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斌
【摘要】 目的 觀察中西藥結合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64例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全部病例都有煩躁不安,面色青灰,心功能分級為II-Ⅳ,采用中西藥治療的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結論 心力衰竭屬各種疾病遷延日久所導致的本虛標實之證,故而,諸藥合用,對心功能的改善有顯著意義。
【關鍵詞】頑固性心力衰竭;中藥;心功能
自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我們自擬中藥方配合西藥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32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住院老年心衰患者64例,均經(jīng)臨床及有關檢查確珍,并符合難治性心衰標準:①有心臟病晚期臨床表現(xiàn)和心衰難控制的誘因;②常規(guī)的強心、利尿及擴張血管等治療2周無效。隨機平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2例。治療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41~74歲,平均65.8歲。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有:肺心病15例,冠心病1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3例,擴張型心肌病3例,風心病1例。心衰的嚴重程度:II級者12例,Ⅲ 級者14例,Ⅳ 級者4例。對照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60~76歲,平均64.9歲。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有:肺心病16例,冠心病6例,高血壓性心臟病6例,擴張型心肌病4例。心衰的嚴重程度:II級者12例,Ⅲ 級者13例,Ⅳ級者7例。兩組患者基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xiàn) 全部病例都有煩躁不安,面色青灰,哺乳困難,心率大于160次/min 22例,慢于100次/min 6例(均有呼吸困難,肝臟腫大,下肢及眼瞼浮腫),氣急呼吸困難14例,紫紺21例,雙肺濕啰音11例,心音低鈍18例,黃疸10例,浮腫16例,多汗12例,心臟雜音6例。全部患者均有肝臟腫大,約在肋緣下3 cm以上,邊鈍,質韌。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硝酸甘油5~10 mg+多巴胺10~20 mg+多巴酚丁胺10-20 mg+5%葡萄糖25Om1靜脈點滴。其療程、劑量視臨床而定。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yī)治療,組方如下:人參15 g,黃芪20 g,麥冬15 g,五味子15 g,玉竹10 g,茯苓10 g,熟附子8 g。水煎200 ml,早晚各口服100 md,隨證加減,連續(xù)服用4周。
1.5 觀察指標 ①用藥前及用藥后24 h的呼吸、心率、血壓變化;②肝腎功能及其他不良反應。
1.6 療效標準 參照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心力衰竭的療效評定標準[3]。① 顯效: 心悸、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全部緩解,由端坐位變?yōu)槠脚P位或半臥位,雙肺濕啰音明顯減少或消失,肝大回縮1-2 cm,下肢凹陷性水腫明顯減輕或消失,心功能改善II級以上;② 有效: 心悸氣短減輕,能下床輕微活動,水腫基本消退,心功能改善I級;③ 無效: 心衰癥狀無改善或加重,心功能改善不足I級。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與χ2檢驗。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治療組32例患者顯效20例,有效10例,無效2例,有效率93.8%。對照組32例患者顯效12例,有效10例,無效10例,有效率為68.8%。兩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4例出現(xiàn)心悸,血壓降低,3例低血鉀;對照組2例出現(xiàn)心悸,血壓降低,4例低血鉀,有1例患者出現(xiàn)頭痛,控制滴速后癥狀消失。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頑固性心力衰竭屬中醫(yī)“心悸”、“喘證”、“水腫”等范疇,本病為本虛標實證,本虛為氣虛、陽虛;標實為痰飲、癖血,其病位在心,但與肺脾腎密切相關[4]。在其病變過程中,因久病體虛或年老體衰,一方面心之氣陽不足,運血無力血行遲緩而心脈癖滯,另一方面脾肺腎功能失調,肺氣失宜,津液失常;脾陽不足,運化失權;腎陽虛衰,蒸化不及,以致水濕內停,痰飲內聚。瘀血、痰飲又進一步損傷陽氣,影響心肺脾腎功能而導致心衰的不斷加重??傊?,其病機復雜,病變過程中標本虛實相互影響,癖血水飲交阻為患。故筆者采用中藥復方制劑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另西藥藥理研究表明,人參以及黃芪皂甙、麥冬甾體皂甙均有很強的正性肌力作用,可以營養(yǎng)心肌,保護心,肌細胞的功能,減輕心肌缺血,降低心臟的前后負荷,達到強心的作用[1];茯苓、麥冬、五味子的乙醇乙醚提取物不但有強心作用,而且可以增加腎小球濾過率。保護腎功能;玉竹的甾體皂甙以及五味子的揮發(fā)性成分有增加 L-肌細胞內核糖核酸(RNA)的作用,能加強和調節(jié)心肌細胞和腎臟小動脈的能量代謝,改善心肌營養(yǎng)和功能的作用。諸藥合用,對心功能的改善有顯著意義。
參考文獻
[1] 祝之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血管緊張素Ⅱ介導的鈣信號傳導作用及其機理研究.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6,24(5):380.
[2] 田忠,李建東.卡托普利治療慢性肺心病難治性心衰30例分析.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3,16(3):161.[3] 陳國偉,(美)鄭宗鍔.現(xiàn)代心臟科學.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1342-1343.
[4] 張文武.心血管與神經(jīng)系病急診.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