些學生不知道該怎么干活。當時我心里很生氣,想發(fā)火。幾分鐘后,我漸漸冷靜了下來,因為光發(fā)火不能解決問題。周一是班會時間,我先沒有提衛(wèi)生的事,而是這樣說:“我作為班主任,和你們一樣,都希望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好的、干凈學習環(huán)境,但我自己的許多工作沒有做好,比如衛(wèi)生方面、班級設施的擺放沒管理好,經常被扣分?!本o接著,我還談了一些不很理想的地方。學生其實是很容易被感動的,其中有一個男生,班級觀念淡漠,集體活動不積極,星期一不穿校服,沒有組織紀律性。我多次教育,但效果不好。當時他主動想談談自己的得失,我感到非常的意外,他說:“我覺得我是班上做得最差的一個,經常不穿校服,老師說的話說是不能記到心里,沒有為班級爭光,反而抹黑,請大家相信我,我一定會改?!?/p>
就這樣,經過這次班會,衛(wèi)生這個老大難問題得到了很好地解決,而且?guī)熒g進行了坦誠地溝通交流。心與心的碰撞,把不利因素變?yōu)榱擞欣慕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這種教育契機是經常、大量出現(xiàn)的,但跟機遇一樣,它是不規(guī)則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時教育契機又是稍縱即逝的,要及時利用。一句話,就是要求班主任善于敏銳地識別教育契機,及時抓住并加以利用。
二、努力感動學生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心不應是真理的倉庫。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惡習就是冷漠,缺乏熱情。兒時的內心冷若冰霜,來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人的心靈的豐富性、多樣性,教師最大的悲哀莫過于眼看原來天真活潑的,對世上萬物充滿熱情的生命,在學校的“教育”中變成只對“知識”懷有“單純”好奇心的“機器人”。
我班有一個男生,非常聰明,但父母離異,缺乏父愛和母愛,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種種情況造成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不理想,總是很自卑,認為沒有人愿意理他。我多次與他交流、談心、關心他的生活,幫助他解決困難,正確處理與同學的關系,還動員班上同學和他做朋友。漸漸地,愛心驅走了烏云,驅散了冷漠。他終于被我的良苦用心感動了,臉上開始有了笑容,成績也逐漸提高,走出了家庭的陰影,走向了陽光地帶。
三、正確看待學困生
學生是未成年人,是發(fā)展中的人,是未定型的人?!耙磺袨榱藢W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以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本”。這些響當當?shù)恼Z言,時刻都在提醒著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我們的付出是否體現(xiàn)了對每一個學生個體的尊重與關愛,是否有助于學生主動健康發(fā)展?
任何一個班級群體之中都有弱勢的成員——學困生,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定位。他們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在各方面的發(fā)展上和其他同學有差距,極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理應得到他人更多的關愛。然而現(xiàn)實卻不盡人意:他們往往成為被取笑的對象,蜷縮在被遺棄的角落。所以,班主任的作用是幫助學困生甩掉自卑的包袱,追求一種健康向上、積極達觀的生命態(tài)度與精神狀態(tài),使之能有勇氣、有信心、能勇敢地面對生活,面對學習,面對周圍的每個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許多學生在品行、學習、個性心理鍛煉中,時冷時熱,一次或幾次考試的失敗,就灰心意冷,有的學生昨天才受教育,今又犯錯誤,這些都是學生成長中不可避免的反復或倒退。班主任要多給他們一些愛心,不歧視、不嘲弄,正確引導,允許學生犯錯誤,讓他們在失敗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