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海紅
[摘要]新課程標準指出,德育新課程的“呈現(xiàn)形態(tài)主要是學生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是“以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德育主題活動課是對傳統(tǒng)主題活動的改革,它對于學生良好品德的塑造,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科學方法和思維方法的啟迪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品德課程 課程生活
品德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為課程的基礎。對于兒童來說,他們受教育的歷程本身就是生活,對于一個受教育的學齡兒童來說這是構成他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標準和教材設計中所倡導的課程文化是一種兒童文化,它應當充滿“童趣”和“童樂”,我們所建構的課程文化應是一種快樂、積極有意義的生活,促使兒童在這種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并從這種生活中得到身體的、精神的滿足和快樂喜悅的享受。為使學生在課堂生活中快樂地成長,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一、精心設立感性的課堂活動,使學生獲得愉悅的生活體驗
在課程中的感性活動包括游戲、扮演、各種競賽等,在這種種感性活動中兒童們的身體、各種感官、各種心理因素都處在積極活動的狀態(tài)之中,滿足了兒童好動的天性。在《我們生活在一起》一課中,教師從一年級的孩子喜歡游戲這一特點入手,抓住學生心理,在課的一開始就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學生回答:“喜歡?!苯處焼枺骸澳銈兌枷矚g做哪些游戲?”學生有的說:“警察抓小偷?!庇械恼f“是老鷹捉小雞”……最后,老師說:“同學們會玩這么多游戲,老師非常高興,現(xiàn)在老師就請同學們玩你自己喜歡玩的游戲。”于是課堂中學生三人一組,五人一群,自由做游戲。在游戲中,學生的身體、感官、心理都在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之中。游戲結束后,教師問學生是怎樣玩的,學生有的說:“我和誰、誰一起玩,玩得時候,我當雞媽媽,小雞一定要牢牢跟住雞媽媽,否則就會被老鷹抓走……”有的說:“我們玩的是丟手絹……”最后老師與學生一起得出:要遵循游戲規(guī)則。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通過游戲,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中,在游戲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最后感悟規(guī)則,從而省去了教師的說教,使學生愉悅地得到生活體驗,在促進學生品德形成的同時,洋溢著一種快樂。
二、引導學生實踐探究,在主動作業(yè)中獲得成功和喜悅
新課程、新教材有許多要兒童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去辨析,并且由他們自己作出的表達等等的主動作業(yè),這一切都會使兒童感到某種程度的自我實現(xiàn),得到某種成就感,從中獲得快樂和喜悅。在《我學會了》一課中,教師設計了這么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看老師怎樣把一張紙剪成一顆“五角星”,學生們也想自己試試剪“五角星”,于是老師就邊講剪“五角星”的步驟邊演示,讓學生跟老師學剪“五角星”。通過第一次學剪,大部分學生會剪了,還不會剪“五角星”的學生,教師讓第一次學會剪的同學再教,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怎樣剪這個“五角星”。結果全班同學都學會了剪“五角星”。接著,教師問學生:“看著你自己剪的‘五角星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們很有成就感地說:“我學會了剪五角星!”“在這節(jié)課中,我學了一樣本領!”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己的主動作業(yè),實踐操作,使兒童感到一種成就感,并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和快樂。學生的這種情感、成就感實現(xiàn)在一個充滿相互交往、溝通的課堂生活中也易得到他人(老師、同學)的肯定和贊許,從而得到快樂與喜悅。
三、積極評價、正面引導,使學生獲得自我實現(xiàn)的快樂
在新課程中,評價的根本目的是“在于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fā)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庇纱丝梢姡湫再|(zhì)是“以鼓勵為主的發(fā)展性評價”,在教師的積極評價與正面引導中,會讓學生這個個體得到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而在實現(xiàn)的同時,學生本身也獲得一種自豪的快樂,一種成功的快樂,一種外界對其肯定的一種快樂。
如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我也棒》一課時,讓學生說說自己哪方面很棒,其中一位學生上臺很自豪地用英語講了一個故事,而這時,臺下有十幾位學生也跟著輕聲講。這時,這位教師就給予這位學生積極的評價,豎起大拇指說:“你真棒,會用英語講故事,讓我們用掌聲鼓勵?!睂W生、老師鼓掌后,這位教師卻皺起眉頭說:“這位同學雖然講得很流利、很精彩,但老師卻聽不太明白?!苯處燅R上又轉(zhuǎn)變表情,豎起兩個大拇指說:“你真是比老師都棒!大家有誰聽懂了他的這個英文故事?!痹捯魟偮?,“唰,唰,唰”教室中有數(shù)十雙小手高高舉起,說:“我知道!”“我聽得懂!”這時,教師就抓住契機,翹起大拇指,連連夸獎這位同學與其他同學,“你們太了不起了,比老師都棒!”此時此景,受到夸獎的學生神情中洋溢著一種自豪感,一種滿足感。正是老師的積極評價、正面引導,使學生獲得了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快樂。
四、從小組學習、合作學習中得到快樂和喜悅
在新課程生活中的小組學習、合作學習等,都能滿足學生個性與他人交往的需要,在這種交往中學生又能感受人與人之間達成的融洽、溝通的快樂,在其中得到集體、小組的認同,看到自己在小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了自己與他人之間許多共同的感受,這些都是令兒童感到快樂的。如《祖國的生日》一課,有位教師設計了一連串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始終處于活動實踐中,有個體活動,兩人合作,小組探討、剪、貼、拼、畫……學生既滿足了個體與他人交往的需要,又充分弘揚了自己的個性。如此設計的課堂教學,才使孩子們在享受快樂童年的同時,茁壯成長。
品德這門新課程,充分展示了新課程改革的風采。教師要有創(chuàng)意地活用教材時,要充分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課程生活,因為兒童只有在這樣的生活過程中才會發(fā)展。讓孩子們在玩中發(fā)展,在課程生活中構建童趣、童樂,享受新課程帶來的快樂,自我張揚個性,才會健康茁壯成長、快樂地成長,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