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晨
Q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所謂“動”,即讓學生動眼、動耳、動口、動手、動腦。英語教學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師必須在課堂上使學生從精神狀態(tài)、心理準備、思維活動到身體活動都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tài),也就是要讓學生動起來。這時他們思維活躍,理解力和記憶力都很強,知識也就吸收得又多又快。
關鍵詞:英語教學“動”的藝術
0引言
在英語教學中,所謂“動”,即讓學生動眼、動耳、動口、動手、動腦。所謂“動”的藝術,即教師巧妙地啟動學生各個器官共同協(xié)作的藝術。英語教學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師必須在課堂上使學生從精神狀態(tài)、心理準備、思維活動到身體活動都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tài),也就是要讓學生動起來。學生動起來以后,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就處于主動的,積極的狀態(tài)中。這時他們思維活躍,理解力和記憶力都很強,知識也就吸收得又多又快。那么,英語課堂教學如何讓學生動起來呢?下面我談談我的看法:
“仁慈的心田是花園,崇高的思想是根莖,友善的言語是花朵,良好的行為是果實”。首先我覺得只有把自己放與學生同等的地位上在心理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這是動的前提條件。其次我覺得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天性好動,作為教師可以以動制動,把學生們干擾學習、分散注意力的無序的小動作變成有助學習的有序的大動作。因此良好的課堂紀律是“動”的保障。那么在實施階段我是這樣著手的:
1以“唱”促“動”,提高單詞、句式的復現率
學英語,其目的之一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不管是單詞,還是句子,對他們而言,都是那樣的好奇、新鮮,然而受語言環(huán)境的限制,加上以前畢竟接觸英語少,忘得快也是必然的。為了減少遺忘,鞏固知識,就必須實施有效的方法。用唱歌的形式進行動態(tài)教學可謂一種有趣的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其做法是:課堂上經常進行歌曲演唱活動。其方式可集體合唱、小組合唱,也可獨唱。歌曲是教材中出現的,如:Good morning!Niceto meet you.This is a duck and that′s a goose等。也可采用“一曲多詞”的形式,即用學生已熟悉的曲調,另配以新單詞、句子、對話等進行演唱。
這樣,英語課與音樂密切聯(lián)系,既激發(fā)了興趣,活躍了課堂,避免了死記硬背的現象,又大大提高了字母,單詞,句式的復現率,使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獲取知識。
2以“演”促“動”.強化運用語言的能力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交際能力。小學生年幼,善于模仿和表現自己,抓住天真活潑,愛表演這~優(yōu)勢,使小學生個個都動起來,積極專心地投入到課文的對話中,有步驟的分組按角色表演,不失為一種理解知識,增強語言實踐,提高言語能力的好方法。其做法是:教師首先利用幻燈、簡筆畫或播放錄相形式,使學生大致明確對話中的人、物及其對話大意,然后進行聽音模仿。最后在完全熟悉其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設置情景,強化學生的表演。這樣,課堂成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小學生個人都當“演員”。這樣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強化了口語交際能力。
3以“玩”促“動”,優(yōu)化知識結構
小學生都好玩。“玩游戲”更是他們比較喜歡的一項活動。通過有趣的“玩”能夠使他們開心地進行活動,并在活動中悟出道理,增強知識提高他們的英語素質。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正確的引用在英語課堂上注意引導他們活動,可謂一種有趣、高效的活動方式。我在課堂上經常進行“玩游戲”活動。具體做法是:首先讓學生明確游戲的意義、內容、活動方式及比賽規(guī)程等,然后進行全方位訓練,突出學生的“玩”,游戲的內容可以是書本中的“Lets play”、“Semen says”,也可以借鑒其它書本的象“字母回家”“Bingo”、“聽音辯動物”等。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優(yōu)化了知識結構,使之活學活用,而且通過積極投入地玩,拓寬了視野,提高了交際能力。
總之,我們只有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引導學生做一些積極有效、豐富多彩的事情,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獲取知識,輕輕松松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