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林士作品上拍40次(秋季上拍24次,春季上拍16次),流拍8次(秋季7次,春季1次)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出現(xiàn)波動的標志性事件之一便是上半年以7536.75萬港元在佳士得春拍創(chuàng)下中國當代藝術世界拍賣紀錄的曾梵志作品在下半年的秋拍中,無論在紐約還是香港都頻頻遭遇流拍。曾梵志作品的春拍最高成交價幾乎是其作品秋拍最高成交價十倍!
08言論:買家肯定對我的創(chuàng)作有影響,但我總是盡量調整自己不受影響。關鍵的一點就是盡可能簡單地按我自己的意愿畫畫,而不是為某個展覽、某個訂購客戶的喜好。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這樣做,現(xiàn)在當然更沒有必要這樣做。
我的作品是分散的,我很高興這樣不會被任何人控制。我作品的買家主要是歐美人,比較分散。比如面具系列,可能就我和張頌仁的手上各留有三張面具系列的作品,其余的藏家每人手上最多兩張或者一張。如果有人手上有超過三張面具系列作品,那他肯定是到市場上花了很多錢去買的,即使這樣也不可能買得得集中。
張曉剛作品上拍55次(秋季上拍14次,春季上拍41次),流拍11次(秋季4次,春季7次)
張曉剛的畫作是這8個人中上拍次數(shù)最多的人,秋季拍賣,在整個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遭遇空前寒流的情況下,張曉剛的作品仍然以2324萬的成交額成為在秋季拍賣中中國當代藝品的最高價。而其作在春季和秋季流拍的最高估價都發(fā)生在海外,一個在紐約,一個在倫敦,價約2000萬人民幣的畫作,在國內還有人舉拍,在國外已無人應槌。
08言論:我的畫都不是快樂的畫。但它們反映了我內心的最深處。現(xiàn)在,許多中國人都想要買我的畫。但在他們眼中藝術品只是和股票一樣,買,只是為了“炒”出更高的價格。所以我會小心選擇我的買家。
蔡國強作品上拍33次(秋季上拍15次,春季上拍18次),流拍8次(秋季5次,春季3次)
2008年是令蔡國強在全球更加名聲大震的一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令人嘆為觀止的焰火,古根海姆博物館第一次為中國藝術家舉辦的個展!其發(fā)散的效應在拍場的表現(xiàn)就是,蔡國強是這所有人中,秋季拍品的最高成交價不跌反升,秋季拍賣的最高成交價還是春季最高成交價2倍的藝術家。
08言論:我覺得自己做大型的活動,像做《歷史足跡》、做奧運會,千軍萬馬很多人在幫我一起做,跟我一起來創(chuàng)作,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滿足了我的創(chuàng)意,這是一種責任感,也是一種享受,是享受為國家效力的幸福感,這種感覺從國外回來的人感受會更深。希望今后人們看到我的火藥草圖,就能回憶起慶典中的精彩時刻,印證中國人走向奧運的腳步。這是和所有觀眾共同形成的歷史記憶。
劉野作品上拍38次(秋季上拍18次,春季上拍20次),流拍8次(秋季4次,春季4次)
用“卡通一代”的繪畫語言去描繪“成年人”心理故事的劉野,是“2008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獲獎藝術家之一。除了因奧運會而更加星途璀璨的蔡國強,劉野是這八人中另一個作品的秋季拍賣成交價要高于春季的藝術家,盡管全球遭遇金融海嘯,但劉野的卡通小人兒依舊可以屹立不倒。
08言論:事實上,藝術家都希望自己的畫能被美術館或者世界級收藏家收藏,而不是在拍賣市場上轉來轉去。說實在,去看也挺緊張的。太便宜了覺得我這東西是不是別人不喜歡了,沒市場了。貴了又覺得當時賣那么便宜,我10年也掙不了這么多錢,特荒誕。拍賣這件事其實跟藝術家離得很遠,已經完全脫離我,跟我的勞動關系不大。
岳敏君作品上拍41次(秋季上拍20次,春季上拍21),流拍8次(秋季5次,春季3次)
岳敏君的《轟轟》,是在2008年的春拍中創(chuàng)下過紀錄的作品。秋拍中備受沖擊的中國當代藝術品,作為F4之一的岳敏君作品當然無法幸免。其作在秋拍的最高成交價為582萬元,實際低于香港蘇富比提供的該畫作的最低估價。
08言論:實際上我不喜歡看我自己的作品掛在展館里,一本正經的樣子。我會害羞,渾身起雞皮疙瘩,不知道怎么回事??赡苡悬c像演員演了一場戲以后,他不想看自己演的戲一樣。就怕自己再掉入到角色的感覺里去,表演時候的缺點也都放大了。我的展覽我每次都去,但就半覷著眼睛很不認真地看兩眼,不能過腦子,一多想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缺點,或者被畫面里的什么東西刺激到。
方力鈞作品上拍31次(秋季上拍13次,春季上拍18次),流拍6次(秋季4次,春季2次)
拍績分析同為“玩世潑皮”的代表人物,方力鈞與岳敏君的作品在2008年2月份于倫敦的流拍就已經被視為中國當代藝術品在2008年的市場,前景叵測的征兆之一,只不過,隨后的香港春拍讓一些人再次心存僥幸,認為2月的流拍只是個別案例。誰曾料9月全球金融海嘯來勢洶洶,被資本市場親吻過的當代藝術終難逃此劫。與岳敏君一樣,方作在秋季的最高成交價實際低于拍賣行提供的該畫作的最低估價,只不過加上傭金,這份成交額才算可看。
08言論:機會主義的成分或投機分子的加入,對于中國當代藝術界來兌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這說明當代藝術家們的事業(yè)成功了。任何一件事青是否成功,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看看有多少機會主義分子會加入進輊。
王廣義作品上拍46次(秋季上拍25次,春季上拍21次),流拍8次(秋季6次,春季2次)
作品秋拍的最高成交價是拍行對此畫作的最低預估價,春秋兩季作品的最高成交價之間相差近500萬元。
08言論:對于“大批判”系列,一件作品太家喻戶曉了,會很有問題。我最初創(chuàng)作的時候當希望人們接受它,但當它被接受成這個樣子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它已經走向相反方向了,人們已不大關心或清楚作為藝術家我的思想是什么。我知道有的事情是不能逆轉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做我的作品,慢慢呈現(xiàn)我的思想。
現(xiàn)在的人們太關心藝術品的價格問題了,關心這種問題的熱衷倒有點像下崗工人關心白菜價格漲了沒漲。一些自以為是藝術界的人,其實關心的問題跟藝術沒有什么關系。
周春芽作品上拍39次(秋季上拍14次,春季上拍25次),流拍6次(秋季2次,春季4次)
周春芽和曾梵志,一直是近幾年藝術市場熱捧的藝術家,對于拍賣會,他們兩人的作品是市場號召力的保障。周春芽畫作今年的最高成交額春秋兩季基本持平,只不過,在此8人的流拍統(tǒng)計中,周春芽是唯一一個其流拍的最高估價位屬一百萬元區(qū)間的畫家。
08言論: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藝術市場的繁榮出乎全世界所有人的意料,藝術家個人是不可能調控這個市場的。我要是能預料藝術市場有今天,幾年前我就不會答應很多朋友給出那么多畫了,以至于我現(xiàn)在這么累。藝術品的價格不是你想高就高,就連你自己都認為高得太快了想低點也不行,這個市場是推著你走的。直正能控制的還是你自己的作品質量。我還是堅持認為藝術家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創(chuàng)作上,這樣才真正對得起喜歡你作品的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