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言
經(jīng)常聽到一些黨政官員感嘆:現(xiàn)在送禮之風太盛,拒之很難。言下之意是拒賄難。果真如此嗎?讓我們翻開歷史遺葉,看看古代的清官廉吏是怎樣用多種方式拒賄的,或許可為我們今天的反腐倡廉建設資以借鑒。在我們靜思回味之際,定會受益匪淺。
司馬遷: 大義退玉璧
司馬遷在任太史令時,朝中最得勢的將軍李廣利千方百計想拉攏他,他知道司馬遷的女兒妹絹十分喜愛美玉,而且他還清楚這位太史令對女兒是愛如掌上明珠。便派家人給她送來一對珍貴的玉璧。
妹絹見這對晶瑩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歡,司馬遷卻深情地開導女兒說:“玉璧貴在無瑕,人也應如此。如果我收下這對玉璧,心靈上就會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闭f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
張 衡: 嚴詞拒金刀
張衡曾兩度任朝廷太史令,永和初年又出任河間相牗地方官牘。當時,世風日下,弊政甚多,但張衡法治嚴明,著力打擊那些地方豪強劣紳。為此,有的豪富便派人暗中送來“金錯刀”,進行賄賂。
然而,張衡并沒有被金錢所誘惑,以“法治不失志”五個擲地有聲的嚴詞,憤然拒收“金錯刀”,使這些富豪的陰謀徹底破產。過了不久,郡中上下肅然,民風大正,百姓安居樂業(yè)。
王安石: 妙語辭寶硯
宋朝宰相王安石善詩好文,且酷愛收藏文房諸寶。有一位地方官員為了巴結這位朝廷重臣,特意登門送來一方寶硯,并在王安石面前不停地夸獎這方寶硯“呵之即可得水”。
王安石聽了后,笑著反問他:“縱得一提水,又能值幾何牽”羞得那人無言以答,只好收起寶硯起身告辭而去。
李 汰: 詩文拒黃金
明代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時,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舉考試。一天深夜,有位求情者送一包沉甸甸的黃金,請他給予一位考生通融。李汰揮筆寫下了一首表露心跡的拒賄詩:“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心。莫言暮夜無知者,須知乾坤有鬼神?!碑敿丛獾嚼钐幕亟^。
張伯行: 檄文禁饋送
清代乾隆年間,張伯行出任江蘇巡撫。上任伊始,他便公布了一份別出心裁的官箴《禁止饋送檄》:“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牽”他正是這樣惠政礪己,廉潔自律,始終不違誓言,在歷史上享有“江南第一清官”之譽。
于 謙: 座右銘保廉
于謙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監(jiān)察御使,他很注重清廉自律。從他踏上仕途的那天起,他寫下一條座右銘:“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庇谥t一身官職變動多次,但始終不忘把這條叫做《石灰吟》的座右銘帶在身邊、掛在案頭,并身體力行。每遇送禮行賄者,他便朗讀座右銘,使行賄者羞愧而退。
宣德年間,他由河南巡撫調京任兵部侍郎時,河南幕僚勸他:“你不向上司獻金玉,就帶上點土特產吧!如絹帕、蘑菇、線香之類的。”于謙聽罷仰面大笑,笑罷讓幕僚看他的座右銘。然后秉筆賦詩以明志:“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礙閻羅話短長?!?/p>
詩里行間的蘑菇、絹帕和線香是供人們使用的,如果都被當官的拿去討好了上司,就會給人民生活所需帶來困難,不要讓老百姓指戳脊背。從此“兩袖清風朝天去”的一條新座右銘掛上他的門楣,以示不為利祿所動?!皟尚淝屣L”還被引申為“品德正直清廉官員”的代名詞。
公儀休: 婉言拒紅鯉
在我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名叫公儀休的地方官,因為廉潔,被任命為魯相。他奉行法度,遵循正道,自己在廉潔上做出榜樣,百官自然正直無邪。有一次,一位賓客來看他,順便帶了條紅鯉魚送他,可他怎么也不肯接受。賓客說:“我并沒有什么圖謀,只是聽說您喜歡食魚,尤其喜歡紅鯉,為什么不肯接受呢?”他回答說:“就因為我喜歡吃魚,我才不能接受你的魚?,F(xiàn)在我擔任宰相之職,自己買得起魚,如果輕易接受別人的魚,就有損操守,順著這樣一條收受別人財物的路滑下去,最后難免會被免職,那時還有誰給我送魚呢?”說得那位賓客羞愧而退。
公儀休經(jīng)常告誡他的下屬:當官的人已經(jīng)得利不少了,要知足,要懂得自律自省,不得再貪圖小利,更不得盤剝百姓。在他的倡導下,魯國的官場風氣一度在列國中是最好的。
周 新: 懸鵝禁送禮
明代周新?lián)嗡痉ò床焓购?,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只烤鵝,他堅決不受,但送禮人放下烤鵝,已經(jīng)搶先跑出門去了。周新沒有追上送禮人,家里人說,不就是一只烤鵝嗎?收下算了。
周新堅決不同意,便叫家人把烤鵝掛在大門口,以后凡是送禮者,他就讓家人領著去看那只高高地掛在大門口的烤鵝。從此,再沒人自討沒趣了。
林則徐: 拒賄二三事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江南監(jiān)察御史,巡視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島寓所剛歇下,有個自稱“花農”的人獻上一盆玫瑰花,還說是要請林大人換個大盆栽花。林則徐心知有異,一腳踢翻花盆,盆里現(xiàn)出一個紅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紙信箋,箋上寫著:“林大人親收,張保敬獻?!绷謩t徐當場將張保行賄的金老鼠沒收,上繳國庫。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赴廣州查禁鴉片。5月間,英國商務代表義律請林則徐到他的私邸參加宴會,并將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給林則徐:“請大人笑納我們的小小見面禮?!绷謩t徐接過來打開一看,大紅軟緞襯墊上放著一套鴉片煙具:白金煙管,秋魚骨煙嘴,鉆石煙斗,旁邊是一盞巧雅孔明燈和一把金簪,光彩奪目,起碼值10萬英鎊。林則徐道:“義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廣州肅清煙毒。這套煙具屬于違禁品,本當沒收,但兩國交往,友誼為重,請閣下將煙具帶回貴國,存入皇家博物館當展品吧!”義律被諷刺得無地自容,只好將禮品收回。
林則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時,由襄陽發(fā)出《傳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買備,沿途無須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屬官員,只在本境碼頭接見,毋庸遠迎?!?830年他離京赴粵查禁鴉片,行前,從良鄉(xiāng)縣向廣東省發(fā)出《傳牌》,云:“此行并無隨帶官員供事書吏”,“并無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館,只用家常飯菜,不必備辦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窩燒烤,以節(jié)糜費。此非客氣,切勿故違。至隨身丁弁人夫,不許暗受分毫站規(guī)、門包等項。需索者即需扭稟,私送者定行特參。言出法隨,各宜懔遵毋違。”
從《傳牌》令可看出,林則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準下屬遠迎:二不準擺酒席;三不準索賄受賄。林則徐這種廉潔正派的作風,確實值得稱道。他是一位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民族英雄,而他那種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潔正派的作風,更值得后人久久懷念。
白居易: 詩歌報財產
唐代白居易不僅是一位著名詩人,還是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也許是唯一通過自己的詩歌作品自覺向社會申報個人收入與財產的古代官吏。
剛入仕途時,為政府機關校書郎,是個抄抄寫寫的文秘,他在詩中說:“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難大用,典校在秘書。俸錢萬六千,月給亦有途,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不久,因表現(xiàn)不錯,升為左拾遺,工資翻了一番,作詩“月慚諫紙二千張,歲愧俸錢三十萬”。接著,外派到蘇州,任刺史時,“十萬戶州尤覺貴,二千石祿敢言貧。”隨后,白居易調回京城,為賓客分司,工資已是他剛入仕時的十倍。“俸錢八九萬,給受無虛月。”最后,為太子少傅時,工資最高,而且工作還相當清閑自在。“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做閑人?!币恢钡搅送砟?,退居林下,回到洛陽履道里他的大宅子里頤養(yǎng)天年,領到百分之五十的養(yǎng)老金:“壽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
現(xiàn)在的那些落馬貪官,如果能像白居易那樣,敢于公開自己的財產和收入,還有那么多來源不明財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