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姍姍
2008年12月10日,這位傳奇般的老人沮喪地對自己的兒子們說:“一切都結束了,這不過是個彌天大謊,基本上就是一個龐氏騙局。損失嘛,大概有500億美元?!?2月11日,麥道夫在曼哈頓的豪宅被捕,政府以詐騙罪起訴他。
瑞士一名對沖基金經(jīng)理米歇爾·多米尼斯多年以后仍記得當時他是如何被來自日內瓦的朋友說服的:“他告訴我,外人是沒辦法成為麥道夫的客戶的,但是他有法子讓我接近他。現(xiàn)在想起來實在是太荒唐了?!?/p>
剛開始的時候,麥道夫在本土的鄉(xiāng)村俱樂部和慈善晚宴上籌集資金。那些投資者總是悄悄地把麥道夫拉到一邊,然后不經(jīng)意地求他幫自己投資理財。因為他們眼看自己的朋友在麥道夫那里賺了不少錢,也急不可待要求跨入這道門檻。
接著,麥道夫把觸角伸向歐洲,再次使用同樣的方法,描繪一番美好的投資前景和回報,就像他剛開始在本土籌集資金時一樣。在過去10多年間,除了自營和經(jīng)紀業(yè)務,麥道夫投資公司還針對富裕人士、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設立了管理著20多家企業(yè)、資產(chǎn)成百億的投資基金。許多美國知名人士、機構都是該公司的客戶。麥氏除了口碑好,誘人之處還在于其所承諾的高回報和低收費,而且似乎全然不受市場牛熊更迭的影響。直到最近幾周,金融危機惡化引發(fā)回贖大增,麥氏騙局才終于被拆穿。
2008年12月10日,這位傳奇般的老人沮喪地對自己的兒子們說:“一切都結束了,這不過是個彌天大謊,基本上就是一個龐氏騙局。損失嘛,大概有500億美元?!?2月11日,他在曼哈頓的豪宅被捕,政府以詐騙罪起訴他。
龐氏騙局全球化
由于麥道夫尚未站出來給公眾一個交代,事情的原委至今仍未明朗,唯一公開的只有聯(lián)邦公訴人的起訴聲明。
但無論具體的經(jīng)過如何,麥道夫的手法大致可稱為又一次的龐氏騙局,而且是首個全球性的龐氏騙局。這個騙案的地域更廣,持續(xù)時間更長,影響也更深??梢哉f麥氏的騙局青出于藍,讓聞名于世的波士頓騙子查爾斯·龐茲也黯然失色了。
《龐茲的騙局:一個金融奇才的真實故事》一書的作者、波士頓大學教授米切爾·朱科夫說:“龐氏騙局根植于本土投資者的信任,而現(xiàn)在我們慢慢了解到,地域的障礙已經(jīng)消失了,金錢的流動超越了邊界,也超越了任何限制?!?/p>
伯納德·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的客戶大多是顯赫的猶太裔的高級行政人員和機構,包括夢工廠的總裁杰弗瑞·卡森伯格、好萊塢導演斯皮爾伯格、耶什華大學、埃利·威瑟爾基金會以及出版人莫泰米·扎科曼創(chuàng)辦的慈善會機構?,F(xiàn)在看來,似乎所有的富人,都有機會成為麥道夫的目標。連中東阿布扎比投資局這樣龐大的管理國家財富的基金會也委托麥氏的公司幫忙管理4億美元資金。
麥道夫向監(jiān)管人員表示,他利用了來自世界各大機構及個人的資金約500億美元。這些錢讓麥道夫過上了奢華的生活,包括他在曼哈頓的豪宅、漢普頓的海濱套房、法國里維埃拉能俯瞰安提貝角的別墅、位于倫敦上流住宅區(qū)的辦公室以及在紐約、佛羅里達和地中海的游艇。由于騙案突破了一國的范圍,當?shù)氐谋O(jiān)管者就變得鞭長莫及了,而投資的風險因為漂洋過海,變得越來越不為人們所留意了。所以它能成功地波及到好萊塢、蘇黎世,甚至到達阿聯(lián)酋。
麥道夫=賺錢
麥道夫1938年出生于紐約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對于他的童年人們所知甚少。
1960年,華爾街開始從戰(zhàn)后的昏睡中蘇醒,麥道夫也剛從霍夫斯特拉大學畢業(yè),他用自己做救生員和賣灑水器所賺的5000美元投資成立了伯納德·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他投入了25萬美金升級辛辛那提證交所的電腦設備,從此開始為投資者買入賣出紐約證交所的股票。這次電腦升級帶來了首次全電腦化的場外電子交易。
到1989年,麥道夫的公司已經(jīng)掌握了紐約證交所超過5%的交投量。他被《金融世界》雜志評為華爾街最高收入的人物之一,同時上榜的還有垃圾債券王國締造者邁克爾·米爾肯及索羅斯。一年后,他成為納斯達克的非執(zhí)行主席以及全美證券商協(xié)會的委員。
盡管有納斯達克主席的金字招牌,但行外人卻極少知道麥道夫的背景。與麥道夫共事的前辛辛那提證交所主席回憶說:“他是一個相當?shù)驼{的人,除了這行業(yè)里的人,沒有人知道他?!钡拇_在被捕之前,麥道夫并不出名。因為人們都直接找到他的公司。他的公司以效率高收費低著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選擇他的公司投資,委托人獲利更多。
這源于麥道夫一個備受爭議的做法,他付錢給那些將交易訂單交給他的經(jīng)紀公司,從而這些經(jīng)紀公司不再把訂單交給紐約證交所或者當?shù)氐淖C交所。像美國富達、嘉信這樣的大型投資公司也將自己的客戶訂單交給麥道夫的公司,從中獲得麥道夫提供的酬勞。麥道夫堅持說,這只是一種鼓勵競爭的做法,他只是不希望紐約證交所壟斷整個投資市場。
不管怎樣,華爾街認識他的大腕們還是覺得,麥道夫是一個不愛出風頭的人,他寧愿在里維埃拉度假,也不愿意參加行業(yè)的聚會。
在這個圈子里,他從一個大方的捐助者變成受歡迎的會員,最后成功博取猶太人的信任,將他們的儲蓄及慈善機構的巨款交給麥道夫管理。麥道夫被逮捕后,還有一些受害者說:“你看,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賺錢?!?/p>
對投資機構與華爾街上流人士來說,麥道夫的投資一直很有吸引力,其客戶平均一個月曾有過近2%的盈利記錄。
至于為什么在別人不賺錢的歲月里,他的投資公司卻可以贏利,麥道夫用幾個字簡單做了解釋:“內部消息?!本褪强窟@幾個字,麥道夫征服了眾多美國與歐洲的機構投資者。很多精明無比的對沖基金管理者、專業(yè)投資人士,竟也因為“內部消息”而變成了麥道夫的信眾。
麥道夫很懂得運用他自己的資源,他有時在自己17米長的“公?!碧枬O船上設宴招待客戶。通過朋友,麥道夫把自己的人際網(wǎng)延伸到紐約以外,在霍普金斯郊外擁有大量猶太會員的橡樹嶺鄉(xiāng)村俱樂部,許多人都是通過麥道夫的朋友麥克·恩格勒介紹,而找到麥道夫投資公司的。
恩格勒總是告訴他的球友,“我認識伯尼(麥道夫的昵稱),我能幫你進去?!北M管恩格勒在1994年就去世了,但橡樹嶺的眾多會員都與麥道夫聯(lián)系上了。一位上了年紀的會員盡管羞于透露自己的名字,但他還是忍不住說:“我損失了數(shù)千萬,有些朋友比我更慘。”這些在牛排餐廳或者慈善晚會、高爾夫球場或者鄉(xiāng)村俱樂部的談話中定下的買賣,有些是由麥道夫直接牽頭,但大多數(shù)是通過朋友間口口相傳的。
想成為麥道夫的客戶,有點類似于加入一個門檻很高的俱樂部,光有錢沒人介紹是不能進的,在很多人看來,把錢交給麥道夫投資已經(jīng)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
在眾多社交場合與麥道夫打過交道的律師杰里·賴斯曼說,當麥道夫與他的夫人露絲站在一起,“他倆就是成功者、慈善家的形象,如果你足夠幸運能加入到他們的生意里去,他看起來總是能為你賺錢?!?/p>
20世紀90年代,聲名漸長的麥道夫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球場或者鄉(xiāng)村俱樂部,許多在金融界地位顯赫的猶太人開始向麥道夫拋橄欖枝,麥道夫的事業(yè)也上了新的臺階,麥道夫旗下的公司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截至2008年10月他的投資公司在納斯達克排名第23位,平均每日的成交量大約為5000萬股。
口紅大樓秘密的第17層
麥氏欺詐并非天衣無縫,證券界人士馬科普洛斯早于1999年5月曾向證交會波士頓辦公室投訴麥道夫,建議證交會調查麥道夫公司“高得不切實際”的投資回報。但波士頓辦公室對此投訴不了了之。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考克斯2008年12月17日宣布展開內部調查,他聲明,證交會早于1999年已收到針對麥道夫騙局的“可靠而具體”的指控,并多次把線索交予職員調查,但10年來調查人員都不曾向證交會建議過對麥道夫采取法律行動。
根據(jù)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xié)會的記錄,截至2008年11月17日,麥道夫公司管理的資產(chǎn)有171億美元,但是它長年使用的卻是一家與其業(yè)務規(guī)模毫不匹配的會計師事務所。據(jù)調查,這家位于紐約的會計師事務所在一間只有2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辦公,總共3名員工。
麥道夫的許多競爭對手都對他的操作方法表示懷疑,他們說當自己的企業(yè)根據(jù)麥道夫的聲明重復他的交易模式時,發(fā)覺并不可行。
麥道夫的投資顧問生意一直是個謎,即使對家人,他也三緘其口。麥道夫的投資公司位于第三大道口紅大樓18、19樓,他的兩個兒子馬克與安德魯以及兄弟彼得一直在這里任職。但麥道夫本人卻在17樓辦公,單獨地操作他那不為人知的資產(chǎn)管理,僅由一名跟隨他多年的小職員協(xié)助。公司所有交易均為麥道夫一人獨斷,他管理資產(chǎn)并同時匯報資產(chǎn)的情況。這違背了交易和匯報分離的基本原則,卻也使得他能夠將這個騙局長時間操控下去。
對公司絕大多數(shù)雇員來說,麥道夫的投資顧問生意是個秘密。公司的高級職員反映麥道夫平時對咨詢業(yè)務的文件都是上鎖或者加密的,公司無人知曉。麥道夫與雇員談話時,也絕口不提其投資顧問活動。
雖然一直有資金注入,但麥道夫的空中花園還是在金融危機下崩塌。一時間,每個人都把投資的錢拿走。
盡管對父親投資顧問的生意一無所知,但麥道夫的兩個兒子還是明顯感覺到了父親在金融危機中日漸增加的壓力。2008年12月初的時候,他對其中一個兒子說,他正努力籌集70億補救。但兒子仍然認為這只是金融危機之下每個人相同的表現(xiàn)。
然而,12月10日,麥道夫反常地安排提前支付員工年度獎金,使公司在計劃外提早支出了數(shù)百萬美元,讓兩個兒子非常震驚。在兒子的追問下,麥道夫表現(xiàn)得非常不安,并讓孩子先離開辦公室,然后回到家中等他。
第二天早晨,面對兩個兒子,麥道夫終于和盤托出,一切只是一個騙局。
盡管麥道夫已經(jīng)被捕,但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下,種種疑問的聲音還是縈繞不散,人們急切地追問:為什么麥道夫能維持他的騙局這么長時間? 為什么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監(jiān)管機構沒有早一點把這個騙局拆穿?而對于那些變得一無所有的投資者,政府會幫助他們嗎?
麥道夫的一位老朋友在聽到麥道夫被逮捕的消息后,表現(xiàn)得十分茫然,他無奈地說:“這是一個錯誤,絕對不是麥道夫一人能造成的,但卻的確是麥道夫一手創(chuàng)造的?!?/p>
(摘自《時代周報》2008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