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界奇才、作家馮兩努在2008年10月11日下午5點多,參加一個關于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研討會時,疑因心臟病突發(fā)而暈倒,送醫(yī)院后宣告不治,終年55歲。10月18日凌晨,著名導演謝晉突然去世,享年85歲。據報道,謝晉可能是在凌晨1點多突發(fā)心源性疾病而猝死。
據專家介紹,猝死的發(fā)生絕不是無緣無故的,一定存在相關原因和先兆,即便是看起來很健康的人,也可能存在過度勞累、緊張等誘發(fā)因素,加上平時缺乏健康干預和病情監(jiān)護,尤其是不少人突發(fā)急癥時沒有親人在身邊,錯失了發(fā)現和搶救的最佳時機。
季節(jié)更替時更易發(fā)病
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發(fā)病后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疾病,其中又以冠心病最為常見。心臟性猝死可發(fā)生于多種心臟病,但發(fā)病率最高的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另有一部分是急性心肌梗塞和有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
此外,急性喉炎、腦血管意外、食道靜脈曲張出血、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羊水栓塞以及急性中毒性菌痢等都可引起猝死。而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煙、飲酒、高齡等都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
專家提醒,眼下正值氣溫變化較大的特殊時期,容易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所以人們要提高保健意識。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預防疾病急性發(fā)作,患者病情不穩(wěn)定或情緒有波動時,一定要有人陪伴照料,以防不測。
近期無論是高血壓病人還是冠心病患者都應該關注天氣變化,注意保暖,及時增減衣服,尤其是早晨鍛煉的時間千萬不要太早,最好在上午九、十點鐘或下午四、五點鐘進行鍛煉。
早期干預可減少發(fā)病
專家指出,如果注重平時保健和早期干預,可減少心臟危機事件的發(fā)生。早期干預應從以下五方面著手:一、增強定期體檢及治病意識,及時發(fā)現并治療各種心臟病。二、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不吸煙、不酗酒,勞逸結合,健康飲食,進行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避免過勞和突然的寒冷刺激。三、多吃水果和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四、經常測量血壓,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五、控制體重。
有關資料顯示,在40歲的時候開始預防,可以使冠心病的發(fā)病減少50%;在50歲的時候開始預防,可以使發(fā)病率降低40%左右;如果從70歲開始預防,就只能使發(fā)病率降低大約20%。另外,慢性病患者要在醫(yī)生指導下堅持長期治療和定期復診。
老人不要忽視生活中的小事
洗澡、如廁在人們看來是一件私密的事,所以多數人都習慣在洗澡、如廁時鎖門。但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急診科主任周俊提醒,老年人一定不要這樣做,否則容易造成危險。
老年人身體弱,平衡力差,而且不少人還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在洗澡、如廁時很容易出現危險。如果老人將浴室門反鎖,就會因門鎖一時打不開而延誤搶救。周俊建議,老人浴室的房門最好安裝一扇磨砂或茶色玻璃窗,即便老人在里面發(fā)生了危險,外面的人也可及時將玻璃窗打碎,將手伸進去打開房門搶救。
除了不鎖門,基于老人安全的考慮,浴室還應該做一些改造。周俊說,浴室通風狀況對老人來說很重要,因為洗澡時產生的熱氣和濕氣容易造成老人呼吸困難,或可導致心臟病發(fā)作。所以,沒有窗戶的浴室一定要安裝一個換氣功能良好的換氣扇,并在洗澡過程中打開。此外,有的老年人在發(fā)生危險后可能連聲音都發(fā)不出來,所以最好在浴室中老人伸手就能摸到的地方裝一個呼叫鈴。這可以使外面的人及時知道老人在浴室的情況,在出現意外時迅速施救。
急救措施得當
可增加患者存活幾率
如發(fā)現可能猝死的病人,除迅速撥打急救電話外,簡單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復蘇術,即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救助者拳擊患者的心前區(qū),拳擊的部位是患者左胸前乳頭部位。拳擊的次數一般為2-3次,拳擊要有力,而后立即進行心臟按摩。按摩時用力要均勻,用一只手掌平放在病人胸骨下段的胸壁上,另一只手掌壓在該手背上,上下起伏的垂直按壓。在對猝死者進行急救時,人工呼吸應和心臟按摩同時進行。做人工呼吸前,應先解開患者衣領口和褲帶,使其平臥,抽出枕頭墊在肩下,用一手將患者頸部托直,使頭上仰,打通氣道,然后一手捏緊患者雙側鼻孔,急救者口唇與患者口唇密合后進行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