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蘭
“有效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教學理念,強調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坝行浴敝竿ㄟ^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fā)展,發(fā)展就其內涵而言,不僅是知識、技能,還包括過程、方法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三維目標的整合?,F(xiàn)代地理課堂教學要求廣大地理教師以“有效教學”理念為指導,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讓學生在每節(jié)地理課堂中都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和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一、反思地理課堂教學,揚起“有效教學”風帆
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教學重時間的投入,缺乏效益觀?!坝行Ы虒W”關注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收獲。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要實現(xiàn)地理教學實踐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走出“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的誤區(qū),地理教師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
1.地理課是否貼學生實際,地理知識是否具有鮮明的生活性。新課程要求“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只有當學生能運用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解決地理問題和生活中的有關問題,學生才能切身體會到所學的是真正有用的地理,并激發(fā)地理學習的興趣。因此,地理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地理知識,將其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認識我們所處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例如:學“天氣對人類的影響”時,可設置問題:有人想買房子,有兩處地方可以選擇:一處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但是房價較貴;另一處房價便宜些,但是離工廠比較近,空氣質量差一些。假如你是購房者,你將選擇哪一處呢,為什么?讓學生對與自己身邊緊密聯(lián)系的一些地理現(xiàn)象進行解釋和積極討論,能夠使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解決人地關系所產生的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 。
2.地理課是否關注學生學習體驗,課堂教學是否具有鮮明的活動性。傳統(tǒng)地理課堂重外在行為的投入,忽視內心感受;重知識、技能的掌握,輕視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課堂中出現(xiàn)“填鴨式”、“滿堂灌”等不合理現(xiàn)象。皮亞杰很早就提出了“以活動促發(fā)展”的教育思想,即教育要實現(xiàn)教育對象的全面發(fā)展,就必須首先讓學生作為主體去參與各種活動。
地理活動有地理游戲活動、地理實踐活動、社會調查活動、地理體驗活動(包括直接體驗如郊游、參觀和間接體驗如觀看錄像、電影等)……此外,還可以把地理課堂教學內容設計為“探究學習”活動:通過情境的設置,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收集資料,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相互討論和交流,積極解決問題。如七年級下冊第108頁活動1:日本一直聲稱捕鯨是為了科學研究,而鯨肉食品只是科學研究的副產品,但環(huán)境保護組認為,進行科學研究并不需要每年如此大規(guī)模地捕鯨,更何況現(xiàn)代科研手段并不需要通過被殺死的鯨來進行科學研究,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在“探究活動中,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有關地理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展開討論與辯論,在討論中獲取知識,在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的全面提高。
3.地理課是否激發(fā)學生情感;師生關系是否具有鮮明的平等性;“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養(yǎng)成”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坝行Ы虒W”要求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否從權威的講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能夠善于應用“積極、肯定、激勵”的評價,讓敢于發(fā)表自己見解的學生有成功的情感體驗,能夠充分地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參與意愿和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熱愛地理課和熱衷地理學習。在“有效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參與者。課堂教學應當在一種平等尊重的氣氛中進行。通過地理課堂教學,讓學生主動關注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區(qū)域發(fā)展等問題,認識地理學科的價值和樹立正確的環(huán)境道德觀念。
二、落實“有效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在初中地理新課程教學中,教師對“有效教學”策略的選擇及落實程度,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有情境,沒有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創(chuàng)設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身臨其中,觸景生情,有一種探究新知的欲望,使他們處于一種“憤悱”的狀態(tài)。教學實踐中很多地理教師把情境的創(chuàng)設流于形式化:情境有了,或者教師自問自答,或者用多媒體呈現(xiàn)一系列老師課前的精心預設的問題,這些問題幾乎很少是直接來自學生自己的,或者學生有了問題也置之不理;課堂教學按照老師的預設“有條不紊”的進行。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下,缺乏的是教師的教學機智,失去的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性發(fā)展。
“有效課堂”要求把問題的權利還給學生,教師要積極給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新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能力得以培養(yǎng)。
2.有小組,沒有合作。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是小組或團隊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分工的互助性的學習。在教學中,有了問題、任務,教師往往采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合作。結果往往出現(xiàn)以下局面:教師不考慮實際情況,無論什么樣的課都采用,過一會就用一次。從表面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從實際效果看,由于討論時間不夠,剛剛分組,沒說幾句,就被教師安排下一項內容了,“合作”學習顯得匆忙、凌亂;討論時,學生各說各的,有的學生不善于獨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別人的意見。學生討論后,教師依次聽取匯報,活動便宣布結束。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是無效的學習。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教師應避免放任、隨意和低效,要加強指導,做到小組安排合理,分工明確,讓學生學會交流,討論學習時間適度,學習內容有價值,交流方式、學習結果有反饋。只有這樣才能把合作落實到實處。
3.有主體,沒主導?!坝行Ы虒W”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課堂放開了,學生活躍了,可能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教師面對學生的爭論感到無所適從,有的置之不理,有的給予的評價一律是“好”。在自主學習中,教師若不依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加以指導、點撥,學生的學習會陷入盲目性,影響學習效果。例如:上“節(jié)約用水”這一課時,有位同學指出洗車廠用水很多,很浪費,而另一位卻認為,洗車需要用很多水才能洗干凈。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假如老師只給予簡單評價“很好”,這樣的課堂是低效的。如果教師能根據(jù)兩個同學的發(fā)言,巧妙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解決“需要用水”和“節(jié)約用水”的矛盾 ,這樣就使學習的深度不斷加深,學習的廣度不斷拓展。因此,不能把自主學習理解為就是讓教師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促進,學生的思想的火花,只有在教師的點撥下,才能燃燒得更加旺盛。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坝行Ы虒W”呼喚智慧和卓越的教師,每一位地理教師都應積極做一個學習者、研究者,讓“有效教學”貫穿地理教學的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