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自強(qiáng)
〔關(guān)鍵詞〕 魯迅;短篇小說;人物肖像;
對比描寫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12(B)—0061—01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重要手段。塑造人物的方法之一是肖像描寫,肖像描寫也稱外貌描寫(包括服飾描寫)。學(xué)生學(xué)習(xí)肖像描寫的手法時,不能只看到人物自然屬性的一面(這個人是什么樣),還必須進(jìn)一步看到人物社會屬性的一面(這個人為何有這個樣子),這樣學(xué)生才能更進(jìn)一步地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把握作品的主題思想。教師講解魯迅的短篇小說時,讓學(xué)生理解人物肖像描寫的社會性,比較同一篇作品中作者對同一人物肖像的對比描寫,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先看孔乙己??滓壹旱谝淮纬鰣鰰r,“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bǔ),也沒有洗”;再一次出現(xiàn)時,“臉上黑而且瘦,已經(jīng)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第一次出場的孔乙己已經(jīng)不景氣,可是后面更糟,前后形成了鮮明對比?!吧聿母叽蟆?表明他有謀生的條件;“青白臉色”,說明他過著半饑半飽的生活;“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表明他飽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同“皺紋”一起表明了孔乙己年歲已長。他總要穿那件又臟又破的長衫,“臟”表明他好逸惡勞,“破”表明他窮困不堪。這一切,活畫出了一個迂腐不堪、貧困不得志、又經(jīng)常挨打的老書生形象。這是封建制度、封建文化對他的精神毒害和摧殘。而后面的服飾描寫,透視了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斷腿后的慘狀。讀書人孔乙己被讀書人丁舉人毒打的事實,告訴人們,科舉制度造成了知識分子的兩種命運(yùn):爬上去的就可以行兇作惡,作威作福;沒爬上去的只能任人欺壓、凌辱??滓壹涸诜饨ń逃贫群涂婆e制度的毒害下,精神上受到摧殘,肉體上成了殘廢。作者通過對孔乙己斷腿前后的對比描寫,揭示了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有力地說明了孔乙己的悲劇是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造成的,從而達(dá)到了反映社會生活、批判丑惡現(xiàn)實的目的。
再看閏土。閏土是舊中國一個尚未覺醒的貧苦農(nóng)民形象?!豆枢l(xiāng)》中作者對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肖像描寫都給讀者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閏土二十年前后的顯著變化,也少不了他外貌上的巨大變化,這除了“歲月催人老”之外,更重要的還是社會原因?!白仙膱A臉”成為“灰黃”、且有“很深的皺紋”的臉;“紅活圓實的手”成為“又粗又笨而且開裂”的手,狀如“松樹皮”。這一切變化,絕不僅僅是歲月流逝打下的印痕?;尹S的臉色,眼睛周圍的紅腫,深深的皺紋,粗笨開裂的手,瑟索的身軀,都是饑寒交迫造成的營養(yǎng)不良,是過度操勞引起的憔悴,是階級壓迫的印證。
作者對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寫還常常表現(xiàn)出時代的特點?!蹲8!防锏南榱稚┍恍l(wèi)老婆子兩次帶進(jìn)魯四老爺家時,都是“扎著白頭繩,烏裙,藍(lán)夾襖,月白背心”。作者兩次描寫她的服飾,因為每次都是喪夫后出現(xiàn)在魯四老爺家的。“白頭繩”是她為死去的丈夫戴孝,白、黑、藍(lán)、月白四色,是舊社會允許寡婦采用的色調(diào)。魯迅先生說:“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物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毕榱稚┰谑グ⒚⑺懒速R老六后來到魯家時,“順著眼,眼角上帶著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而她在“被無常打掃得干干凈凈”前,流落魯鎮(zhèn)與“我”河邊相見時,“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這些肖像描寫,將一個在封建禮教羅網(wǎng)籠罩下受侮辱、受迫害的舊中國農(nóng)村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yùn)暴露無遺。
常言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币园為例:“……最惱人的是在頭皮上,頗有幾處不適用起于何時的癩瘡疤?!边@瘡疤之所以成為阿Q的一大特征,不僅因為這瘡疤在他發(fā)怒時會通紅起來,而且因為人們從這疤上第一次領(lǐng)略了阿Q獨一無二的“精神勝利法”。面對未莊人的訕笑取鬧,阿Q說:“你還不配……”于是乎,阿Q便飄飄然起來,“仿佛在他頭上的是一種高高的光榮的癩頭瘡,并非平常的癩頭瘡了”。作者就是用他頭上的瘡疤揭示出了他精神上的瘡疤。
教師指導(dǎo)學(xué)生閱讀這些作品,分析人物形象時,只有把作者對人物肖像的前后描寫綜合起來進(jìn)行對比分析,找出前后描寫異同的原因,才能讓學(xué)生真正體會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社會意義,真正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狀。