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燕
世界經(jīng)濟一片昏暗,不可思議的是,電影業(yè)卻火爆異常,東方,西方,到處開花。
絕望中的人類特別需要夢想,不是嗎?在各種人類經(jīng)歷過的戰(zhàn)爭和天災(zāi)人禍中,正是夢想幫助我們熬過漫漫長夜,迎接光明。
身為制造夢想的人之一,是上帝的幸運兒。為此,多苦,多累,多難,我從無怨言。那是我之所愛,我的精神家園,我的完美世界。在那里,我能自由地呼吸和歡笑,能盡情地在天上飛。
幾年前,我在一部加拿大電影《馬可波羅》里演皇后。伏天,現(xiàn)場上百號人。常常,由于某一個工作人員不能達標,一次次反復(fù)重拍同一個鏡頭。老導(dǎo)演凱文好脾氣,從不發(fā)火。然而我知道,制片主任,第一副導(dǎo)演不停地看著他,又看著表,擔心著能不能按計劃完成日生產(chǎn)量……幾天后忍不住好奇,問凱文如何練就如此高深“修養(yǎng)”。凱文很認真地說:“能有幸當上導(dǎo)演,有片約養(yǎng)家糊口,還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實在該感激上蒼恩典,還有什么火可發(fā)的呢?我可是眾人羨慕的對象??!”很久,我找不出一個反應(yīng)的詞。
我們需要夢想。正因為夢想,世界才永遠光明,人類才永遠向前。有夢想,人類才相親相愛。不是嗎?只有動物世界才爾虞我詐,你死我話。
縱觀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角逐的前幾名:《貧民窟百萬富翁》《本杰明·巴頓奇事》《福斯特對話尼克松》《老爺車》《朗讀者》……部部立意高深,結(jié)構(gòu)精彩,制作精良,娛樂性強。真不愧世界夢想集大成生產(chǎn)之地稱號。
人類可以沒有豪宅名車,可以沒有山珍海味,可以沒有翡翠珠寶,但書、音樂、繪畫、舞蹈、電影、電視、電子游戲是萬萬不能沒有的。那是人類夢想的載體,失去這些,人類將失去未來,失去歷史,失去存在。
我常想,我們的兒女子孫將如何衡量我們今天的價值觀和夢想?電影,正是電影殘酷地,歷史地,有聲有色地記載著今天,供50年,100年后的人們評判今天的偉大與墮落。我們的兒女子孫該有多幸福,生來就能看到那么震撼人心、色彩斑斕的電影,能玩那么超級酷的游戲。
常常,人們總詢問我為何能堅持從事這種漫長又虛無的造夢工作。它與現(xiàn)實是那么遠,風險是那么高。我有一曾在美國學過電影的上海朋友戲言,似乎必須是一瘋子或神精有點歪的人才會如此“執(zhí)著”。我當然地屬于至少偏瘋子類女士。但是,沒有了電影,我又能干什么呢?沒有了電影,我卻會成瘋子,名副其實的行尸走肉。為夢想活著,是貧,是苦,是累,但傻瓜似地快樂著。
如果能同時還給別人帶去夢想,給別人制造快樂,世上還能有什么更多的奢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