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光櫸
摘要:本文是一線語文教師在體驗學習中的心得體會,抓住低年級的生活與知識經驗少,重在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身經歷,加上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知識及情感方面的體驗,例談了植根生活,開放課堂;真誠對話,情境熏染;角色體驗,真情感悟;學科綜合,實踐探究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悅,營造著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關鍵詞:課堂 體驗 感悟 對話 實踐
低年級學生的生活與知識經驗少,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缺乏信任,在課堂上越俎代庖的現象屢見不鮮。而體驗學習重視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甚至親身經歷,使每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知識及情感方面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不同的發(fā)展。
人教版一、二年級語文教材大幅度更新內容,不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時代氣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這就更需要老師引導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想象,去感受,去體味,去感悟。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兒童認知事物的特點及經驗水平,指導采取相應的體驗策略。
一、植根生活,開放課堂
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以感知為起點在生活中逐漸習得的。對社會生活的感知體驗是一種非語言實踐,卻是提高觀察、感受、認知、發(fā)現生活能力的科學坦途。沒有生活的積累,體驗感悟便成了“無米之炊,無源之水”。學校教育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教育源應從課堂拓展到社會與大自然,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要引導學生用心去觀察,在平平常常中,在轟轟烈烈中,在日出日落中,學生會體驗感悟出人生、文化的真諦。
學生的體驗感悟能力就是這樣在對生活不斷地感知中逐漸積蘊且敏銳。厚實的生活積累也在課堂教學中為語言學習提供了便利。學生在這樣的導引下,教育空間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而達到“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的目標。
二、真誠對話,情境熏染
現代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每個人都必須經過自己的創(chuàng)造、理解、構建、體驗,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善于發(fā)掘教材中有利于學生體驗、感悟的內容,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主動體驗的情境,通過參與對話,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探究過程的體驗。
情境教學以生動的直觀與語言描繪相結合、創(chuàng)設情境:以生活展現情境,以圖畫再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表演體會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以想象再造情境。實踐已經證明,創(chuàng)設情境正是觸及長期被忽略的學生的情緒領域,形成激發(fā)悟性產效力的獨特有效方法。情境的創(chuàng)設,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體驗,縮短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從而把積極的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
人教版一冊《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生活氣息,富有詩情畫意的兒童新詩。教學時,老師通過情境化、情趣化、情感化的情境渲染使孩子們入情入境。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用多媒體展現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演示小竹排順流而下的情境,讓學生走進畫里,了解江南的水鄉(xiāng)生活,感受水鄉(xiāng)生活的愉悅。
課文始終貫穿著一條情感線索,先是歡快,而后贊美江南的美麗富繞。教師讓學生真情感受:“泰順是魚米之鄉(xiāng),你也是水鄉(xiāng)的孩子,看看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對大家說什么?”……在情趣盎然的朗讀中,學生已經融入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了。
三、角色體驗,真情感悟
由于學生角色模式的定勢,他們閱讀課文時,都把自己置于文外,語言內容難以引起他們的體驗,語言情感難以激起他們的共鳴。因此,對于一些情節(jié)生動的課文,可引導學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進入規(guī)定的角色感同身受,以激發(fā)強烈的表達欲望。
人教版三冊《從現在開始》一文,情節(jié)生動,道理淺顯。老師打破了課堂的界線,教室成了“森林王國”,每一個孩子都成了森林里的“小動物”,老師是“獅子大王”?!蔼{子大王”要招聘新大王,“動物們”躍躍欲試?!柏堫^鷹”要動物們白天睡覺,晚上起來干活,“動物們”怨聲載道,感受也特別真實;“小鹿”要動物們跳著走,“動物們”不停地跳著,最后累得氣喘吁吁,筋疲力盡,對小鹿也抱怨連連。對第三個候選人“小猴”,自然也充滿了猜疑,聽聽“小動物”們的文化吧:“唉,這位新大王不知會怎么折騰我們呢?”“我可是再也沒有力氣了。”“這種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沒想到“小猴大王”讓動物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你可以感受到“動物們”的喜出望外和發(fā)自內心由衷地歡呼,整個課堂沸騰啦!角色的變化帶來了情感的變化,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
通過角色轉換,促進對角色心理的揣摩,對人物情感的體驗,從而變閱讀課文為經歷生活,變旁觀者為當事者,變感悟人物情感為自我流露情感,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真心閱讀,真切體會,真情感悟,真實感受。
(四)學科綜合,實踐探究。
拿到新教材,我們的孩子們驚喜地發(fā)現,學語文還可以這樣學,不用一遍一遍地抄,不用去解釋那些連大人們都弄不明白的詞語意思、句子含義,更不用去分段、概括中心思想……其實,我們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在學語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文學習活動,把課本學習和課外生活結合起來,把語文學習和各科學習結合起來,通過讀讀、畫畫、唱唱、查查、寫寫、玩玩等綜合性、動態(tài)性的語文活動代替過去單項的、靜態(tài)的語文訓練。
體驗學習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chuàng)造,在創(chuàng)造中發(fā)展。新課堂,我們看到的是老師真誠的鼓勵,熱情的微笑,努力喚起學生的內在潛能,時時關注著每個學生不同的發(fā)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悅,營造著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浙江省泰順縣洋溪鄉(xiāng)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